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花
-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曲美他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清生化水平及心功能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清生化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PCI治疗并予以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血清CTNI和CK-M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取曲美他嗪治疗明显改善血清生化水平及心功能,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 郭海花
-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
- 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氢氯噻嗪+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白天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白天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的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 黄宇菲叶瑞绿郭海花
- 关键词:氨氯地平培哚普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 长春胺缓释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长春胺缓释胶囊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发急性卒中患者90例,将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于研究组则使用长春胺缓释胶囊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观察,进行患者抑郁状况的评价。结果在治疗后6周、12周时治疗组HAMD、NIHSS和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MMSE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对卒中后抑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86%,高于对照组的41.07%(P<0.05)。结论针对急性卒中患者,采用长春胺缓释胶囊可获得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黄宇菲叶瑞绿郭海花
- 关键词:神经功能抑郁症
- 达格列净片对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使用传统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使用达格列净片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采用达格列净片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 叶瑞绿黄宇菲郭海花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血小板聚集率、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在PCI术前后为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PCI术前后则为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PCI术前、术后24h与术后7d的血小板聚集率及CRP水平变化,同时比较两组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h、7d的血小板聚集率、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手术前后为患者使用替格瑞洛,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清CRP水平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黄宇菲郭海花叶瑞绿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血小板聚集率CRP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0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的cTnI、IPA、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对STEMI患者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相比,给予替格瑞诺具有更好的强化抗血小板的作用,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叶瑞绿郭海花黄宇菲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
-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心房颤动伴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比在心房颤动伴左心室血栓的治疗中,使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华法林,研究组给予患者口服利伐沙班,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血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INR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房颤动伴左心室血栓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的方法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INR水平及降低患者血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郭海花黄宇菲叶瑞绿
- 关键词:利伐沙班华法林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疗效
-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PCI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片治疗,术后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的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矫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无复流情况以及冠脉开通时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TIMI分级高于对照组,术后cTFC、无复流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0例复流患者(10例无复流)的血管开通时间为(8.32±1.25)h;观察组57例复流患者(3例无复流)的血管开通时间为(8.10±1.21)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PCI术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术后的冠状动脉血流状况,减少无复流现象发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郭海花张法宁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流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必要防护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4年6月4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后发生可疑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常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产生原因。结果:40例患者中,发生变态反应27例,发生畏寒、发热等不良反应3例,胃肠道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6例,静脉炎1例,眼充血、头痛1例,过敏性休克2例。其中静脉滴注产生的不良反应高于口服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产生的不良反应高于第一、四代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要注意给药方式、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使用时,特别是用药30 min前后,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用药反应,发生可疑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
- 吴培钿郭海花
- 替格瑞洛片与利伐沙班片治疗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对比在血栓形成的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片与利伐沙班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PCI术后血栓形成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均予以降血压、扩张血管及吸氧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加用利伐沙班片,给予研究组加用替格瑞洛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中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升高或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时间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栓形成的治疗,相比使用利伐沙班片,采用替格瑞洛片更能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且治疗期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较低,值得推广。
- 叶瑞绿黄宇菲郭海花
- 关键词:血栓形成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