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开放性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北京市朝阳区区属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朝阳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2014年3月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HSS)对朝阳区5447例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医务人员处于中度情绪衰竭、轻度情感淡漠和中度低成就感状态。(2)不同岗位医务人员轻中重度职业倦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情绪衰竭得分构成比与其他岗位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共卫生人员低成就感得分构成比与其他岗位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情绪衰竭得分构成比与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者(51.76%)要多于男性(47.4%)。(4)不同工龄医务人员轻中重度职业倦怠三个维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20年以上医务人员的情绪衰竭、情感淡漠、低成就感得分构成比与其他各工龄段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朝阳区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亟待关注。
- 陈开红丁璐周连红刘政华麦青青张曼华徐唯徐会利孔垂柳程淑艳宋珺田慧妮刘懿叶崔树峰孟海英马妮娜朱洁罗凤基
- 关键词:职业倦怠医务人员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心理健康
- 青年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5年
- 职业幸福感是指在职业情境中人们所感受到的幸福感,包括情感幸福感和认知幸福感两个方面的内容。幸福感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国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于医务人员尤其是青年医务人员的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少有报道。青年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行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其对职业的热衷和幸福感受直接影响着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医患关系。
- 朱洁张曼华刘颖刘婷马妮娜
- 关键词:青年医务人员幸福感影响因素医患关系
- 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对不同级别医院医生的职业幸福感进行测评,了解当前不同级别医院医生的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表和工作幸福感量表等对北京市3种不同级别医院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级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最低。不同级别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在情感和认知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多元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不同级别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所不同。结论要高度关注三级医院医生的职业幸福感,医生职业幸福感的提高有赖于医院和医生双方共同努力。
- 朱洁张曼华刘颖刘婷马妮娜
- 关键词:医生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
- 北京地区三级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医生的职业幸福感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后期可能的提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与便利抽样相结合、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4所三级综合医院中30名医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其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医生的职业幸福感平均得分为(6.03±1.43)分(满分为10分),医生总体职业幸福感较低。医生认为其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压力过大(27人次)、薪酬不成比例(23人次)、医患关系恶劣(18人次)、医院管理问题(17人次)。结论北京地区三级综合医院医生职业幸福感较低,影响医生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个人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以及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了提升医生职业幸福感可以通过健全诊疗体系、优化医院资源配置、构建科室亚文化、对医生进行沟通技能培训等途径。
- 马妮娜张曼华朱洁刘婷
- 关键词:医生职业幸福感
- 北京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的心理应对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 2015年
- 目的探析北京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的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北京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的心理健康的维护及职业倦怠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解亚宁等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 401名北京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进行调查。运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北京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在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常模人群组(P<0.05),在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人群组(P<0.05);不同职称、职务、教育程度、从业时间、年龄段的北京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应对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般人群比较,北京朝阳区卫生机构员工在应激情景中更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其应对方式受职称、职务、受教育程度、从业时间、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 周连红刘政华宁丽马良孙红孟海英田慧妮朱洁罗凤基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心理健康宣教对社区居民精神卫生知晓率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对社区居民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农村社区选取研究对象1935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1宣教前,两组知晓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宣教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1,P<0.01);2在干预组内,宣教前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3,P<0.01);在对照组内,宣教前后知晓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宣教前后两组知晓情况差值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P<0.01)。结论:心理健康宣教可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水平,改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此宣教模式值得推广。
- 张曼华石扩张婉奇朱梅芳朱洁杨凤池
- 关键词:精神卫生知晓率
- 2015年北京市三级医院住院医师工作压力源现状分析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调查住院医师工作压力现状,探讨影响其工作压力的因素,为住院医师管理和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5-10月,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表、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倦怠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北京市三级医院的951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各维度工作压力源中住院医师在工作负荷(2.42±0.87)、工作风险(2.16±0.85)和医疗专业工作(2.04±0.74)这三种压力源上得分均分最高,为主要压力源;工作压力源在婚姻、文化程度、科室、工资和工作年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压力源各维度和情绪衰竭、疏离这两个职业倦怠维度之间有显著正相关(P<0.01),与个人成就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住院医师工作压力状况各异,医院管理者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管理住院医师工作压力源,减轻职业倦怠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董杰朱洁张曼华
- 关键词:住院医师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
- 情绪智力干预对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心理状况的效果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情绪智力辅导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二甲和某三甲医院各1所,在样本单位通过招募的形式,选取部分医务人员并根据性别和年龄配对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以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进行情绪智力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特质情绪智力问卷、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调查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两次测量,对结果进行χ2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团体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智力总分(t=-3.664,P<0.001)、工作倦怠(t=-2.735,P<0.01)、工作满意度(t=-2.959,P<0.01)和生存质量状况均比干预前有所改善,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情绪智力团体干预在提高医务人员情绪智力水平、改善工作状况和生存质量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张曼华肖远张辉马妮娜朱洁孙红
- 关键词:医务人员情绪智力团体干预
- 北京市医生职业幸福感现况及社会人口学因素分析
- 2015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生的职业幸福感现况及社会人口学因素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三级医院在编医生中按照人数1:1:1随机选取146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情感幸福感得分(3.59±0.93)分,认知幸福感(4.16±0.78)分。不同工作年限、科室类别、休息时间的医生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情感幸福感的保护性影响因素为临床专科、医技科室。认知幸福感的保护性因素为正高级职称、临床专科;医生职业幸福感危险性因素主要为休息时间一天、工作年限11-15年。结论:北京而医生职业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低,需要加强对中年人群、低职称、内外科医生的职业幸福感的关注和提升。
- 刘婷张曼华刘颖马妮娜朱洁
- 关键词:医生幸福感社会人口学因素
- 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影响职业幸福感的社会人口学和个体因素,为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及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社区一级、二级、三级共29所医院随机抽取1302名医务人员,应用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调查表、工作幸福感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知觉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神经质、知觉压力与职业幸福感呈负相关(r>-0.5),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与认知幸福感相关程度最高(r=0.5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知觉压力对职业幸福感有较强负性作用,自我效能感、开放性、支持利用度、休息时间对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有较大正性作用。结论:自我效能感、人格等个体因素对职业幸福感影响比社会人口学因素大。医院管理者在逐步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外部环境时,需要注重提升医务人员的自我效能感等个体可控因素,进而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 张曼华刘婷朱洁
-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人格因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