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礼

作品数:65 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精神分裂症
  • 23篇分裂症
  • 16篇精神分裂症患...
  • 9篇多动障碍
  • 9篇注意缺陷多动...
  • 9篇注意缺陷多动...
  • 9篇患儿
  • 6篇抑郁
  • 6篇记忆
  • 5篇教养方式
  • 5篇犯罪
  • 4篇凶杀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双相
  • 4篇双相情感障碍
  • 4篇情感障碍
  • 4篇情绪
  • 4篇住院
  • 4篇酒依赖
  • 4篇酒依赖患者

机构

  • 53篇芜湖市第四人...
  • 11篇安徽省芜湖市...
  • 8篇皖南医学院
  • 6篇安徽省精神卫...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山东省精神卫...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传媒学院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安徽省监狱管...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64篇朱文礼
  • 15篇宋传福
  • 7篇王道金
  • 6篇蔡昌群
  • 5篇梁可美
  • 5篇张恩
  • 4篇夏仲
  • 4篇朱春燕
  • 4篇庞良俊
  • 4篇程万良
  • 4篇刘伟
  • 4篇熊伟
  • 4篇鲍丽萍
  • 3篇吴秀梅
  • 3篇张必兰
  • 3篇杨永春
  • 2篇陈方煜
  • 2篇阳中明
  • 1篇李秀
  • 1篇高莉玲

传媒

  • 18篇临床精神医学...
  • 8篇安徽医学
  • 6篇国际精神病学...
  • 5篇临床心身疾病...
  • 5篇精神医学杂志
  • 4篇四川精神卫生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学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牡丹江医科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7篇2025
  • 7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工作记忆与认知损伤相关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非器质性睡眠障碍(Nonorganic insomnia,N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s,HC)的工作记忆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50例NI患者及50例HC被试;采用N-back任务进行评估工作记忆;采用词汇流畅性、数字符号替换、连线测试、Stroop色词测试评估两组认知功能,比较NI组与HC组认知功能差异,并探讨工作记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结果NI组[(1520.18±110.23)ms;(2255.15±409.88)ms]在2-back和3-back任务反应时大于HC组[(1376.10±165.91)ms;(1873.39±208.07)ms],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HC组[(12.68±3.16)s,(38.36±5.23)分,(99.68±22.04)s,(5.28±1.38)s],NI组[(11.44±2.73)s,(35.40±6.63)分,(109.14±24.56)s,(9.56±1.31)s]在词汇流畅性、数字符号替换、连线测试-B、数字符号替换、Stroop抗干扰反应时较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组3-back测试反应时与数字符号替换呈负相关(r=-0.363,P=0.010),与连线测试A和B呈正相关(r=0.379,P=0.007;r=0.314,P=0.027)。结论NI患者存在工作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异常,工作记忆损伤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褚贝贝朱文礼
关键词:睡眠障碍记忆
精神运动康复对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被引量:4
2024年
背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然而,单纯药物治疗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非药物康复措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精神障碍的治疗中,但关于精神运动康复对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有限。目的探讨精神运动康复对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04例青壮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利培酮(2~4 mg/d)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2周、每周2~3次、每次45~55 min的精神运动康复,对照组在研究结束后接受相同干预。于干预前、干预第4、8、12周接受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结果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总评分、SSPI评分以及ITAQ评分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33.989、204.245、82.817、279.596、26.144、7.463,P均<0.01);PANSS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总评分和SSPI评分以及ITAQ评分的组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30.053、5.306、33.417、33.013、18.608,P<0.05或0.01);PANSS阳性症状分量表评分、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总评分和SSPI评分的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3.472、9.798、3.843、14.390、20.661,P<0.05或0.01)。干预第12周,研究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SPI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研究组PANS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
李海云明亮王道金朱文礼吴秀梅潘园江婷婷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
经颅交流电刺激联合舍曲林对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5年
背景认知功能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密切相关,约有20%~35%的抑郁障碍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现有研究表明,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单一认知域功能(如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但对执行功能、注意功能及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维度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tACS对抑郁障碍患者多维认知功能及情绪症状的影响,以期为抑郁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10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Excel随机分为研究组(n=23)和对照组(n=26)。两组均接受舍曲林治疗,起始剂量为50 mg/d,随后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疗效和不良反应逐步调整剂量,维持剂量为100~200 mg/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4周、每周5次、每次20 min的tACS治疗;对照组接受同参数的tACS伪刺激20 min(30秒后无电流输出)。于基线期、治疗第4周和第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症状、MATRICS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定认知功能。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HAMD-17评分的时间效应和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260.437、25.309,P均<0.01)。治疗第12周,研究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t=4.236,P<0.01)。两组HAMA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248.082、4.506、9.500,P<0.05或0.01)。治疗第4周和第12周,研究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580、2.608,P<0.05或0.01)。两组MCCB的注意/警觉性、词语学习和总体综合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70.331、27.882、51.679、5.560、10.948、7.860、8.490、3.874、5.025,P<0.05或0.01)。治疗第4周,研究组MCCB的注意/警
李丹夏仲朱文礼梁丹丹缪文文宋传福
关键词:抑郁障碍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暴力行为与注意偏向容纳他人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暴力行为与注意偏向、容纳他人的关系。方法选择107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无冲动行为或犯罪记录的20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正性负性信息注意量表(APNI)、容纳他人量表(AO)评估两组受试者的冲动暴力行为、注意偏向、容纳他人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暴力行为与注意偏向、容纳他人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BIS-11总分及注意力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维度评分,APNI中负性信息注意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APNI中正性信息注意分量表评分,AO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被试者BIS-11中运动冲动性维度评分及APNI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IS-11中注意力冲动性、运动冲动性维度评分与AO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负性注意偏向、容纳他人程度差,可能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生冲动暴力行为的潜在因素。
莫伯辉尹良爽朱剑峰但孝兵何宇朱文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精神科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5年
作为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最密切的群体,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侵害发生率较高,职业暴露风险较高,对其心身健康造成持续性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从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类型、工作场所暴力行为危险因素、工作场所暴力行为后心理评估、工作场所暴力行为防护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精神科护士遭遇工作场所暴力提供参考。
张霞何宇朱文礼尹良爽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暴力行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阈上和阈下N—back任务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不同阈值的工作记忆。方法研究采用35例ADHD儿童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33名健康儿童;采用不同反应时的N—back任务测量工作记忆。结果ADHD组在阈下2-back任务中的错误数[(4.49±1.20)次]显著高于对照组[(3.79±1.1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9,P=0.017)。ADHD组在阈下1-back任务的错误数及2-back任务反应时[(4.77±1.09)次;(1447.49±271.35)ms]均差于阈上刺激[(3.09±1.63)次;(1315.48±229.6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5,P=0.000;f=-2.281,P=0.029),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儿童工作记忆功能存在损伤。
朱文礼蔡昌群尹良爽王道金张恩熊伟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记忆
病耻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2025年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自尊与述情障碍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19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自尊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以及病程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病耻感与述情障碍存在正相关(r=0.41,P<0.01),自尊与述情障碍(r=-0.58,P<0.01)、病耻感与自尊(r=-0.24,P<0.01)间存在负相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在病耻感与述情障碍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尊在病耻感对述情障碍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不仅可以预测述情障碍水平,还可以通过自尊产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述情障碍水平。
孙明月朱文礼张建英李贺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耻感自尊述情障碍
经颅交流电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tACS真刺激,对照组采用tACS伪刺激。干预疗程为10次,刺激频率40 Hz,刺激部位是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及右侧顶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在基线、干预后即刻、随访时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试(PASAT)评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MCCB中持续操作测验及连线测验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tACS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和信息处理速度,且安全性高,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潜在治疗方法。
刘雪松朱文礼任伟宋传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及复发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自知力水平与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复发因素及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1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均经治疗达痊愈标准后随访1年。收集临床资料,评估冲动攻击行为,根据评估结果分为冲动组(96例)和无冲动组(120例),比较2组自知力水平,另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43例)和未复发组(173例),分析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价值。结果21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占44.44%。与无冲动组比,冲动组对住院认识、疾病认识、服药认识、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的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总分更低(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住院认识、疾病认识、服药认识、疾病复发及求助方式认识、ITAQ总分与Barratt冲动量表(BIS-11)、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呈负相关(P<0.05)。合并睡眠障碍、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迅速停药、既往复发次数≥2次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当logit(P)>9.88时,AUC值为0.873,95%CI为0.821,0.914。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与自知力水平低下有关,且患者复发因素包括合并睡眠障碍、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迅速停药、既往复发次数≥2次等,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双相情感障碍复发。
王华刘伟朱文礼甘火琴田军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冲动攻击行为复发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259例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暴力组,将同时期192例无暴力行为男性精神分裂症为非暴力组。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关的各种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相对于非暴力组,暴力组中男性、农村、未服药、被害妄想、无业、低学历人数比例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4个危险因素和1个保护性因素:性别、被害妄想、文化程度、职业是危险因素,服用抗精神药物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男性、妄想症状、学历低、无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服用药物可较好地降低患者的暴力行为。
朱文礼尹良爽程万良沈棫华阳中明吴松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