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
- 作品数:4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对话于坚:中国与世界的诗歌交流(英文)
- 2018年
- 作为中美诗歌与诗学协会(CAAP)第六届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访了中国当代诗人于坚,由美国评论家玛乔瑞·帕洛夫等诗人和学者共同参与。本文在访谈视频记录的基础上,摘录了对话的要点。大家普遍认为于坚先生的诗歌与语言派诗歌有众多相似之处,同时又具有显著的中国诗歌的特质。访谈中诗人和学者们还比较了中美文化和语言的细微差别,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诗歌翻译的问题。虽说诗歌翻译极具挑战并且争议不断,诗歌创作主要与形式相关,但对于诗歌中思想层面的翻译仍然是可能的。在有读者问到关于诗人作品中"大象"的意象时,于坚解释道,他赋予大象这种动物以无限的观念,赋予了诗人和读者无限的想象及反思的空间。诗人最后读了一首自己多年前写就的一首小诗,令人回味无穷。
- 于坚玛乔瑞·帕洛夫郝桂莲金纳乐斯·迈耶金英敏罗良功詹姆斯·谢利约翰·索尔特孙冬徐建刚陆文苓刘婵(译)
- 关键词:诗歌诗歌语言翻译
- 避雨的鸟
- 2015年
- 一只鸟在我的阳台上避雨
青鸟小小地跳着
一朵温柔的火焰
我打开窗子
- 于坚
-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学习阅读知识
- 棕皮手记:文、石头、朴素感伤以及太湖石运动
- 2019年
- 我收着一坨石头,圆的,有点发黑,像是某种脑袋或石头之子o二十年前得自金沙江边,那一带的金沙江岸上密布石头,大小不一,黑的白的,大多数都是藏家看不上眼的,什么也不像,什么含义也没有,就是石头。如果一定要像的话,也许有点像土豆,或者被老子称为“混沌”的那种东西,“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但是看成土豆的话,又太像土豆了。
- 于坚
- 关键词:石头太湖石手记感伤朴素金沙江
- 棕皮手记:谈古董
- 2025年
- 古董苏富比那个一槌定音的男子一身西装更像是银行职员时间很便宜咚地一声宋已经出手那些传世千载的古董总是担心着自己的清白被浅薄的拍卖行卖给守财奴或失手毁损令布满裂缝的历史更加扑朔迷离千千万万年丑的死去了美上手在黑暗的后院里秘密流传拆迁大张旗鼓家具。
- 于坚
- 关键词:拍卖行清白古董守财奴苏富比
- 父亲记
- 2019年
- 父亲躺在白色床单上,盖着白被子,就像那个临终的拿撒勒人,脸色蜡黄,骨瘦如柴,两手张开,左臂在输液,手垂在卧榻边上,青筋密闭,就像地图上的入海口,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这只手曾经牵着我。
- 于坚
- 关键词:父亲被子脸色
- 写作之道
- 2023年
- 二十世纪以降,歌德预言过的“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到来,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宅兹中国”的写作越来越前景黯淡。但是传说中的巴别塔并未建成,旨在谋求同质化的世界语的统一依然遥遥无期。全球化时代,语言更取代边界、护照、战壕成为民族国家、部落、图腾最后的边界、自我、此在和他者。语言乃世界之为世界的根本标识。大地本是同质化的,万物只有一个真理,就是“生生之谓易”。语言诞生才有世界,“生生之谓易”,因地制宜,成为各种地方性知识之万。文明,以文(语言)明之,导致混沌的同质化成为碎片,世界不再是一物,而是万物的语言之万。
- 于坚
-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同质化世界语生生
- 一千零一次谈论云南
- 2018年
- 致胡安·鲁尔弗我要找的就是此地这被椰子树影子分开的镇子这旧单车 这些玩命的穷孩子 这金子阳光这奶罐 这风铃 这织布机和水井里的星相是的 有生活之恶
- 于坚
- 关键词:谈论织布机
- 塌方之地
- 2019年
- 以文为生写作是写意思还是写语言?我认为是后者。人、社会、时代、历史……没有语言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人通过语言而在。“不说诗,无以言。”孔子早就确立了语言的本体论地位。言,言说,说,释也、解释说明。(《说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文是言的载体、物化。
- 于坚
- 关键词:本体论地位《毛诗序》《说文》语言说诗言说
- 中国:于坚诗三首
- 2020年
- 于坚
- 关键词:清真寺
- 我认为是文化出了问题……
- 2015年
-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今天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大的现实:“文革”在时间上拆迁了中国,而拆迁又在空间上拆迁了传统中国的筑居。中国过去的历史变成了一个空白,过去的历史完全被妖魔化。我经常听到年轻一代的作家谈到中国历史的那种虚无感,把中国历史看成一个灾难,死亡、灰暗,一切不幸的根源。我们成了一个没有时间的民族,成了一个年轻的民族,我们置身在任何一种历史都没有经历过的全新的世界中。
- 于坚
- 关键词:文化碎片化拆迁妖魔化虚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