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坤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结核
  • 4篇肺结核
  • 3篇细胞
  • 2篇血行
  • 2篇血行播散
  • 2篇血行播散性
  • 2篇血行播散性肺...
  • 2篇衰竭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呼吸衰竭
  • 2篇教学
  • 2篇合并糖尿病
  • 2篇肺结核合并
  • 2篇肺结核合并糖...
  • 2篇肺结核合并糖...
  • 2篇感染科
  • 2篇MIR-21
  • 2篇病患

机构

  • 9篇南华大学

作者

  • 9篇刘坤
  • 3篇黄佳
  • 2篇蒋永亮
  • 2篇戴爱国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实用休克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0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发生呼吸衰竭患者组(A组,n=100)与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组(B组,n=100)。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对A、B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χ^(2)=18.588,P=0.000)、病灶所占肺野个数(χ^(2)=11.808,P=0.001)、肺结核空洞(χ^(2)=16.330,P=0.000)、咯血(χ^(2)=8.753,P=0.003)、使用糖皮质激素(χ^(2)=10.485,P=0.001)、长期应用抗生素(χ^(2)=4.750,P=0.029)、结核病病程(χ^(2)=9.469,P=0.009)、酮症酸中毒(χ^(2)=8.414,P=0.004)和体质量指数(χ^(2)=14.47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Waldχ^(2)=15.527,F=0.000,QR=4.055 (95%CI:2.021~8.136)}、病灶所占肺野个数{Waldχ^(2)=11.938,P=0.001,QR=3.689(95%CI:1.759~7.735)}、肺结核空洞{Waldχ^(2)=4.844,F=0.028,OR=0.463 (95%CI:0.233~0.919)}、使用糖皮质激素{Waldχ^(2)=7.374,F=0.007,QR=4.765 (95%CI:1.544~14.707)}和酮症酸中毒{Waldχ^(2)=6.077,P=0.014,OR=4.859(95%CI:1.383~17.079)}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病灶所占肺野个数、结核空洞、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酮症酸中毒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夏莹黄秋琴雷鸣刘赛刘坤黄佳
关键词:结核糖尿病呼吸衰竭
miR-21与肺部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microRNAs(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股小分子RNA,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通过转录后修饰参与生理与病理过程。miRNA在细胞核转录成原始产物(pri-miRNA),经过Drosha消化之后生成premiRNA然后转运至细胞质经Dicer酶消化生成miRNA,通过与靶mRNA 3'UTR完全或不完全的互补结合,导致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
刘坤戴爱国蒋永亮
关键词:转录后修饰DICERMIR-21低氧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
柴朴汤对肝郁型哮喘miR-21、PTEN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柴朴汤对肝郁型哮喘大鼠miR-21、PTEN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从而探讨柴朴汤防治肝郁型哮喘的机制与miR-21、PTEN及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1)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
刘坤
关键词:柴朴汤MIR-21PTEN基因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凋亡
PBL联合CBL整合教学模式在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对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实例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整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感染科处于第一阶段的40名住培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PBL联合CBL整合教学模式,对比两组住培生的出科考核情况、临床综合技能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住培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临床综合技能测试成绩比较,研究组(92.71±4.06)分、(94.18±4.1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8.62±3.58)分、(88.19±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9、5.091,P均<0.05)。两组住培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满意度为70.00%(14/20),研究组满意度为95.00%(19/20),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1,P>0.05)。结论 在住培过程中,通过有效应用PBL联合CBL整合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可相对提高教学满意度。
刘坤裴异夏莹
关键词: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20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的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5例有结核病史,占25%;4例有糖尿病史,占20%;3例伴结缔组织病,占15%;2例患者接受过肾脏移植手术,占10%。临床症状发热患者有19例,占95%;咳嗽、咳痰患者15例,占75%;16例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占80%。实验室检查发现,结核菌涂片阳性有6例患者,占30%;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菌培养与分枝杆菌PCR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例和12例,占比为50%与60%;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活检有3例阳性,占比为15%。患者治疗前PaO2为(61.46±14.52)mmHg,治疗后为(73.68±13.57)mmHg,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PaCO_(2)为(31.46±8.98)mmHg,治疗后PaCO_(2)为(24.02±12.60)mmHg,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aO_(2)治疗前为(45.57±6.12)%,治疗后为(66.86±5.67)%,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5例重症患者中,2例死亡,3例康复;15例轻症患者中1例因拒绝治疗死亡,14例康复。结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以痰结核菌涂片、胸部CT检查结合血气分析为主,肾上腺皮质激素、机械通气联合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
夏莹雷鸣刘坤黄秋琴刘赛黄佳
关键词: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呼吸衰竭回顾性分析
糖皮质激素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辅助治疗效果
2025年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醋酸泼尼松片,2组均持续用药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免疫指标(CD3^(+)、CD4^(+)、CD4^(+)/CD8^(+))、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退热时间及呼吸困难、咳嗽、盗汗好转时间,肺部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0%vs. 84.00%,χ^(2)=4.396,P=0.036)。治疗4周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退热时间及呼吸困难、咳嗽、盗汗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试验组肺部病灶吸收率为98.00%、痰菌转阴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82.00%(χ^(2)/P=4.396/0.036、5.005/0.02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0%vs. 10.00%,χ^(2)=0.796,P=0.372)。结论 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可增强疗效,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肺部病灶吸收,加快症状消退,且安全性较高。
刘坤王巧裴异夏莹
关键词: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免疫指标
孟鲁司特钠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炎症因子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炎症因子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CVA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160μg/吸、富马酸福莫特罗4.5μg/吸,2吸/d,早晚各一次,疗程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钠10 mg/次,口服,每晚1次,疗程3个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0.91±0.21)分,观察组为(0.73±0.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io,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分别为(2.81±0.51)L、(72.71±4.09)%、(6.36±1.21)L/s,观察组分别为(3.22±0.49)L、(75.09±3.02)%、(7.18±1.95)L/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Th17、Treg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分别为(5.0±0.14)%、(15.45±0.56)%、(3.09±0.45),观察组分别为(3.90±0.19)%、(18.78±0.35)%、(4.84±0.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白介素(interleukin,IL)-17、IL-10分别为(15.00±2.12)、(10.52±2.14)pg/ml,观察组分别为(12.31±1.18)、(14.45±1.95)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可改变老年CVA患者的Th17、Treg水平,通过抑制Th17、Treg失衡,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
刘坤戴爱国蒋永亮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调节性T细胞
氨溴索注射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氨溴索注射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13例,考虑最终脱落5例,最终确定样本量共10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并按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4例)及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强化期加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继续期改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口服。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TLR4/NF-κB信号通路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相关炎症反应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并记录两组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空洞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有效治疗后,两组TLR4、NF-κB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IL-6、IL-1β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INF-γ均呈升高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两组CD8^(+)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CD3^(+)、CD4^(+)、CD4^(+)/CD8^(+)均呈升高趋势,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闭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具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炎性因子释放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夏莹李春香黄秋琴雷鸣刘赛刘坤黄佳
关键词:氨溴索注射液肺结核糖尿病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感染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感染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的80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模式分为两组,各40名。2022年1—12月开展常规临床教学模式,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与综合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综合考核成绩分别为(96.21±2.46)分、(95.82±2.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0.51±3.52)分、(90.65±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4、5.736,P均<0.05)。观察组综合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感染科临床教学中应用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感染科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综合能力,为提高临床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刘坤王巧裴异夏莹
关键词:感染科临床教学质量医疗服务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