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洋
- 作品数:66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一种润滑油抗磨性能测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抗磨性能测试装置,属于润滑油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一端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磨环,磨环上部设有砝码盒,砝码盒底部设有开口,砝码盒内设有环形弹性垫,环形...
- 吴洋王金玉王宝刚王娜姚林萍陈青清
- 一种缓速外加剂、其制备方法及缓速酸
- 本发明公开一种缓速外加剂、其制备方法及缓速酸,上述缓速外加剂由单体聚合得到;所述单体由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酰胺组成;所述缓速外加剂在砂岩和碳酸盐岩中均有较好的缓速效果,能进行深部酸化处理,且粘度低...
- 全红平陈中豪黄志宇吴洋段文猛王金玉戴姗姗
- 文献传递
- 煤层气促解吸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2025年
- 煤层气作为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高效开发对改善能源结构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综述了促解吸剂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中的研究进展与挑战,重点探讨了物理置换、化学竞争吸附、润湿性调控及热力学协同等多种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物理置换类促解吸剂通过竞争吸附占据煤基质活性位点,增强甲烷解吸效率;表面活性剂等化学药剂通过重构气-液-固界面作用,降低毛细管阻力并优化孔隙流体分布;润湿性调控技术则通过改变煤岩表面亲疏水性,削弱甲烷与煤基质的结合强度。此外,热力学协同机制通过温度、压力与孔隙结构的动态演变,系统提升解吸动力学效率。然而,煤层非均质性、化学剂长期滞留风险及储层条件下工作液对煤岩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仍制约促解吸技术发展。未来研究需聚焦多因素耦合模型的构建、智能响应材料的开发及CO_(2)封存与甲烷增采的一体化技术,推动煤层气开发向绿色化、精准化方向转型。
- 鲁红升杨阳吴洋严向阳林波
- 关键词:煤层气
- 一种静态法饱和蒸气压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态法饱和蒸气压测量装置,包括测压计、冷凝管、限流组件、针型阀、抽气瓶、缓冲瓶、搅拌杆、温度计、U形等压计、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冷凝管、限流组件和针型阀,使管路中的气体流速大大降低,其中限流组件中设置有...
- 王金玉吴洋唐林胥长清袁晴陈楠
- 一种荧光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本荧光化学传感器使用环境友好的聚乙烯亚胺和单宁酸作为原料,先将水、单宁酸依次加入聚乙烯亚胺中,在室温下搅拌使其反应,然后对溶液进行透析,得到的...
- 王娜 赵俪茹 谢诗语 邓多多吴洋王金玉
- 文献传递
- 一种实现煤层气表面润湿反转的纳米乳液处理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煤层气表面润湿反转的纳米乳液处理剂,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该纳米乳液处理剂具有表面活性剂用量小、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量小的特性,能实现煤层表面润湿性改变提高煤层气井产量。纳米乳液处理剂是通过微乳液稀释...
- 吴洋昝杨鲁红升黄志宇王金玉戴姗姗王宝刚
- 一种低分子超支化油溶性稠油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稠油开采及集输降黏的低分子超支化油溶性稠油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克服现有降黏剂降黏效果差、成本高的缺点。其技术方案:该降黏剂所用原料摩尔百分比为:乙二胺10.0%~15.8%;甲醛42.0%~50.0%...
- 全红平徐为明王斌吴洋鲁雪梅叶晴
-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项目改进措施探讨被引量:2
- 2018年
- 结合本校在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实验的改革情况,本文讨论了该实验在体系选择、实验装置改进、数据处理改进、废液回收利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提高了实验效率,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经济等特点。
- 王金玉卿大咏刘莹吴洋朱元强
- 关键词:物理化学相图双液系
- 一种含油钻屑清洗处理装置
- 一种含油钻屑清洗处理装置,包括混合槽、分油槽、卧螺离心机、钻屑收集槽、集油罐、缓冲罐,混合槽入口处设置有粉碎格栅,内壁上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分油槽内部设置有加热器,在其顶部设置有刮油器,卧螺离心机的固相出口与钻屑收集槽管...
- 张砾尹吴洋刘鑫杰黄烈洪任舒婷霍静
- 盐间页岩油结盐原因与增产措施研究
- 2025年
- 目的针对潜江组盐间页岩层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近井地带和井筒易发生盐结晶问题,以黄血盐为抑盐剂,采用单因素法对盐结晶形成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使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盐结晶的主要成分,考查了温度、压力、流量的改变对采出水中盐结晶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抑盐剂用量、温度对NaCl增溶能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抑盐剂对岩心渗透率和注入压力的影响。结果当抑盐剂加量为4%(w)时,NaCl的增溶率为8.15%,抗温达150℃,岩心渗透率提升至24.72×10^(−3)μm^(2),注入压力降低至0.263 MPa,油井日产油量由0.8 t提高至5.7 t。结论明确了盐间页岩油储层结盐的关键因素,在工作液中加入适量抑盐剂可以有效抑制盐结晶,研究结果可为高矿化度油气井抑制盐结晶提供参考。
- 洪伟杨溢吴洋杨阳鲁红升
- 关键词: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