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翔

作品数:21 被引量:22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重大课题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司法
  • 8篇民事
  • 6篇法院
  • 5篇诉讼
  • 4篇行政
  • 3篇行政化
  • 3篇审判
  • 3篇司法改革
  • 3篇诉讼程序
  • 3篇民事诉讼
  • 3篇法律
  • 2篇职权
  • 2篇司法功能
  • 2篇陪审
  • 2篇陪审员
  • 2篇请求
  • 2篇请求权
  • 2篇专门法
  • 2篇专门法院
  • 2篇民事案件

机构

  • 19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9篇高翔
  • 1篇唐力

传媒

  • 3篇法制与社会发...
  • 2篇法商研究
  • 2篇法律科学(西...
  • 1篇法学杂志
  • 1篇中国法学
  • 1篇现代法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法律适用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司法改革论评
  • 1篇重庆行政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化司法改革基础问题研究——以人民法院为中心被引量:1
2015年
<正>司法改革研究是司法制度研究的显学,从近年司法改革的学术成果可见一斑。~①司法改革实践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活跃的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法委统筹推动近十年司法改革,先后以两个中共中央文件下发《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的阶段性意见》~②,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发布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首次向国内外全面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党的十八大之后深化司法改革的总体要求,为司法改革设计提供了新的场域和空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高翔
关键词:司法行政化中国司法改革工作机制改革审级行政法院法院内部
关于规范专门法院设计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2024年
规范专门法院设计的前提在于厘清专门法院制度的运行逻辑。分析我国专门法院制度创设与演化的历程可以发现,专门法院制度的运行逻辑包括司法逻辑、法治逻辑、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专门化司法便利化与体系化的缺失、法治统一稳定性与政策推动灵活性之间的矛盾、专门法院功能的有限性、收益与成本的紧张关系,均成为掣肘专门法院制度运行逻辑实现的因素。通过构建普惠型与体系化的专门司法、促进法治原则的内外统一、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下的跨省级行政区划布局、具体化“成本—效果”衡量方法,可以消解专门法院制度运行逻辑中的矛盾。我国专门法院制度的未来设计,需要通过推进我国专门法院设立制度的规范化、管辖制度的明晰化和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来实现。
高翔
关键词:专门法院运行逻辑法院组织诉讼程序
便利营商视野下的营商民事司法改革——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中的“解决商业纠纷”为视角被引量:4
2023年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将“执行合同”调整为“解决商业纠纷”,需在“执行合同”制度史分析上把握“解决商业纠纷”的内涵并分析两者异同。营商民事司法构造包括营商与民事司法的关系、营商民事司法制度理念、营商民事司法程序机制等,可视为法系融合第三波。我国营商民事司法改革表现良好,“解决商业纠纷”指数下我国营商民事司法面临新的挑战。未来中国民事司法应深度参与全球法治营商交流,形塑公共产品属性与司法规律相契合的民事司法功能观,建构裁判请求权下的“法院—当事人”关系,促进民事司法改革系统集成,有品质地减少纠纷解决耗时,构建外向型营商司法评估指数,以电子诉讼规则构建引领全球法院自动化,在新一轮全球营商司法评估中起到应有作用。
高翔
关键词:裁判请求权民事司法改革
《简明语言对英国法律英语的影响》(第五章)翻译报告
本翻译报告基于《简明语言对英国法律英语的影响》第五章的英汉翻译实践。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本次翻译实践旨在使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产生最大的语境效果,避免花费读者不必要的认知努力,实现翻译这一双重明示—推理过程的交际意义。本...
高翔
关键词:英汉翻译法律语言译文质量
审判管理制度转型研究被引量:30
2014年
近年来审判管理一定程度加剧了审级关系的行政化和法院内部层级管理的行政化。以院长、庭长监督指导个案审判为核心的内在审判管理制度,存在院长、庭长审判管理依据不足、职责不明、权责不清的困境。以案件质效评估为核心的外在审判管理制度,存在重共性轻差异、重定量轻定性、重整体轻个案等问题。院长、庭长审判管理制度转型应以确立审判责任制为核心,构建合议庭责任制和院长、庭长审判管理责任制,做到权利与义务对等,权力与责任统一。合理推进案件质效评估,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更加关注过程评价和外部参与,去除案件质效评估的行政化色彩。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钱锋高翔
关键词:审判管理去行政化
中国地方法院竞争的实践与逻辑被引量:46
2015年
竞争是中国地方法院重要的行为方式,体现出发展目标、审判质效、服务地方、制度创新、司法知识五类竞争样态,竞争背后具有深厚的背景、主体、制度生成基础,还存在司法政绩利益驱使等外部动力机制。地方法院竞争在推动司法制度变迁,一定程度促进司法地位提升和司法发展转型的同时,也加剧了司法行政化和地方化,竞争目的功利性抵牾司法理性,竞争场域封闭性影响司法品质。裁判者利益无涉的定位决定地方法院逻辑上不应成为竞争主体,新一轮司法改革遏制了地方法院服务地方的竞争,但在实践中可能加剧法院系统内部竞争,需加强制度保护使地方法院秉持中立客观立场。
高翔
关键词:行政化地方化司法改革
民事诉讼行政介入的程序规制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规制行政介入司法尤其是民事司法,除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体制规制路径,将行政机关意见表达纳入民事诉讼程序是其另一程序规制路径。程序规制具有公正审判权请求权、论辩式民事诉讼对话逻辑、诉权制约行政权、民事审判实质公开的"武器支撑"。"法庭之友"制度对民事诉讼行政介入具有程序规制作用,中国行政机关可以"法庭之友"身份参与民事诉讼、进行意见表达。行政机关担当"法庭之友"不会损害独立审判,相反有利于司法公正公开。行政机关担当"法庭之友"以维护公共利益为限,是新型诉讼参与人,应明确其诉讼权利义务,构建行政机关作为"法庭之友"参诉的具体程序。
高翔
关键词:民事诉讼行政干预法庭之友程序规制
股东出资规则对“责任型”第三人执行追加的边界重塑
2025年
“责任型”第三人股东执行追加是执行债务人主观范围扩张存在争议较大的领域。新《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未届出资期限及瑕疵出资股东转让股权规范的调整对“责任型”第三人股东执行追加带来影响。执行力向“责任型”第三人股东扩张需限定其边界。在迅速、经济、充分执行的目的正当性下,需以实体法的补充赔偿责任、实体权益一致且具有“易判断性”来实现实体正当性。以“易判断性”作为统一目的正当性与实体正当性的最终要素,构建与“易判断性”适配的略式权益判定程序来实现程序正当性。实体法秩序与“责任型”第三人股东执行力扩张的深层协调,可建立执行阶段争议事项的“二层次三段式”处置模式,构建执行追加“法定主义”规范体系,从实体法与程序法衔接层面解释公司“不能清偿”的标准。
高翔
人工智能民事司法应用的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以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为基础被引量:73
2018年
在人工智能推动下的司法改革当中,让机器通过深度学习以认知个案,是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前提与薄弱之处。当前,地方法院的实践尚未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方法。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前提是法律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及裁判规则的类型化与要素化。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与司法人工智能的生成规律具有内生契合性,可作为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分词设置、知识图谱设计的基础与前端理论。具体应用路径是依要件事实论不断进行层级解构,将案件认事用法解构为不同层级要素,并由法律专家分层级、分阶段标注,从而形成以要素标注的法律知识图谱大数据,以供机器学习。要件事实论之于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具有独立性,人工智能难以代替法官。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与民事诉讼制度具有相互促进关系,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开拓中国民事诉讼的崭新发展阶段。
高翔
关键词:人工智能民事司法
陪审员参与民事案件事实认定研究
陪审员参审在民事司法体系居于次要地位,但外行参审仍是历久弥新话题。民事案件事实认定结构由主体、对象、依据、路径、标准构成,事实认定作为诉讼行为需与诉讼主体、诉讼程序一并考量,审判主体与事实认定行为的内在联系体现为一种“主...
高翔
关键词:陪审员民事案件诉讼程序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