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9年 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不仅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而且发生于部分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国外资料统计50~59岁人群中慢性房颤的发生率为0.5%,而80~89岁组上升为8.8%.由于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为脑卒中.心衰以及晕厥)使其病残率很高,故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是十分必要的,能明显降低病残率.目前药物复率仍然是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主要方法,但有效.快速.安全转复的药物并不多.依布利特是一种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现将我院2008年6月~2009年3月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使用依布利特转率的病例报告如下.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刘志红关键词:转复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依布利特 室上性心律失常 器质性心脏病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72例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进行辨证论治,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降压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68.1%和97.2%,对照组治疗后的降压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69.2%和94.9%。两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90.3%和98.6%,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62.8%和88.5%。两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罗玉环 梁昌年 何长国 刘志红 张杰 许绍信 王华关键词:高血压病 辨证分型 中医药疗法 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ET-1、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对血清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六安市中医院2021年2月—2023年5月收治的112例AC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辅助治疗,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血清ET-1、Hcy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心悸、口唇发紫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23%)较对照组(72.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LVEDV、LVEDD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LVEDV、LVEDD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Hcy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加减辅助治疗ACS病人,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ET-1、Hcy水平,安全性良好。 刘劲松 程晓昱 张叶祥 许绍信 刘志红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益气温阳活血方 内皮素-1 同型半胱氨酸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速诱发与终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诱发与终止的价值。方法:选择237例有心动过速发作史的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如果诱发出阵发性室上速,进行12导联心电图记录后,予以短阵快速刺激或程序期前刺激终止之。另外对54例急诊PSVT患者直接予以短阵快速刺激或程序期前刺激终止之。结果:在被检的237例患者中诱发出PSVT148例,占62.4%(其中房室结双径87例,房室折返为61例)。对其202例PSVT患者均采用短阵快速刺激或程序期前刺激,PSVT即刻终止的有196例,转复成功率97%。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可作为PSVT筛选检查及终止的首选方法。 刘志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心电图等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较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和心肌供血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梁昌年 罗玉环 何长国 刘志红 张杰 许绍信 王华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养心健脾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养心健脾通脉汤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及窦性心率震荡、昼夜节律和自主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养心健脾通脉汤治疗。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日间及夜间室性早搏数量,检测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全部窦性心搏NN间期(SDNN)水平,检测两组震荡起始值和震荡斜率,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情况(冠状动脉循环抵抗指数、血流储备、周围阻力),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脂滴蛋白5、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因失访脱落1例,观察组未按规定用药剔除1例。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夜间室性早搏数量均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两组SDANN、SDNN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震荡起始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震荡斜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周围阻力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冠状动脉循环抵抗指数、血流储备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脂滴蛋白5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养心健脾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可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早搏昼夜节律和自主神经活性,提升临床疗效。 邵真灿 刘劲松 陶延丽 刘志红关键词:室性早搏 冠状动脉微循环 窦性心率震荡 昼夜节律 自主神经活性 复脉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07年 梁昌年 何长国 罗玉环 刘志红 许绍信关键词:室性早搏 中医药治疗 强心生脉饮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2例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强心生脉饮加减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强心生脉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73.8%和97.6%,对照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52.4%和92.9%。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心生脉饮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梁昌年 罗玉环 刘志红 何长国 许绍信 张杰 王华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养心 活血化瘀 利水消肿 冠状动脉视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视觉钙化积分(Shemesh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六安市中医院心内科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统计比较Shemesh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冠状动脉钙化的Shemesh积分与病变血管数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计算Shemesh积分并用来预测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50%和≥75%的曲线下面积(AUC)和确定最佳截断值。结果冠状动脉钙化预测QCA≥50%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85.5%、71.7%、78.1%、80.7%;在<60岁70例患者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77.3%、89.6%、77.3%、89.6%;在≥60岁146例患者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87.4%、54.9%、78.3%、70.0%。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为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Shemesh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Gensini积分高度相关,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Shemesh积分与其Gensini积分中度相关;Shemesh积分预测QCA≥50%的AUC为0.859,Shemesh积分预测QCA≥75%的AUC为0.834。结论Shemesh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和狭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Shemesh积分预测中、重度狭窄有一定的准确性。 陈传俊 傅聪 张越 刘劲松 韩永生 刘志红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狭窄 GENSINI积分 益气通脉汤辩证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脂代谢和心肌酶谱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辩证加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脂代谢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PCI术的AMI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规范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给予益气通脉汤辨证加味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脂代谢情况、心肌酶谱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胸痛胸闷、动则加重、心悸气短、神倦乏力、汗出、面色紫暗证候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50、6.660、8.312、26.651、14.804、10.873,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03、7.801、2.073、7.382、5.662,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8、3.130、5.502、5.232,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5)。结论在基础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益气通脉汤辨证加味对经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后的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患者血脂,减轻心肌损伤,安全性良好。 刘纲 刘志红 许绍信关键词:益气通脉汤 急性心肌梗死 脂代谢 心肌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