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塞式间歇与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针对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新生儿分别进行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比呼吸支持治疗参数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各4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72h内需气管插管进行更换有创通气的使用率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NCPAP组早产呼吸窘迫患儿72h内需气管插管进行更换有创通气的使用率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率分别为40.0%(16/40)、62.5%(25/40),均高于NIPPV组17.5%(7/40)、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及应用辅助呼吸机的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与NCPAP比较在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但能减少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
- 詹群亮凌华林琳陈志伟
- 关键词: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肾功能评估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肾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HIE组65例,对照组65例,两组均于生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2 ml,进行血清Cys C、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检测;HIE组在治疗1周后再次采集静脉血2 ml,进行血清Cys C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IE组的Cys C(2.35±0.28)mg/L,高于对照组的(1.34±0.3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组BUN和Scr检测结果分别为(5.10±1.36)mmol/L和(51.4±6.3)μmol/L,对照组BUN和Scr检测结果分别为(4.81±1.25)mmol/L和(49.5±5.8)μmol/L,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中轻、中、重度三小组入院时血清Cys C分别为(1.92±0.46)mg/L、(2.39±0.67)mg/L和(3.45±0.86)mg/L,治疗一周后血清Cys C分别为(1.36±0.59)mg/L、(1.84±0.58)mg/L和(3.16±0.71)mg/L,其中轻度和中度HIE小组的Cys C下降较明显,较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重度HIE小组的血清Cys 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检测可作为新生儿HIE患儿早期肾功能的评价指标,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治提供依据,另外也可用于HIE患儿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估。
- 林琳陈志伟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胱抑素C肾功能
- 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疗法对呼吸暂停早产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使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疗法对呼吸暂停早产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为对照组患儿使用机械通气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使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疗法对呼吸暂停早产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 陈志伟
- 关键词:早产儿机械通气
- 151例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测定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新生儿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3月-2019年10月于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51名新生儿在入院后24 h内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指标检测,分析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不同性别住院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指标测定结果。结果:早期早产、中期早产、晚期早产、足月住院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指标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中期早产住院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及血清25羟维生素D不足占比较足月住院新生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正常体重住院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指标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住院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指标测定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指标多存在缺乏或不足现象,不同胎龄、不同性别住院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指标之间差异性不明显,但不同出生体重住院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指标之间差异较大,需要加强重视以及关注。
- 陈志伟谢淑华凌华
- 关键词: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其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病区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胎龄≤33周早产儿167例的筛查资料,记录早产儿性别、胎龄、体重、贫血情况、呼吸机应用情况、输血情况等资料,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结果筛查结果显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5例,其中1期病变8例,2期病变10例,3期病变7例,未发现4期和5期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组出生胎龄小于非视网膜病变组,视网膜病变组出生体重,多胎,黄疸,肺炎,吸氧,窒息,呼吸机应用占比,输血败血症发生率等低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视网膜病变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高于非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生胎龄较小、出生体重较轻、贫血、败血症、呼吸机应用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胎龄、体重、输血、呼吸机使用等因素相关,临床应注重筛查,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做及时诊治,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其视力,降低失明发生率。
- 陈志伟凌华林琳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筛查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