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茹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丹东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血管保护作用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神经、血管保护及安全性作用。方法112例老年CIS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NO)、抵抗素(resistin)、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07%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DNF高于治疗前、NSE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BDNF高于对照组、NS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及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resistin及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O及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esistin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CIS患者,利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可对神经及血管产生良好保护作用,提高疾病整体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
- 孔祥茹王佳王伟忠张莉
- 关键词:血管保护作用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成本-效用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成本-效用。方法108例老年CIS患者,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rt-PA静脉溶栓,比较两组治疗2 w后总有效率、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率(PAG)、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分子标志物(PAC)-1〕、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介素(IL)-1β、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本-效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 w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 w后PAG、CD62p、PAC-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 w后SOD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IL-1β、IL-6、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 w后NO、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ET-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对照组(低成本)为参照,观察组增量成本-效用为588.66;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DGMI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CIS,能增强对血小板抑制作用,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具有良好成本-效用价值,为临床治疗CIS提供了新途径。
- 孔祥茹王伟忠张莉
- 关键词: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
- 帕金森病合并痴呆患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变化的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比较帕金森病合并痴呆患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情绪变化。方法:收集帕金森合并痴呆患者资料33例,以及血管性痴呆患者31例;观察分析帕金森合并痴呆组患者与血管性痴呆组患者Mo CA评分,SDS及SAS评分。结果:帕金森合并痴呆患者空间执行能力及定向能力均显著低于血管性痴呆组,而命名能力,语言能力及注意力均显著高于血管性痴呆组(P<0.05),抽象能力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合并痴呆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血管性痴呆患者(P<0.05)。结论: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及情绪状况不同于血管性痴呆,此结果可以进一步帮助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 孔祥茹王伟忠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情绪障碍
- 卡马西平与托吡酯在针对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与托吡酯在针对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搜集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部分性癫痫患者7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6例)和卡马西平组(36例),观察分析联合治疗组和卡马西平组用药后3个月、6个月部分性癫痫发作率、发作频率,用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用药后6个月脑电图随访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发作率为33.33%,发作频率为(2.57±2.09)次;联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发作率为22.22%,发作频率为(2.21±1.73)次。卡马西平组治疗后3个月发作率为47.22%,发作频率为(3.69±2.73)次;卡马西平组治疗后6个月发作率为33.33%,发作频率为(3.52±2.27)次。联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部分性癫痫发作率及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联合治疗组用药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86.11%;卡马西平组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72.22%,联合治疗组用药6个月后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卡马西平组(P〈0.05)。联合治疗组痫样放电改善率为80.00%,卡马西平组痫样放电改善率为69.56%,联合治疗组痫样放电改善率高于卡马西平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卡马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应用托吡酯能够有效地治疗部分性癫痫,且安全性较高。
- 孔祥茹王伟忠
- 关键词:部分性癫痫卡马西平托吡酯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肌无力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小剂量递增与大剂量冲击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重症肌无力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肌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孔祥茹王伟忠
- 关键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重症肌无力
- rt-PA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rt-PA动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率(PA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血小板活化结合位点-1(PAC-1)。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11.41±0.61)s长于对照组的(10.14±0.58)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G、CD62p、PAC-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AG、CD62p、PA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减少血小板聚集,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孔祥茹王伟忠张莉孙冰
-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