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文学研究,让审美走开?——关于现象与意义的反思
- 2009年
- 近年来的文学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学理论界对文化研究的推崇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文学有其基本属性和特有的价值意义,因此,无论生活和文学怎样变化,文学研究都不应让审美研究走开,而引导文学实践和研究坚守审美立场,追求真正的审美价值,是文学理论责无旁贷的使命。
- 韩玲
- 关键词:文学研究审美泛审美大众文化
- 暴风雨前的寂静:哈姆雷特“延宕”的戏剧性
- 2002年
- 历来的研究者多从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学等角度出发 ,探讨哈姆雷特复仇过程中“延宕”的原因。而从艺术的角度看 ,“延宕”在造成戏剧总体效果的冲突、情节、结构和性格刻画几个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是全剧一个十分重要的审美因素 ,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 韩玲
- 关键词:哈姆雷特延宕戏剧性人物性格
- 文学理论话语的理论品格问题——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谬误择析及思考被引量:2
- 2010年
-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中国文学理论建设中贡献突出,影响巨大。但其中存在的逻辑混乱、文理不顺等问题,也折射出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追求内容标新立异、忽视话语理论品格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会损害教材内容信息的传达效果,更影响到文学理论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对该教材中主要的逻辑谬误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促进文学理论在保持其理论品格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发展。
- 韩玲
- 关键词:文学理论理论品格《文学理论教程》
- 对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重新解读
- 2007年
- 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通常被解释为“学《诗》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并被排斥在孔子“诗教”思想之外。其实,这句话还可以并更有理由解释为“从《诗》中获得的识见多于草木鸟兽的名称”;它是孔子“诗教”思想的高度浓缩,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蕴涵。
- 韩玲
- 关键词:孔子
- 《乱世佳人》的思想张力解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电影《乱世佳人》反映、呈现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全程、旧时南方蓄奴制生活方式随战争飓风飘然而去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明确的社会生活历史内容和历史认识价值。从对生活真相的揭示到对生活价值的评判,《乱世佳人》这部影片都具有相当的思想张力。影片穿越时空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正来源于此。
- 韩玲
- 关键词:《乱世佳人》人生真谛
- 时代之局限 夭折之必然——中国首批留美幼童被提前撤回国之原因探索被引量:1
- 2006年
- 1872年8月中国首批留美幼童赴美学习。这对当时“求强求富”的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好事。然而,清政府最终比计划提前6年将学生撤回,留学事务至此夭折。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及顽固派的坚决抵制,一是美国国内的排华浪潮及美国政府单方违背《蒲安臣条约》中对中国留学事务的相关规定。总之,时代的局限决定了留学事务夭折的必然。
- 展红梅韩玲
- 从《露西组诗》看威廉·华兹华斯的生命意识被引量:1
- 2011年
-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十九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华兹华斯在《露西组诗》中频频论及生死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自己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
- 韩玲
- 关键词:华兹华斯生命意识
- 从《露西组诗》看威廉·华兹华斯的生命意识
- 2011年
-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十九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华兹华斯在《露西组诗》中频频论及生死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自己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
- 韩玲
- 关键词:华兹华斯生命意识
- 人文关怀:《麦克贝斯》悲剧魅力之源
- 2007年
- 麦克贝斯因犯罪而受罚的命运之所以具有强烈而真实的悲剧意味,是作家以人文关怀的眼光去审视描写对象的必然结果。莎士比亚把人文的和历史的两种眼光很好地统一起来,赋予作品一种混合了正剧和悲剧双重性质的特殊效果,极具艺术张力,并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 韩玲
- 关键词:悲剧魅力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