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丽

作品数:3 被引量:84H指数:2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1篇睡眠
  • 1篇睡眠障碍
  • 1篇缺血
  • 1篇重度缺血
  • 1篇卒中后
  • 1篇无感染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影响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后
  • 1篇康复
  • 1篇康复治疗
  • 1篇急性
  • 1篇急性脑梗死
  • 1篇降钙素
  • 1篇降钙素原
  • 1篇梗死

机构

  • 3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作者

  • 3篇梅丽
  • 1篇牛艳慧
  • 1篇李嘉民
  • 1篇梅风君
  • 1篇王钧
  • 1篇王晓静
  • 1篇孟会红
  • 1篇王娇
  • 1篇高勇
  • 1篇王慧
  • 1篇张兵
  • 1篇肖辉
  • 1篇田爽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82
2013年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对61例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结果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性别、平均年龄、卒中部位比较无差别;但各年龄段中,<50岁发生4例,50~60岁发生6例,61~70岁发生8例,>70岁发生8例(P<0.05)。睡眠障碍组在既往病史、卒中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较为常见,其与性别、卒中部位无相关性,但与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性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及时发现其相关因素并积极预防、治疗,有利于加快脑卒中后患者机体康复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王娇梅丽孟会红梅风君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
重度缺血性卒中无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重度缺血性卒中无感染患者5d内降钙素原((proealeitonin,PCT)的动态变化,探讨PCT在重度缺血性卒中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发病24h内不伴感染的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55例,分别于发病第1、3、5天检测血清PCT、体温、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结果急性重度缺血性卒中后第1、3、5天PCT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分别为[0.050(0.04)]μg/L、[0.051(0.02)]μg/L、[0.050(0.002)]μg/L,均较正常上限(0.050μg/L)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重度缺血性卒中后第1、3、5天CRP浓度M(QR)分别为[10.2(2.2)]mg/L、[12.2(4.2)]mg/L、10.0(28.0)mg/L,均较正常上限(5.0mg/L)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升高趋势。急性重度缺血性卒中5d内PCT及CRP均有升高趋势,CRP更为明显,但未达到开始使用抗生素最低值。结论 PCT在急性重度缺血性卒中5d内可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故缺血性卒中本身对PCT无影响,PCT可用于缺血性卒中早期合并感染的预测。
高勇梅丽王晓静牛艳慧王钧
关键词:卒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质
血糖、血脂、肥胖、梗死部位对急性脑梗死康复疗效影响影响的研究
王慧黄玉梅丽肖辉刘满卓张兵田爽李嘉民
该课题通过对比研究血糖、血压、体重指数、不同梗死部位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不同,为有效地早期评估预后,早期干预不良因素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积极控制以上危险因素极大地提高了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的成功率,减轻脑梗死患者经济及社会负...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