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献灵
作品数:
5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何建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程显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赵智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柳志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单广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5篇
动脉
5篇
肺动脉
5篇
肺动脉高压
2篇
血管
2篇
病理生理
1篇
心室
1篇
心室功能
1篇
心室功能障碍
1篇
血管活性
1篇
血管活性物质
1篇
血管疾病
1篇
血管阻力
1篇
血液动力
1篇
血液动力学
1篇
炎症
1篇
炎症发病机制
1篇
液动
1篇
抑制剂
1篇
诊疗
1篇
诊疗技术
机构
5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广东医学院
1篇
北京大学第三...
1篇
复旦大学
1篇
广西医科大学...
1篇
哈尔滨医科大...
1篇
济宁医学院
1篇
昆明医学院第...
1篇
沈阳军区总医...
1篇
浙江大学
1篇
首都医科大学...
1篇
上海第二医科...
1篇
北京协和医院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5篇
何建国
5篇
卢献灵
2篇
沈节艳
2篇
倪新海
2篇
周达新
2篇
顾晴
2篇
单广良
2篇
柳志红
2篇
赵智慧
2篇
程显声
1篇
张维君
1篇
李梦涛
1篇
田红艳
1篇
武广华
1篇
黄凯
1篇
王广义
1篇
黄石安
1篇
吴炳祥
1篇
王丽华
1篇
陈建英
传媒
1篇
中华心血管病...
1篇
中华医学杂志
1篇
中华结核和呼...
1篇
内科理论与实...
1篇
2008全国...
年份
1篇
2012
1篇
2011
1篇
2009
2篇
2008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肺动脉高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08年
肺动脉高压(PAH)是不同病因导致的、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点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征,主要病理机制是血管收缩、血管重构和原位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功能衰竭(心衰)。近年,PAH的研究包括定义、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重点介绍PAH发病机制和治疗。
何建国
卢献灵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发病机制
肺动脉高压研究新进展
本文阐述了肺动脉高压的分类、发病机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易感因素、遗传因素、病理与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并探讨了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含义和病因。
何建国
卢献灵
郭英华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肺动脉高压
诊疗技术
病理生理学
文献传递
口服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和安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国外研究表明西地那非能有效地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但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服用西地那非的效果和安全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明确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口服西地那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根据右心导管检查结果进行病例筛选。所有入选患者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25mg,3次/d,共12周。观察基线和12周后所有患者6min步行距离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主要终点是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Borg呼吸困难积分、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恶化(指死亡、心肺移植、再住院等)的情况。还观察了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共入选14个中心的9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71例;年龄18~61岁,平均32.5岁。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15例,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9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例。患者口服西地那非12周后,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由基线(342±93)m增加到(403±88)m,P〈0.001;Borg呼吸困难积分由基线2.9±2.6降至2.4±2.0,P=0.005;肺动脉平均压由(73±21)mmHg(1mmHg=0.133kPa)降至(67±19)mmHg,P=0.001;心指数由(2.6±1.3)L·min^-1·m^-2增加至(3.2±1.5)L·min^-1·m^-2,P〈0.001;肺血管阻力由(1744±908)dyn·s·cm。降至(1334±657)dyn·s·cm^-5,P〈0.001;而且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口服西地那非副作用轻微。结论本研究表明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口服西地那非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降低肺动脉压、提高生存质量,并有良好的耐受性。
张成
何建国
卢献灵
单广良
吴炳祥
朱鲜阳
武广华
曾小峰
郭涛
柳志红
倪新海
程显声
顾晴
赵智慧
田红燕
李为民
张端珍
李梦涛
刘洪明
郭亚娟
沈节艳
张维君
刘双
周达新
鲍春德
黄石安
陈建英
伍伟峰
黄凯
李长岭
王丽华
贺蓓
关键词:
西地那非
肺性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肺动脉高压的炎症发病机制
被引量:5
2009年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n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呈进行性加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产生与血管收缩、血管壁重塑及原位血栓形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肺血管阻力升高引起右心室负荷增加,可导致右侧心功能障碍。目前认为该病与多种发病因素有关,如炎症、遗传基因、离子通道、血管活性物质失衡等。
卢献灵
何建国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炎症
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血管阻力
血管活性物质
进行性加重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全国31个临床中心纳入经右心导管确诊的成人IPAH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并且将所有患者分为WHO肺动脉高压功能Ⅰ/Ⅱ和Ⅲ/Ⅳ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特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0例患者。所有患者平均年龄(36±13)岁,男性50例,女性100例,男女比为1:2。体质指数为(21.3±3.5)kg/m2。乏力(123例,82.0%)和呼吸困难(112例,74。7%)是最常见的症状,肺动脉瓣第2心音亢进是最常见体征(138例,92.0%)。约有49.0%(73例)的患者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为Ⅲ级,功能分级Ⅱ级的患者占46.0%(68例)。6min步行距离和Borg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337±101)m和2.0(2.0,4.0)。93.1%(140例)患者心电图表现右心室肥厚。右心导管测右心房压为(10±6)filmHg(1mmHg=0.133kPa),肺动脉平均压(61±16)mmHg,心指数(2.3±0.8)L·min-1·m-2和肺血管阻力(1484±699)dyn·s-1·cm-5。结论IPAH多累及青壮年,以女性为主,体质指数偏低。多数患者就诊时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较差,血液动力学状况不佳。患者血液动力学的损害与6min步行距离及心功能分级相关。
董林
何建国
单广良
卢献灵
曾伟杰
柳志红
周达新
曹华
倪新海
王广义
沈节艳
田红艳
孙云娟
顾晴
赵智慧
程显声
熊长明
关键词:
心室功能障碍
血液动力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