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楠楠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细胞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2篇癌患者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割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亚群
  • 1篇移植后
  • 1篇移植后淋巴细...
  • 1篇移植术
  • 1篇抑郁
  • 1篇抑郁自评
  • 1篇抑郁自评量表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机构

  • 5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5篇田楠楠
  • 1篇李霞
  • 1篇王彬
  • 1篇李文君
  • 1篇王德华

传媒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乳腺癌严重危害着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放射治疗是针对乳腺癌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虽然放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不良反应同样不可忽视。放射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功能紊乱与失调,如精神不振,食欲缺乏,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同时还会出现皮肤、黏膜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田楠楠
关键词:乳腺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护理干预
肝癌患者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的护理及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观察和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肝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及心理支持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评定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3个月CD3、CD4、IL-2指标高于干预前,CD8低于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指标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癌行立体定向低分割适形放射治疗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田楠楠
关键词:肝癌机体免疫功能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鼻咽癌是人类常见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射性治疗则为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对恶性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一定的放射反应与损伤。
田楠楠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综合护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并发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护理
2017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trans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经研究显示,PTLD发生率为0.47%,且HSCT后PTLD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仅为5%~12.5%[1],因其发生率低,可借鉴的护理经验少,患者并发PTLD 后的护理难度大,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7年7月我科共收治的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淋巴增值性疾病,护理体会颇深,现报告如下。
李文君田楠楠
关键词: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绿原酸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T细胞亚群失衡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Th1/Th2亚群失衡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及绿原酸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DVT大鼠随机分为DVT模型组、绿原酸小剂量组、绿原酸中剂量组、绿原酸大剂量组,每组各10只,分离大鼠脾脏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Th1亚群(CD4+TNF-α+)、Th2亚群(CD4+IL-4+)比例,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2、TNF-α、IL-4、IL-10水平,并分析Th1/Th2比例与血清炎症标记物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DVT模型组大鼠脾脏Th1亚群比例升高(22.71±0.87,%),Th2亚群比例降低(3.06±0.15,%),Th1/Th2升高(7.20±0.45),IL-2、TNF-α表达升高(72.10±7.48,173.50±17.02,pg/m L),IL-4、IL-10表达降低(347.46±11.24、28.55±1.78,pg/m L);与模型组比较,绿原酸大剂量组大鼠Th1亚群比例降低(14.38±0.41,%),Th2亚群比例升高(4.91±0.14,%),Th1/Th2降低(3.02±0.26),IL-2、TNF-α表达降低(50.22±4.06、110.22±10.32,pg/m L),IL-4、IL-10表达升高(418.72±15.32、9.32±2.83,pg/m L),绿原酸大剂量组疗效优于中、小剂量组(P<0.05);Th1/Th2比例与IL-2、TNF-α呈正相关,与IL-4、IL-10呈负相关。结论:大鼠DVT发病过程中存在Th1/Th2亚群失衡,绿原酸诱导T细胞向Th2亚群偏移,逆转Th1/Th2亚群失衡状态,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
刘礼青王德华王彬李霞田楠楠
关键词:绿原酸TH1/TH2亚群深静脉血栓形成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