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海龙

作品数:18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腰椎
  • 8篇骨折
  • 7篇腰椎侧凸
  • 7篇侧凸
  • 6篇椎体
  • 5篇手术
  • 5篇疏松性
  • 5篇退变
  • 5篇疗效
  • 5篇骨质
  • 5篇骨质疏松
  • 5篇骨质疏松性
  • 4篇压缩骨折
  • 4篇退变性
  • 4篇退变性腰椎
  • 4篇退变性腰椎侧...
  • 4篇椎体压缩
  • 4篇椎体压缩骨折
  • 4篇骨质疏松性椎...
  • 4篇骨质疏松性椎...

机构

  • 18篇石家庄市第一...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8篇吴海龙
  • 15篇张立兴
  • 13篇武建忠
  • 13篇张帅
  • 11篇张斌
  • 10篇郭尔斐
  • 6篇宋亮亮
  • 4篇梁云川
  • 3篇丁文元
  • 3篇田振峰
  • 1篇董志辉
  • 1篇李洁冰
  • 1篇赵振英
  • 1篇田会
  • 1篇乔晓慧
  • 1篇张喜平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3
  • 3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比较分析
2018年
探讨PVP手术和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对64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分别采用PVP、PKP手术,分析两个组别的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个组别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PKP组术后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PVP组(P<0.05),PKP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低于PVP组的21.9%(P<0.05)。结论 PVP与PKP均可以显著缓解OVCF的疼痛,但PKP与PVP相比,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吴海龙张帅张斌武建忠张立兴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
延长责任椎短节段固定对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患者腰椎前凸角的影响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延长责任椎短节段固定手术对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患者腰椎前凸角的影响,分析腰椎前凸角对固定融合节段选择和手术疗效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8年3月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96例患者接受责任椎固定融合或延长责任椎固定融合治疗的病例资料,按术前腰椎前凸角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腰椎前凸角>10°)和B组(腰椎前凸角<10°),比较2组中采取责任椎固定融合和延长责任椎短节段固定的腰椎侧凸角、腰椎前凸角、JOA及VAS的改善指数,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最长随访时间61个月,平均17.8个月。A组中57例患者39(68.4%)例行责任椎固定融合,18(31.6%)例行延长责任椎固定融合。配对t检验比较,末次随访VAS、JOA改善指数及JOA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和侧凸角改善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39例患者12(30.8%)例行责任椎固定融合,27(69.2%)例行延长责任椎固定融合。末次随访VAS、JOA改善指数及JOA改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和侧凸角改善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JOA改善率与腰椎前凸角改善指数存在正相关(0
吴海龙张帅张喜平田振锋董志辉武建忠张立兴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疗效
退变性腰椎侧凸椎体终板MRI T1和T2信号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椎体终板信号改变及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2016年3月经我院诊治的120例原发性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做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同年龄段及同性别比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疾病并除外腰椎侧凸的8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做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中120例患者的1440个终板中,71例(59.2﹪)124(17.2﹪)个终板存在vESC;对照组中89例患者的1068个终板中,21例(23.6﹪)49(4.6﹪)个终板存在vESC;两组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吴海龙郭尔斐张帅张斌武建忠张立兴
关键词:腰椎侧凸椎间盘退变
改良手术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采用改良手术入路,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为11~18个月。无伤口感染,无上举乏力,无骨折不愈合,无肱骨头坏死,1例出现锁定螺钉松动退出,愈合时间为9~10周。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法,优23例,良11例,可2例。结论改良手术入路以解剖学为基础,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在保证原有手术入路良好显露的基础上,具有保持三角肌的完整性和弹性、减少出血、降低损伤的优点,为取得良好手术疗效奠定了基础。
张立兴吴海龙张斌张帅宋亮亮郭尔斐武建忠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手术入路
局部三维平衡参数对退行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手术选择的意义
目的 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患者的局部三维平衡参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探讨局部三维平衡参数对退行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手术方法选择的意义。方法 回顾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伴...
吴海龙武建忠张立兴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手术选择疗效
不同腰椎前凸角下三种不同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前凸角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方法 选择的影响及意义。&lt;br&gt;  方法:回顾分析接受三种不同手术方法 (单纯减压术、减压短节段固术及减压长节段固定矫形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术前及术后的腰椎前凸角...
吴海龙丁文元武建忠张立兴高雁冰赵斌修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影像学评分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选择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像学评分在选择性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手术疗效。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36人,经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评分后,选择性应用球囊扩张后突椎体成形术,术后随访,术前术后测量所有病例的椎管狭窄程度、椎体前缘压缩程度、椎体后缘压缩程度、椎体中部前后径,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术中未出现骨水泥渗漏、椎体骨折加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取得回访,平均回访时间为2.3年,术前与术后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缘压缩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矢状面移位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影像学评分结果为参考,选择性应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腰椎爆裂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张立兴梁云川吴海龙张斌郭尔斐宋亮亮张帅田会赵振英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快速康复理念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感染等并发症的防制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E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干预,并和传统围手术期模式进行比较。方法 60例老年髋部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及对照组(B组)。观察两组病人在肺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及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中肺感染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为0. 00%,B组肺感染发生率为16. 66%、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3. 33%。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A组为3. 33%、B组为20. 00%。平均住院日A组为(8. 21±1. 13)天、B组为(13. 23±1. 21)天。平均住院费用A组为(18 135. 03±113. 21)元、B组为(23 560. 25±125. 01)元。A组肺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43. 23±2. 21)分钟,B组为(41. 56±1. 21)分钟。A、B两组术后骨折错位、内固定失效、断裂发生率均为0. 00%。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率A组为复查,A组为73. 33%、B组为63. 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B两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骨折错位、内固定断裂及骨折愈合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ERAS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可显著降低肺感染、尿路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且不影响骨折愈合率及愈合时间,不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及时间。
郭尔斐田振峰宋亮亮梁丙寅吴海龙乔晓慧
关键词:快速康复理念股骨粗隆间骨折肺感染深静脉血栓
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退变与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侧凸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特点及其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探讨矢状面失衡在退变性腰椎侧凸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90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病例组)的影像学资料,与同时期、同年龄段及同性别比诊断为腰椎退变性疾病而无腰椎侧凸的55例患者(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照比较。所有患者均行脊柱全长X射线及腰椎MRI检查,同时填写ODI、VAS及SRS-22总分量表。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矢状面平衡参数:脊柱参数[脊柱矢状轴(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参数[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脊柱-骨盆参数[T1骨盆角(TPA)、L1骨盆角(LPA)]。采用Adobe Photoshop 6.0软件测量MRI T2加权像矢状面椎间盘与相邻脑脊液的相对信号强度(RSI)。比较2组患者的各节段椎间盘髓核的相对信号强度及各矢状面平衡参数,分析椎间盘退变与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L 1—5各椎间盘髓核的相对信号强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 5—S 1椎间盘髓核的相对信号强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矢状面整体平衡参数(SVA、TK、PI、PT、T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局部平衡参数(SS、LL、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ODI、VAS及SRS-22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直线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显示,ODI、VAS及SRS-2总分与腰椎矢状面局部平衡参数SS、LL及LPA均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L 5—S 1椎间盘退变与矢状面局部平衡参数LL呈负相关(P<0.05);与SS及LPA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腰椎矢状面局部失衡及L 5—S 1椎间盘退变程度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L 5—S 1椎间盘退变对腰椎矢状面局部平衡参数(LL、SS、LPA)有显著影响,是引起腰椎矢状面局部失衡的重要因素。
张帅吴海龙田振峰武建忠张立兴何兰琦尹明贵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腰椎侧凸
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髌骨下极袖套样撕脱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全身麻醉,取膝前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骨块。治疗组在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伸膝装置。术后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2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3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4个月。治疗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对照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3±0.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Lysholm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方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固定牢固、伸膝装置重建可靠及不需附加外固定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田振峰郭尔斐李洁冰张帅张斌吴海龙武建忠张立兴
关键词:髌骨撕脱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