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龙跃

作品数:26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寿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肝炎
  • 12篇慢性
  • 8篇乙型
  • 8篇灌肠
  • 7篇乙型肝炎
  • 7篇保留灌肠
  • 6篇退黄汤
  • 6篇重型
  • 6篇重型肝炎
  • 6篇灌肠治疗
  • 5篇退黄
  • 5篇自拟退黄汤
  • 5篇疗效
  • 5篇慢性重型
  • 5篇慢性重型肝炎
  • 5篇黄汤
  • 5篇保留灌肠治疗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中药

机构

  • 26篇寿光市人民医...
  • 2篇寿光市中医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济南市传染病...
  • 1篇章丘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张龙跃
  • 3篇武明霞
  • 3篇魏新全
  • 3篇张波
  • 2篇萧峰
  • 2篇李晓丽
  • 1篇张立新
  • 1篇刘同燕
  • 1篇李月荣
  • 1篇董格峰
  • 1篇韩增禄
  • 1篇王秀玲
  • 1篇张菡
  • 1篇李利华
  • 1篇魏新泉
  • 1篇王海玲
  • 1篇李晖
  • 1篇张俊秀
  • 1篇王磊

传媒

  • 5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系统医学
  • 3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新中医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7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服无环鸟苷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005年
选择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乙型盱炎病人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常规一般性保肝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无环鸟苷0.4,3次/日,口服,胸腺肽20mg,肌肉注射,隔日1次,6个月1疗程。结果发现,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HBeAg阴转率48.5%,HBV—DNA阴转率4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本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徐艳卿李利华张龙跃
关键词:无环鸟苷慢性乙型肝炎胸腺肽口服阴转率
维生素k_1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4年
李志荃魏新全张龙跃
关键词:维生素K1过敏性休克慢性肝病心率
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2019年
观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中退黄汤具有保肝退黄之效,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的退黄作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石玉娟张希栋李莉张龙跃
关键词:退黄汤慢性重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保留灌肠
自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年
观察自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支持疗法、保肝、降酶、退黄、纠正氨基酸失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4周的治疗,较治疗前其Tbil、PTA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中自拟退黄汤具有保肝退黄之效,针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该方剂保留灌肠治疗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张希栋石玉娟刘金娟张龙跃
关键词:退黄汤慢性重型肝炎保留灌肠
清化湿热中药灌肠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清化湿热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伴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清化湿热灌肠方保留灌肠,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清化湿热灌肠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志荃李晓丽萧峰武明霞张龙跃
关键词:手足口病普通病例保留灌肠
甲胎球蛋白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3
1998年
甲肝球蛋白(AFP)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虽有一定的特异性,但由于一些良性肝病也有AFP的升高,而我国又是一个HCC、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故常造成临床鉴别诊断上的困难。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现将52例乙型急、慢性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的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及结果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科1995~1996年住院病员。
董格峰张龙跃
关键词:乙型肝炎甲胎球蛋白
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8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一般护肝、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80例应用甘草酸二铵150mg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4周;对照组80例应用甘草酸二铵150mg治疗4周。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56%,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84%(67/8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ALT、总胆红素(TBIL)数值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有较明显的保肝、抗炎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其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
李志荃张龙跃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
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张龙跃孙经利李志荃张波
关键词: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阿德福韦酯肝硬化患者HBVDNA复制乙肝肝硬化
自拟中药方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黄疸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及情绪状态和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黄疸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情绪状态、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黄疸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认知行为干预,1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肝功能水平、情绪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ALT为(54.35±4.27)U/L,对照组为(143.69±16.72)U/L (t=32.743,P=0.000);AST为(46.56±4.61)U/L,对照组为(188.49±13.26)U/L(t=81.926,P=0.000);TBIL为(17.23±4.37)mmol/L,对照组为(34.39±4.98)mmol/L(t=16.381,P=0.000);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后的强迫评分为(0.68±0.11)分,对照组为(1.63±0.34)分(t=16.814,P=0.000);抑郁评分为(0.83±0.13)分,对照组为(1.51±0.29)分(t=13.533,P=0.000);敌对评分为(0.74±0.12)分,对照组为(1.60±0.32)分(t=15.915,P=0.000);焦虑评分为(0.91±0.16)分,对照组为(1.56±0.25)分(t=13.850,P=0.000)。观察组干预后按时用药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80.00%)(χ^2=5.989,P=0.041);遵医治疗依从性(92.50%)高于对照组(82.50%)(χ^2=7.461,P=0.038);定期复查依从性(97.50%)高于对照组(77.50%)(χ^2=4.504,P=0.025);康复锻炼依从性(90.00%)高于对照组(80.00%)(χ^2=5.635,P=0.046);遵医饮食依从性(92.50%)高于对照组(77.50%)(χ^2=5.612,P=0.028)。结论将自拟中药方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用于黄疸型肝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减轻患者情绪状态,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王延花张海彬张龙跃
关键词:自拟中药方认知行为干预黄疸型肝炎情绪状态
甘利欣致低血糖反应2例被引量:5
2007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9岁。因“慢支发作”在外应用阿奇霉素治疗10余天,出现上腹不适,于2006年3月20日入院。查体:BP130/70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闻及干罗音,心脏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腹水征阴性;肝功GPT122U/L,GOT2919U/L,ALB32.4g/L,TBi16.9umol/L,HBVM均阴性,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B超:肝、脾无明显异常。
张龙跃徐艳卿张俊秀
关键词:低血糖反应甘利欣慢性支气管炎上腹不适皮肤粘膜HBVM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