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国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改变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本研究通过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变化与糖尿病足溃疡关联的程度,旨在为糖尿病患者预防足溃疡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纳入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从症状、神经系统查体及感觉功能评分的方式分组,感觉功能评分的依据为应用神经感觉阈值测定仪测量双足触觉、痛觉、凉温觉及震动觉,根据得分情况来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将22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组(DM组)7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N组)10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且有轻度足溃疡病史组(DFU组)50例。然后应用万能生物力学试验机和F-scan足底应力分布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这四个小组中,DM组、DN组以及DFU组的足底压力变化曲线都在逐步上升,而他们的峰谷差值也在逐渐减小。相比之下,DN组的足底压力变化曲线比DM组更为平缓,同时他们的峰谷差值也最小。如果我们比较DM组的足底压力峰值,你会发现在DN组和DFU组的前足底各区(M2-M5)中,峰值压力的变化幅度更大,其中M2和M3区的变动最为明显,M2(左足(17.1±4.1)(18.9±6.4)(21.7±5.9),右足(16.7±2.9)(18.9±5.1)(22.5±3.4))足底峰值压力减小(p<0.05),M3(左足(20.4±3.8)(20.5±8.4)(23.5±5.5),右足(20.9±3.2)(21.6±7.6)(23.7±8.1))足底的峰值压力显著减小(p值小于0.05)。在DN组的M2和M3区域,峰值压力位于DM组和DFU组之间。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他们的足底压力比没有神经病变的人更高。这种增高主要出现在个别区域,最大峰值压强趋向于第3跖骨和第4跖骨。这个现象与临床上糖尿病足溃疡的高发部位相吻合。
- 陈彦冰赵庆国张瑞忠刘畅郑志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溃疡
- 应用步态分析评价足趾缺损对足功能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应用步态分析评价足趾缺损对足功能的影响。方法 基于成人足部标本,制作不同跖骨缺损的模型并分为A、B、C、D、E、F组,应用万能生物力学试验机和F-scan足底压力鞋垫式传感器对足底应力分布进行测量,获得六组足底应力分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跖骨的缺损均会对足底压力变化与平衡性造成影响,除D、E、F组外,其余三组前足负重均出现下降(P<0.05),A组T1、M2、M3区峰压强较健足增加(P<0.05);C组M1、M2区峰压强较健足增加(P<0.05);D组T1、M2、M3-M4区峰压强较健足增加(P<0.05);E组、F组T1区峰压强较健足增加(P<0.05)。结论 跖骨的缺损均会对足功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但第1跖骨、第2跖骨和多跖骨的缺损对足底重心分布影响最甚,临床选择手指再造术式应给予保留。
- 刘畅张瑞忠赵庆国程洪财郑志
- 关键词:步态分析
-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高龄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 2010年
-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心力衰竭(HF)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2例HF患者随机分成培哚普利组31例,接受治疗培哚普利。对照组31例,接受卡托普利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地高辛和利尿剂。结果:培哚普利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卡托普利组(P<0.01),各项超声心功能指标改善均优于卡托普利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化指标均有改善,但以培哚普利组为明显(P<0.05)。结论:培哚普利对高龄HF的治疗优于卡托普利,且培哚普利治疗HF患者耐受性好。
- 王成新赵庆国
- 关键词:心力衰竭培哚普利卡托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