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静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护理
  • 3篇血吸虫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吸虫
  • 3篇肺癌
  • 3篇分子
  • 3篇分子靶
  • 3篇分子靶向
  • 3篇靶向
  • 2篇延续性
  • 2篇延续性护理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免疫
  • 2篇教育
  • 2篇克隆
  • 2篇护理学
  • 2篇基础护理

机构

  • 15篇皖西卫生职业...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晓静
  • 5篇余宏
  • 3篇陈雪
  • 3篇汪学龙
  • 2篇刘晓静
  • 2篇余宏
  • 2篇陈素琴
  • 2篇林波
  • 1篇姚涌
  • 1篇张婧

传媒

  • 3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黑河学院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提高护理学成人本科阶段教育效果的建议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护理专业的要求以及护理教育的现状,对我国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探讨护理学成人本科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加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护理观念的转变,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人才的需求。
刘晓静余宏
关键词:护理学教育
日本血吸虫P7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克隆、分析日本血吸虫p7蛋白(Sj P7)基因,为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及预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用PCR法体外扩增出Sj P7蛋白基因,通过与线性克降载体pGEM-T连接,经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和分析。结果 PCR法扩增出了一个大小约423bp左右的DNA片断,将重组质粒pGEM-T-Sj P7作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均能得到一个大小与PCR扩增产物一致的插入片断,对插入片断的测序结果表明,Si P7具有一个长度为423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40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0 kDa,与GenBank收录(编号为EU121231)的Sj P7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100%)。结论本文验成功地克隆了Si p7编码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刘晓静刘晓静余宏余宏姚涌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基因克隆
集束化延续性护理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索集束化延续性护理模式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8例,均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集束化延续性护理组35例(观察组),常规护理组患者28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57.1%vs 32.1%,P=0.04),且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较好(P<0.05)。重复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前3天的各个维度及生命质量总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的各个维度及生命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
陈雪刘晓静占婷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生命质量
中医护理方法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
2019年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中医护理方法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某院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并产生某种程度上的皮肤不良反应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6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3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常规护理的方法,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与之相对应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所有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切实有效的应用中医护理方法,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提升很多,两者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更系统完整的对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切实有效的降低和改善分子靶向药物对患者产生的皮肤方面的不良反应,采取这样的方法,并积极有效的配合完成相应的抗肿瘤治疗,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这样的方法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陈雪刘晓静
关键词:皮肤不良反应
浅谈对口护理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方法
2014年
目的:通过在对口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医学人文思想的教育,提升学生在护理患者过程中人性化服务理念。方法:在对口护理教学中运用各种可行方法,加强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结果:通过具体方法的实施,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状况有所改善。结论: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医学人文教育,对于提升医学素养有重要意义。
刘晓静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
多元文化护理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元文化护理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通过为期一年的多元文化护理培训和培训后量化测评,分析培训前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培训后,学员的多元文化护理知识和能力有显著提高。结论多元文化护理应用于临床一线,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陈素琴林波刘晓静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冠脉痉挛、心率失常、术后血栓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43.18%(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实施积极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刘晓静余宏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术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3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延伸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正确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显著的提高临床疗效、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
刘晓静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延伸护理
浅谈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体会
2012年
通过对高职教育教学系统的分析,结合笔者近6年高职高专生理教学的实践体会,谈谈上好高职学生生理课的教学对策。
余宏刘晓静
关键词:高专生理教学体会
浅谈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护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尝试,提升护理技术教学质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具体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结果:通过具体方法的实施,护生实践能力有所提高。结论:护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刘晓静陈素琴林波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护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