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5H指数:8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孤独症谱系障碍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宋丽华孙志刚李素水王斌赵瑞申周自贵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药物治疗
- 孕期环境危险因素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病因学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早发型神经发育障碍,是遗传因素和复杂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患病率快速上升以及双生子和家系研究报道ASD的遗传度较前下降,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对发病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孕期环境因素与ASD病因学的关系。
- 王斌付佳佳张翠芳李素水孙志刚宋丽华
- 关键词:环境因素孤独症谱系障碍病因学
-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免疫学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8年
- 本文综述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免疫学理论"。
- 王灵君孙志刚李军涛王斌李素水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免疫学免疫功能
-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的社会、心理因素探讨
- 2025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复发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3年4月共112例BD患者,其中躁狂发作52例,抑郁发作60例,均治疗有效,随访1年记录复发情况。比较是否复发患者社会、心理学资料,并通过多因素分析调查BD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52例躁狂发作患者18例复发,60例抑郁发作患者21例复发;躁狂、抑郁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负性生活事件评分、童年创伤经历、人格特点评分、睡眠障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住地、是否单亲家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水平、睡眠障碍、负性生活事件评分、童年创伤事件、内外向人格评分是BD抑郁复发的影响因素,负性生活事件评分、童年创伤经历、神经质人格评分是BD抑郁躁狂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BD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负性生活事件、童年创伤经历等社会、心理因素与BD复发关系密切。
- 宋雯张华王斌孟苓苓付佳佳
- 关键词: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社会心理
-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本文综述了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包括①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研究;②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研究;③齐拉西酮药理学机制研究。
- 孙志刚李素水安荣利王霞宋丽华王斌郭年春
- 关键词:齐拉西酮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安全性
- 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遗传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22年
-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童年早期起病,主要临床特点为社会交往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范围狭窄。其病因学极其复杂,为一组多基因疾病,是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中将围绕孤独症谱系障碍遗传病因学方面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 张红梅薛曼王斌张翠芳李素水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病因学遗传学机制
- 创伤经历、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创伤经历、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精神科就诊的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及60例参加健康体检的青少年,比较抑郁组与正常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评估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并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童年创伤、家庭环境与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在主要照顾者、是否单亲家庭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学段、是否住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HAMD-17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环境量表中家庭关系、个人成长、系统维护评分均低于正常组,CTQ-SF量表情感忽视与虐待、躯体忽视与虐待评分高于正常组,(P<0.05),性虐待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抑郁组HAMD-17评分与家庭关系、个人成长、系统维护评分呈负相关,与情感忽视与虐待、躯体忽视与虐待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与情感忽视及虐待、躯体虐待等童年创伤以及家庭关系具有密切关联。
- 王晓明宋雯张华王斌
-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家庭环境
-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与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研究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与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7例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研究组)和67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青少年量表评分,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结果 2组FES-CV评分比较显示,研究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评分低于正常组,矛盾性、控制性评分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MBU评分比较显示,研究组父亲温暖理解评分低于正常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得分高于正常组,母亲温暖理解评分低于正常组,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评分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S-CV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与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为保护因素,矛盾性、抑制性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为危险因素。EMBU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为保护因素;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为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以及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 孟苓苓王斌王晓明付佳佳张华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
- 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2、IL-4、IL-6、IL-10和IL-17A的水平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IL-4、IL-6、IL-10和IL-17A水平以及和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以我院的健康医护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各IL浓度,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症状的严重性。结果:研究组的血清IL-6水平为(25.03±11.2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02±9.4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P<0.05);其余各血清IL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IL-6水平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主要与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学症状有关(r=0.470,0.343,0.335;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起病的早期阶段机体存在炎性反应活化状态,血清IL-6水平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外周免疫标记物。
- 孙志刚李素水范彦蓉薛曼王斌郭年春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阳性症状阴性症状
- 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以我院的健康医护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NF-γ和TNF-α浓度,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症状的严重性。结果研究组血清IFN-γ和TNF—Q浓度分别为(288.36-4-97.84)pg/ml、(8.59±3.3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81zt:76.95)pg/ml、(5.93±2.96)pg/ml(t=2.869、3.420,P均〈0.05);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主要与阴性症状相关(P〈O.05)。结论精神分裂症发病后的早期阶段机体存在炎性活化状态,炎性反应过程可能影响急性期的阴性症状。
- 孙志刚李素水宋丽华薛曼王斌郭年春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阴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