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元武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加味
  • 2篇针刺
  • 2篇平胃散
  • 2篇平胃散加味
  • 2篇中医
  • 2篇卒中后
  • 2篇疗效
  • 2篇脑卒中后
  • 2篇META分析
  • 1篇电刺激
  • 1篇毒性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 1篇穴位埋线治疗
  • 1篇熏蒸
  • 1篇亚健康
  • 1篇亚健康状态
  • 1篇原发性

机构

  • 12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河北以岭医院
  • 1篇黄骅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陈元武
  • 5篇马虹宇
  • 3篇张明明
  • 2篇檀碧波
  • 2篇邢潇
  • 2篇吕佩源
  • 2篇岳向勇
  • 2篇袁曙光
  • 2篇尹昱
  • 1篇常静玲
  • 1篇李莉
  • 1篇贾海波
  • 1篇崔林华
  • 1篇孙增鑫
  • 1篇商建伟
  • 1篇赵振彪
  • 1篇张晓旭
  • 1篇张根明
  • 1篇李西成
  • 1篇冯营营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每周文摘·养...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胃散加味联合毫火针对直肠癌患者化学治疗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平胃散加味联合毫火针对直肠癌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导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和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治的直肠癌患者108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1∶1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予以mFOLFOX6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方案基础上予以平胃散加味联合毫火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健康状态及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等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平胃散加味联合毫火针对治疗直肠癌患者化疗致胃肠道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胃肠道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提升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
马虹宇陈元武张明明岳向勇檀碧波
关键词:直肠癌平胃散加味化学治疗胃肠道反应
一种针灸盒的加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盒的加热结构,涉及针灸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加热件,具有两个U型触点;固定件,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空腔,且至少一个所述加热件位于固定件的内部;电源,连接有导线,且所述导线连接有至少两个触点,加热件沿所...
马虹宇陈元武
平胃散加味联合毫火针对胃癌化疗患者的疗效
2025年
目的 分析局部进展期胃癌(LAGC)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方案化疗患者应用平胃散加味联合毫火针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及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04例LAGC患者,采用信封法遮盖患者信息,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52例和联合组52例。对照组行SOX方案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平胃散加味联合毫火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神经毒性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疾病控制率(94.23%)较对照组(80.77%)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乏力、纳差及便溏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及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及肿瘤标志物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神经毒性反应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AGC行SOX方案化疗患者应用平胃散加味联合毫火针治疗可促进疗效提高,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可减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并减轻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程度。
陈元武张明明岳向勇檀碧波马虹宇
关键词:平胃散加味局部进展期胃癌神经毒性
骨痛散封包结合口服中药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骨痛散封包结合口服中药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探讨中药内外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优势。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组50例,骨痛散封包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中药对照组50例,治疗1个月后进行3组患者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积分和关节功能积分,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痛散封包结合口服中药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封包组和口服中药组。
袁曙光贾海波邢潇陈元武李西成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痹症封包治疗内外结合治疗
一种具有隔烟结构的艾灸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隔烟结构的艾灸盒,涉及艾灸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内部设有内外两个空腔,且两个所述空腔通过底端通孔连通;所述外壳的外侧空腔上端开设有单向排气孔;挤压件,安装在外壳的上端,与内侧空腔连通,具有展开...
马虹宇陈元武
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偏侧忽略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偏侧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黄骅市人民医院和河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后偏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针刺组、针刺+单部位颅刺激组、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接受改善忽略的常规认知训练,针刺+单部位颅刺激组、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患者接受15次不同刺激模式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行为注意障碍测试(BIT-C)评分、线段二等分试验评分、划销实验评分、星星删除试验评分、画钟测试评分、临摹测试评分及事件相关电位检查(P300、N1和P1潜伏期、波幅)、DTI检查[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系数(MD)]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BIT-C评分、线段二等分试验评分、划销实验评分、星星删除试验评分、画钟测试评分、临摹测试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除临摹测试评分外,针刺组、针刺+单部位颅刺激组、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认知训练组(P均<0.05),且针刺+单部位颅刺激组、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BIT-C评分、划销实验评分、画钟测试评分均明显高于针刺组(P均<0.05),针刺+单部位颅刺激组各项评分和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针刺组、针刺+单部位颅刺激组、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患者P300、P1潜伏期及认知训练组P300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均<0.05),且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P300、P1潜伏期均明显短于其他组(P均<0.05);4组患者P300、N1、P1波幅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针刺+单部位颅刺激组、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N1和P1波幅均明显高于针刺组(P均<0.05),但针刺+单部位颅刺激组N1和P1波幅与针刺+多部位颅刺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组患者FA和MD均明显升高(P均<0.05),针刺+
成帅尹昱张少华陈元武孙增鑫吕佩源
关键词:针刺偏侧忽略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meta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7月26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方法学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应用RevMan5.3软件对合并纳入文献数大于或等于3条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共2893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脑白质病变、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吸烟和病变部位(优势比=0.56、1.20、3.74、4.29、4.07、2.40、4.09、2.37、2.38、4.80,95%可信区间:0.38~0.85、1.05~1.38、2.37~5.91、3.19~5.76、2.69~6.15、1.35~4.20、2.75~6.08、1.61~3.50、1.33~4.25、3.11~7.4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可控因素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李春晓尹昱李慧陈元武陈元武吕佩源
关键词:脑梗死META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1年4月11日。据既定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取文献资料后,将资料信息录入至RevMan5.4软件分析数据。结果:Meta结果示:埋线组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改善PTN患者临床症状,但受样本量、文献质量及研究方法等因素限制,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
马虹宇刘东陈元武张明明季昭臣张黎媛
关键词:穴位埋线原发性三叉神经痛META分析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的防治思路和方法
中医“治未病”提倡预防保健要围绕健康这个中心,动态调整、主动养生。由于对抗治疗不能治愈慢性疾病、复杂疾病,反而使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以及所带来的沉重家庭和社会负担,促进了现代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生从单纯的诊治疾病发展到对...
袁曙光李莉陈元武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脑成像技术在脑卒中临床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脑成像技术作为神经科学技术的前沿,为临床诊治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其带来的伦理问题涉及到生命伦理学、哲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阐述脑成像技术在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探讨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等脑成像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中面临的知情同意、隐私信息、临床数据安全等系列伦理学问题及其解决举措,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黄幸常静玲常静玲张根明张根明冯营营冯营营陈元武陈元武商建伟
关键词:脑成像技术伦理脑卒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