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洪
- 作品数:25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汉川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与β-环糊精包合技术相结合的研究也不断深入,β-环糊精包合技术在中药挥发油制剂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对β-环糊精包合技术的作用特点、制备方法和验证方法作一综述,期望能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杨莉潘国洪李雄波
- 关键词:环糊精包合技术
- 乌灵胶囊治疗焦虑障碍4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组44例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及乌灵胶囊治疗;1个月后复诊,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中总胆固醇(TC)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C、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9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焦虑障碍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
- 杨莉潘国洪
- 关键词:焦虑障碍乌灵胶囊血脂变化中西医结合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2年1月。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然后使用RevMan 5.4软件和GEMTC软件进行直接和网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4篇,累计1519名患者,直接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①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方面,40 mg较20 mg阿托伐他汀疗效更显著(P<0.05),而20 mg较10 mg阿托伐他汀疗效无明显差异(P=0.57);②复发率方面,40 mg较20 mg阿托伐他汀更低(P=0.008);③神经功能恢复方面,20 mg阿托伐他汀组较未使用阿托伐他汀组疗效更显著(P=0.006),阿托伐他汀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40 mg最佳,其次为20 mg,最后是10 mg;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40 mg最高,其次为20 mg,最后是10 mg。结论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中,40 mg在有效性、ADL评分、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其他低剂量,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高。
- 甘雄王文茜潘国洪吴玥严军平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慢性硬膜下血肿META分析
- 祛疣洗剂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潘国洪杨莉
- 关键词:祛疣洗剂
- 胸腺肽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液指标、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在血液指标、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较高,疗效显著。
- 潘国洪
- 关键词:胸腺肽小儿手足口病
- 2009年~2010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掌握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上报的128份ADR报告,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ADR报告中,老年人和青少年为高发群体;抗菌药物引起ADR最多;累及器官及系统主要为皮肤和消化系统;静脉给药导致的ADR发生最多。结论:医护工作者应加强ADR监测,做到临床合理用药,避免ADR的再次发生。
- 杨莉潘国洪
- 关键词:ADRADR监测临床合理用药
- 替诺福韦致范可尼综合征文献病例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 了解替诺福韦(TDF)致范可尼综合征(FS)的临床特点、治疗与转归.方法 检索有关数据库截至2016年11月收录的TDF致FS病例,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汇总,对FS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TDF致F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依据Naranjo评分量表进行TDF与FS的关联性分析. 结果 共收集病例59例,男性42例(71.2%),女性17例(28.8%);年龄17~82岁,平均(46±13)岁;HIV感染者48例(81.4%),HBV感染患者8例(13.6%),HIV合并HBV感染者3例(5.1%);单用TDF者8例(13.6%),联用其他抗病毒药物者51例(86.4%).联合用药排序居前3位的药物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6例)、拉米夫定(21例)、阿巴卡韦(14例).24例HIV感染患者使用TDF剂量为300 mg/d,3例HBV感染患者为245 mg/d,其他患者用药剂量未报道.服用TDF至发生FS时间HIV感染者为1~60个月,HBV感染患者为3~45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16例)、多饮(10例)、体重减轻(10例)、疲乏(9例)和下肢及关节疼痛(8例)等.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Scr升高(51例)、尿糖阳性(50例)、尿蛋白阳性(49例)、血磷酸盐降低(46例)、低血钾(23例)、血碳酸氢盐降低(21例)、血尿素氮升高(12例)、低血钙(9例)和低血钠(9例)等.12例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7例出现肾性尿崩症,4例出现骨质疏松,3例出现骨软化,3例出现低血钾周期性麻痹,2例出现应激性骨折.发生FS后所有患者均停用TDF,给予静脉水化和补充钾、磷、钙制剂等对症治疗.45例患者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3 d至5个月后FS症状好转,生化指标在2周至24个月内恢复正常;13例患者的Scr在停用TDF或换药及对症治疗后 1~24个月仍处于偏高水平;1例在停用TDF后2个月因严重败血症死亡.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TDF 与FS很可能有关者11例(18.6%),可能有关者48例(81.4%). 结论 TDF所致FS的临�
- 王文茜潘国洪伍三兰
- 关键词:替诺福韦范科尼综合征
-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等数据库,以建库至2021年5月作为时限进行检索,收集氯沙坦治疗高血压伴血糖调节受损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5篇有效文献被纳入,累计15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血压方面,氯沙坦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效果较氨氯地平更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糖方面,氯沙坦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方面的效果较氨氯地平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CEI或ARB类药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方面,氯沙坦与氨氯地平、ACEI或ARB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的患者,氯沙坦降血压和降血糖的效果较氨氯地平更显著,与ACEI或ARB类药物疗效相当,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氨氯地平、ACEI或ARB类药物相近。
- 甘雄方利娟潘国洪陈富超严军平
- 关键词:氯沙坦高血压糖调节受损META分析
-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那非3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0年7月,纳入3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疗效、临床恶化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由两位研究员先筛选文献、再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然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和GEMTC软件来进行直接和网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研究,共1584名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3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疗效都优于对照组;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能显著降低临床恶化率;伐地那非和他达那非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等级概率图显示他达那非最佳,其次为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在改善临床恶化率方面,最优为伐地那非,其次为西地那非、他达那非;在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面,西地那非、伐地那非较他达那非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在3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中,他达那非的疗效较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更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是在改善临床恶化率方面不如西地那非和伐地那非。
- 甘雄王文茜方利娟陈富超戢太阳潘国洪
- 关键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肺动脉高压西地那非他达那非
- 38例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评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随机点评我院Ⅰ/Ⅱ类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极为普遍,38例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均不合理,表现为用药随意性大,不遵循药代动力学用药,滥用喹诺酮类药物,预防使用抑菌剂等多种情况,究其原因,可分为医生不熟悉或不遵循用药原则,药品临床促销,顾忌医疗纠纷等情况。
- 杨莉潘国洪
- 关键词:预防用药不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