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源
- 作品数:1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江夏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闽台文化交流先行先试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二十年来,闽台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呈现出交流持续化、形式多样化、活动品牌化、机制常态化等特点。马英九上台执政以来,两岸文化交流出现了新的契机。鉴于此,福建在对台文化交流上应进一步发挥"五缘"优势,以更加灵活开放的对台政策,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先行。同时,有关方面应为两岸文化交流先行提供积极的政策保障。
- 陈晓煌陈瑜林东源
- 关键词:闽台关系文化交流
- 坚守在荒寒之路——论陈衍的诗歌创作被引量:2
- 2006年
- 诗人兼学者陈衍生当中国鸦片战争后的特定时代,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有反映爱国忧时、贴近社会的;有歌唱山水友朋、贴近人生的;还有论诗咏史、充满哲理的。他的诗歌形式别具个性,语言或清苍刻峭,或清新圆润,融文学性与哲理性于一炉,走出一条荒寒的诗意人生之路。而作为“同光体”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一个反映。
- 林东源
- 关键词:诗歌创作同光体
- 评陈衍《石遗室诗话》被引量:4
- 2006年
- 陈衍的《石遗室诗话》是近代诗歌批评著作中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对“同光体”诗歌的揭橥,同时收录和评论了咸、同以来大量诗家的作品。它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诗话独特的诗论形式,又对其有所突破,它的特点是更富理性精神和朴学精神,更富集大成之功和地域色彩。不仅对近、现代旧体诗坛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思考中国近、现代诗歌乃至文学理论中的诸多问题都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 林东源
- 关键词:清代诗歌研究同光体
- 林纾与陈衍
- 2014年
- 林纾与陈衍同是近代福州的两位文化名人,他们的志行和学问,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既有珍贵的友谊,也存在许多争议。文章从他们的爱国热忱、弘扬传统、诗歌成就、"实业"救国等方面进行学术比较,以期对了解近代文学,寻思那个特定时期和环境中的文化理念乃至历史风云,提供点滴有益的启示。
- 林东源
- 生命与智慧的思索——读《顾准文集》
- 1996年
- 顾准16岁(1931年)参加革命,20岁入党,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的公开身份是会计师,大学教授等。在动荡不定的年代中,他出版过《银行会计》、《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等多种著作。解放初任上海市财政局长兼税务局长的他,竟因所提出“依率稽征,专管查帐,职工协税”这样的税收方法与当时上级领导部门的“民主评议”方法不符,于1952年被撤消了党内外一切职务,罪名是“
- 林东源
- 关键词:希腊城邦制度史官文化彻底经验主义理想主义制度经济学银行会计
- 陈衍《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被引量:4
- 2006年
- 陈衍的《石遗室诗话》论“同光体”,从诗歌发展史的视角观照宋诗,提倡“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研究诗歌的个性化、“至”的境界等诸多理论问题,对思考中国近代诗歌及诗歌理论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然而,“同光体”诗派在晚清“众多的诗派诗人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因素使然,因此,对《石遗室诗话》中的同光体诗论进行一番去蔽还真的探讨是必要的。
- 林东源
- 关键词:同光体
- 诗歌与学问的坚守——陈衍的文学史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陈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支持维新,光明磊砢,一生坚守于诗歌与学问的"荒寒之路",在晚清与民国诗坛上影响很大。他将朴学与诗歌融于一炉,揭橥"同光体"诗歌及其理论,创作诗论与诗文成就斐然。但同光派在众多的诗派诗人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人们所诟病,所以陈衍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研究上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他的文学史意义进行去蔽还真的重显是很有必要的。
- 林东源
- 关键词:同光体诗论诗文朴学
-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专题研究
- 回顾了闽台两岸文化交流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提成了闽台两岸文化交流先行先试的构想。通过政策支持、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强两岸中介机构的合作力度,开拓福建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和新市场。
- 林东源陈晓煌陈瑜
- 关键词:文化交流资源整合
- 封闭,还是开放?——应用文写作课与素质教育被引量:3
- 2003年
- 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呢,还是仅仅为了教会学生“依样画葫芦”地学会某些文体的写作?在这个问题上的不明确导致后者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封闭在少量几种实用文体的格式介绍这样“专业化”的小圈子内。开放性的教学思路应是强调基础,强调能力的训练,强调举一反三,强调提高写作素质。
- 林东源
-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课素质教育开放教学
- 陈衍的经济思想解读被引量:2
- 2006年
- 清代诗人兼学者陈衍继承乾嘉朴学经世致用的精神,形成了自成系统的经济思想。他一反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确立并宣传重商救国的思想。他曾佐张之洞理财并多年主编《湖北商务报》,除撰写了《货币论》等系列经济文章外,还与日本人河濑仪太郎合作,翻译了9部西方商业经济学类的著作。陈衍还有关于建立武汉商业中心等方面问题的论述,均为针对当时社会经济现状所作的敏锐分析,他的丰富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林东源
- 关键词:诗人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