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敏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寿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输液
  • 2篇输液反应
  • 2篇透析患者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脑梗
  • 2篇护理指导
  • 1篇蛋白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软胶囊
  • 1篇动功
  • 1篇短暂性
  • 1篇多巴

机构

  • 8篇寿光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唐敏
  • 2篇杨玲
  • 2篇石新庆
  • 1篇李乐彩
  • 1篇李秀玲

传媒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05
  • 3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谈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与护理
2005年
新生儿泪瞧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约占新生儿的5%-6%,主要表现为出生后不久,患眼出现泪溢、分沁物多。对造成新生儿泪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有:①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而致阻塞;②泪道内脱落的上皮残屑导致的阻塞;③骨性狭窄。
袁永娥唐敏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鼻泪管护理泪道
输液反应致脑梗死病人再次梗死2例
2004年
魏冬梅李秀玲唐敏
关键词:输液脑梗死护理指导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特异性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特异性指标的影响,以丰富临床的理论依据。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以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特异性指标(血清S100-β蛋白、CD40L)、脑循环血量参数(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外周阻力、血管特性阻抗)、神经营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比对照组的72.50%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CD40L水平比本组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0.23±0.05)ng/ml、CD40L(9.69±1.34)μg/L比对照组的(0.41±0.12)ng/ml、(11.57±2.01)μg/L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比本组治疗前更高,血管外周阻力、血管特性阻抗比本组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11.60±5.22)cm/s高于对照组的(8.89±4.73)cm/s,血管外周阻力(2367.31±129.16)BSA、血管特性阻抗(3017.83±136.95)dyn·s/cm^(5)低于对照组的(2861.42±137.20)BSA、(4089.35±160.74)dyn·s/cm^(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DNF、NGF水平比本组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血清BDNF(4.35±0.83)ng/ml、NGF(138.36±18.92)pg/ml比对照组的(3.17±0.72)ng/ml、(126.53±19.09)pg/ml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SS-QOL体能、活动能力、自理、社会角色、上肢功能、工作能力评分比本组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SS-QOL体能、活动能力、自理、社会角色、上肢功能、工作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作为脑梗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其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特异性指标的异常水平,提高神经营养水平,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
杨玲唐敏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丁苯酞软胶囊
咳嗽晕厥1例
2004年
咳嗽晕厥是指在咳嗽后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能迅速自行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
魏冬梅唐敏
关键词:晕厥咳嗽后遗症短暂性性意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次数与年平均住院天数关系的调查分析
2021年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次数与年平均住院天数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例,其中每周透析二次患者35例,为实验组,每周透析三次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1)每周透析二次组和每周透析三次组在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第一年年平均住院天数组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第三年、第五年,每周透析二次组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每周透析三次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中,每周透析二次组年平均住院天数均逐年升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年平均住院天数与患者的每周透析次数存在负相关,且随着患者血液透析时间的增加,每周透析二次组年平均住院天数越来越高。这可能是由于血液透析不充分,导致患者在毒素蓄积、水钠潴留、贫血、低蛋白血症、矿物质和骨异常、慢性炎症等并发症方面,每周透析二次组较每周透析三次组更为严重,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次数增多。
唐敏石新庆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 观察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经寿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70例,研究始于2022年1月,截止于2023年12月。以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及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康复治疗。比较2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10.74±1.58)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162.45±13.26)mg/L与对照组(10.82±1.61)ng/m L、(163.78±12.95)m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中上肢(30.10±3.29)分、下肢(21.19±4.7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74±4.50)分、(15.42±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自主神经症状量表(the scale for outcomes in PD for autonomic symptoms,SCOPAAUT)评分(31.48±9.23)分低于对照组的(38.67±8.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分(69.19±9.70)分高于对照组的(60.67±8.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9项帕金森病调查表(the 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评分(65.53±9.31)分低于对照组(73.69±7.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核心肌力训练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提升生存质量。
杨玲唐敏
关键词:左旋多巴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次数与贫血关系的调查分析
2021年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次数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例,其中每周透析二次患者35例,为实验组,每周透析三次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血红蛋白平均值。结果:(1)每周透析二次组和每周透析三次组在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中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每周透析二次组随着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的增加,患者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每周透析二次组的血红蛋白平均值明显低于每周透析三次组的,同时每周透析二次组随着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的增加,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原因,每周透析二次组相较于每周透析三次组来说,可能导致患者血液透析不充分,同时透析不充分随着的时间延长,会导致患者出现毒素升高、低钙高磷、iPTH增高、营养不良等情况。以上情况会导致患者贫血加重。
石新庆唐敏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红蛋白
输液反应致脑梗塞患者二次梗塞2例
2004年
魏冬梅李乐彩唐敏
关键词:输液反应脑梗塞护理指导脑血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