林云
- 作品数:20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薏苡仁油的遗传毒性作用
- 2019年
- 目的主要了解薏苡仁油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在有加S9和没加S9两种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利用TA97、TA98、TAl00、TAl02等4种测试菌株来检测8μg/皿~5000μg/皿剂量范围内的薏苡仁油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作用。结果各剂量薏苡仁油的回变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1倍及以上增加,同时也未发现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见薏苡仁油具有遗传毒性作用。
- 黄宗锈林云钟礼云
- 关键词:薏苡仁油
- 石斛西洋参含片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
- 目的 研究石斛西洋参含片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对不同剂量的石斛西洋参含片进行急性毒性试验、30天喂养试验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研究其与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石斛西洋...
- 陈秀锦黄佳宁林蔚黄宗锈陈润林云
- 关键词:石斛西洋参急性毒性遗传毒性
- 复方陈皮咀嚼片促进机体消化功能的探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了解复方陈皮咀嚼片对机体消化功能的改善及其机理。方法分别进行小鼠小肠运动试验、大鼠消化酶试验以及大鼠生长试验。结果复方陈皮咀嚼片组大鼠体重(F=7.645)、体重增重(F=9.400)、总进食量(F=12.169)、饲料利用率(F=3.84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小肠运动试验中,复方陈皮咀嚼片各剂量组小鼠墨汁推进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71,P>0.05);在消化酶分泌试验中,复方陈皮咀嚼片组大鼠3 h胃液量(F=2.706)、胃蛋白酶排出量(F=4.470)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陈皮咀嚼片改善消化机能具有明显的效果,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消化液及消化酶分泌。
- 林健林蔚钟礼云陈冠敏林云
- 关键词:消化酶胃肠运动
- 鳄鱼血片的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 目的 评价鳄鱼血片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了解鳄鱼血片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中各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与溶剂对照组对...
- 林云刘玲
- 关键词:AMES试验
- 石房蛤毒素致突变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通过Ames实验以及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探索石房蛤毒素是否存在致突变性。方法通过Ames实验,选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菌株,经过菌株鉴定及菌株毒性实验,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存在的情况下分别对石房蛤毒素以每皿0.04、0.2、1.0μg 3个剂量组进行实验,了解其是否具有致突变性。通过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毒性,依据IC50确定实验剂量后染毒,制片、吉姆萨染色,镜下观察染色体畸变数量及类型,计算畸变率,评价其致突变性。结果在有、无S9活化系统条件下,在每皿0.04、0.2、1.0μg测试浓度范围内,石房蛤毒素对测试菌株诱发产生的回变菌落数未达到溶剂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2倍,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毒性测定结果显示,有S9时,其IC50值为1.20 mg/mL;无S9时,其IC50值为1.34 mg/mL。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分别在加入S9混合液和未加S9混合液条件下染色体畸变数及畸变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石房蛤毒素未见致突变性。
- 陈润林健钟礼云林云傅武胜王少真
- 关键词:AMES实验致突变性CHL细胞染色体
- 鱼露的细菌回复突变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鱼露的细菌回复突变性。方法分别对过柱前鱼露、亚硝化鱼露和过柱后亚硝化鱼露,进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评价不同处理鱼露的细菌回复突变性的差异。结果过柱前鱼露有无加入S9细菌的回复突变性差别不大;经硝化后鱼露的细菌回复突变性超过未亚硝化鱼露组;过柱前亚硝化鱼露的细菌回复突变性高于过柱后亚硝化鱼露组。结论鱼露具有细菌回复突变性。亚硝化后鱼露致突变性变强,非极性树脂过柱后可去除鱼露中致突变物质的含量。
- 钟礼云林云林健郑湛斌
- 关键词:毒理试验食品安全
- 壳寡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高含量、高脱乙酰度壳寡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3个样品试验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样品试验组和模型组每日摄入高脂饲料,阴性对照组予以常规饲料连续8周。第9周开始连续30 d经口灌胃样品试验组低(0.125 g)、中(0.25 g)、高(0.75 g)剂量的壳寡糖,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纯水。在第31天处死动物,采血清测肝功能,观察肝组织外观性状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取部分肝组织匀浆,测定TG、GSH、MDA、TNF-α、TGF-β、IL-6等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口灌胃小鼠不同剂量的壳寡糖30 d后,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的AST、TGF-β、TNF-α分别为(68.0±5.4)U/L、(62±5.0)pg/mL、(52±3.0)pg/mL,高剂量组肝组织中的TG(0.25±0.15)mmol/L、MDA(2.3±0.75)nmol/L、IL-6(2.8±0.3)pg/mL、ALT(35.5±2.7)U/L,模型组AST(89.5±9.4)U/L、TGF-β(75±4.2)pg/mL、TNF-α(60±5.3)pg/mL、TG(0.3±0.1)mmol/L(P<0.05);中、高剂量组GSH含量分别为(2.0±0.4)μmol/gprot和(2.1±0.8)μmol/gprot,较模型组的(1.5±0.9)μmol/gprot有所升高(P<0.05)。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内肝脏中的脂滴分布范围小于模型组且面积积分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高含量、高脱乙酰度壳寡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辅助保护作用。
- 赵康涛黄文琪林颖珺孙丽赵坐都黄宗锈吴珍红郑丽红林云韩尧跃林秀芬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炎症壳寡糖免疫肝功能抗氧化
- 应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贻贝中麻痹性贝毒的致突变性
- 2019年
- 目的了解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TA97、TA98、TAl00、TAl02测试菌株,在-S9和+S9条件下分别对0.0029~1.83μg STX/皿剂量范围内的贻贝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进行检测。结果在2种不同的条件下,各剂量水平的4种测试菌株都能正常生长;所有剂量的回变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1倍及以上的显著增加,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贻贝中麻痹性贝毒未见致突变性作用。
- 黄宗锈林云钟礼云林健
- 关键词:麻痹性贝类毒素致突变性贻贝
- 黑果枸杞的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评价黑果枸杞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评价黑果枸杞的安全性。结果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2次重复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微核发生率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各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试验条件下,初步判定黑果枸杞未见遗传毒性。
- 林云陈润赵康涛钟礼云林健
- 关键词:黑果枸杞食用安全遗传毒性
- 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改善小鼠睡眠的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对改善小鼠睡眠的效果。方法以0. 225 g/(kg·BW)、0. 450 g/(kg·BW)和1. 350 g/(kg·BW)给予小鼠连续灌胃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水溶液30 d后,采用直接睡眠试验、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期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诱导催眠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试验,观察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结果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能够缩短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的入睡潜伏期(F=2. 988,P <0. 05)、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的睡眠时间(F=3. 737,P <0. 05)。结论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
- 林健黄宗锈林云陈冠敏李杨锦林蔚
- 关键词:小鼠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