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一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 用为“迩”之“逐”诸字补说
- 2022年
- 在近年发布的出土文献材料中,不断出现“逐”读为远迩之“迩”的用字现象,前所未见,备受学界关注。这个“逐”和追逐的“逐”是同形字,至于为何能用为“迩”,学者有不同看法,其中以“逐”从“豕”声,与“尔”声字“迩”音近相通的说法影响最大。综合考察和辨析最新材料以及相关诸字的形音义,本文指出“豕”实未见有坚强的谐声证据,作为“迩”字异体的“逐”是“■”的省声字,可以上溯到甲骨文时代。“豕”旁不表音,文献中也不存在“豕”声字与“尔”声字的通用关系。
- 蔡一峰
- 关键词:出土文献
- “■”字考辨与“■祷”新探
- 2023年
- 本文是对出土文献中的疑难字词“■”“■祷”的集中考辨。通过对其音义层次关系的细致分析,得出从羽能声的“■”所表示的{一[nun]}确有早期民族语的底层,和影母质部的{一}本不是同一个词。这组字词的形成与先秦时期楚地多语并行、双语兼用的大背景有关,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战国时楚人或将“■”用同“一”是同义换读,这是“■”字记词衰退的表现。根据这一词义来源的线索,结合楚地出土卜笼祭祷简内容的排比及相关文献的考证,认为“■祷”很可能是表示单独祈祷的意思,与之有联系的“举祷”则是表示一起祈祷,两者都是有关施祷方式的术语。
- 蔡一峰
- 关键词:出土文献楚语
- “害”字新证被引量:3
- 2017年
- 通过对古文字"害"字形音义的综合考察,结合音韵学的相关理论,我们论证了"害"字本会器盖相合之意,古音本为盍部,因音近假借和异化音变分别歧出月部和鱼部两读,表伤害义之"害"应承自已有的月部音而与鱼部音无涉。
- 蔡一峰
- 关键词:古文字
- 脑卒中后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分析。方法将80例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观察组。待病情平稳后,治疗组在2~7 d内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2W后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1个月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两组1个月后FMA及BI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古雨达蔡一峰黄宇霞关天明何天生
-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早期综合康复
- 清华简《参不韦》新见“符”字考释被引量:3
- 2023年
- 在近期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参不韦》整理报告中,有一未作隶定的新见字“■”凡三见,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整理者和研究者都提出过一些释读方案,至今聚讼不已。现通过对相关字形音义的细辨及所在辞例的考究,推断该字可隶释为从廾(凫)声的“”,是为拱执符信的“符”字而造。竹简“共不屖”可读为“拱符不迟”,意谓秉执符节且不怠慢;“共不”可读为“拱符不皇”,概言执符而不正大显扬。
- 蔡一峰
- 关键词:清华简古文字
- “陰”字异构补释
- 2017年
- 依据近年新出清华简和北大筒中“陰”字的特殊写法,通过文字构形理据以及相关出土文献的再分析,本文认为古文字材料中的“陰”字应该还存在“[云山]”、“[今山]”和“[阝今山]”三种从山的异构。“[今山]”从山从今今亦声,和“[云山]”一样都是覆陰之“陰”的专字。从古文字材料中爬梳出“陰”字已经消亡的异构写法十分珍贵,对理解古人原始的陰陽观也有重要意义。
- 蔡一峰
- 关键词:异构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