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纤维化
  • 4篇姜黄素
  • 3篇姜黄素衍生物
  • 3篇肝纤维化
  • 2篇星状细胞
  • 2篇鼠肝
  • 2篇体外
  • 2篇体外研究
  • 2篇细胞
  • 2篇肝星状细胞
  • 2篇大鼠肝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性
  • 1篇炎症
  • 1篇异硫氰酸
  • 1篇异硫氰酸酯
  • 1篇原代大鼠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肿瘤医...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孙永
  • 4篇彭明利
  • 3篇任红
  • 2篇沈能
  • 2篇唐华东
  • 2篇黄小华
  • 1篇兰英华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亲姜黄素衍生物减轻大鼠肝纤维化与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4
2015年
目的探讨新型双亲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和姜黄素衍生物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CCl4混合液皮下注射,每周2次。造模4周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姜黄素组给予姜黄素400 mg·kg-1·d-1灌胃治疗,姜黄素衍生物组给予姜黄素衍生物100 mg·kg-1·d-1尾静脉注射。治疗4周后分别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血清检测ALT、AST水平;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Real-time PCR法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组和姜黄素衍生物组ALT水平分别为:(31.7±8.7)U·L-1、(383.0±75.6)U·L-1、(406.3±204.7)U·L-1、(107.0±73.7)U·L-1;AST水平分别为:(137.7±32.7)U·L-1、(585.3±36.7)U·L-1、(485.0±246.5)U·L-1、(202.7±56.0)U·L-1,姜黄素衍生物较姜黄素显示出更好的护肝降酶作用(P<0.05)。肝脏病理切片显示姜黄素衍生物较姜黄素具有更明显的延缓肝脏脂肪变性、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姜黄素比较,姜黄素衍生物明显下调炎症相关因子NF-κB、IL-1β、IL-6、TNF-α、COX-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水平,提高GSH、SOD表达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结论姜黄素衍生物较传统姜黄素具有更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地延缓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进程。
黄小华孙永沈能唐华东任红彭明利
关键词:姜黄素静脉注射纤维化抗炎抗氧化
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在肝脏相关疾病中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4年
姜黄素是植物姜黄主要的多酚类活性成分,在亚洲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关节炎、溃疡、黄疸等疾病由来已久。近年多项研究发现,姜黄素在治疗肝脏疾病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姜黄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抗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脂质代谢而对抗肝损伤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进程;姜黄素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姜黄素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引起肝癌细胞G2/M阻滞及凋亡,发挥抗癌作用。但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以姜黄素为母体的新剂型和结构修饰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姜黄素及衍生物作用于肝脏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孙永彭明利
关键词:姜黄素炎症脂肪肝纤维化
柳氮磺吡啶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缓解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2025年
目的探讨柳氮磺吡啶(SASP)抗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和熊去氧胆酸(UDCA)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灌胃复制胆汁淤积模型。首次造模后,SASP组和UDCA组大鼠分别给予SASP(150 mg/kg)、UDCA(100 mg/kg)灌胃;收集血液样本检测肝生物化学指标和胆汁淤积指标;采集大鼠肝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马松染色、肝组织转录组测序、实时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印迹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同时测定肝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含量。统计学方法基于数据的分布和方差特征选择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SASP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386.88±155.77)U/L]、天冬氨酸转氨酶[(593.13±251.44)U/L]、碱性磷酸酶[(561.25±167.54)U/L]、总胆红素[(38.00±29.75)μmol/L]、总胆汁酸[(191.31±91.48)μmol/L]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778.75±313.59)U/L,(1159.38±274.62)U/L,(801.25±161.28)U/L,(86.63±27.83)μmol/L,(432.63±151.54)μmol/L,P值均<0.05];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SASP组胆汁淤积病理状态下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胆管增生和扩张,汇管区胶原沉积得到明显改善;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SASP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抑制Th17细胞分化;SASP组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加[(0.41±0.28)比(0.16±0.04),P<0.05],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表达较模型组降低[(3.09±1.16)比(8.19±2.19),P<0.05],蛋白水平上也得到了验证;单位肝组织中总胆固醇量[(0.31±0.34)mmol/g]和总胆汁酸量[(2.58±0.99)μmol/g]较模型组量[(0.83±0.62)mmol/g,(4.07±0.91)μmol/g]减少(P<0.05),同时伴有较低水平的炎症因子(P<0.05);SASP治疗降低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基因的表达(P<0.05)和Th17细胞比例(P<0.05)。结论SASP能够改善胆汁淤积性肝损�
徐婧王璇张俞肖靖游航刘宗易孙永兰英华任红刘春刚彭明利
关键词:胆汁淤积柳氮磺吡啶Α-萘异硫氰酸酯
姜黄素衍生物对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以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V型胶原酶、DNA酶消化SD雄性大鼠肝脏,percoll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肝星状细胞。细胞分离后1d分别加入0、6.25、12.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7d后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α-SMA、TGF-β1、Smad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第14天分别加入0、6.25、12.5、25、50、75μg/mL的姜黄素衍生物,作用24h后RT-PCR检测凋亡基因Bax、Bcl-2的mRNA水平和纤维化相关基因TGF-β1、collagen I、NF-κB及TIMP-1的mRNA水平。结果:药物作用7d后,6.25μg/mL和12.5μg/mL浓度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目分别减少了56%和86%。在1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原代肝星状细胞α-SMA、TGF-β1及Smad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83%、85%及7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4%、92%及73%(P<0.05)。25μg/mL浓度药物作用24h后,细胞凋亡明显。在50μg/mL浓度药物作用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Bax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约2.3倍,Bcl-2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约5.6倍;TGF-β1、collagen I、NF-κB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调90%、83%、74%、65%(P<0.05)。结论:姜黄素衍生物可以明显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孙永黄小华沈能唐华东任红彭明利
关键词:肝纤维化姜黄素肝星状细胞
姜黄素衍生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Curc-OEG)抑制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以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1)采用Ⅳ型胶原酶、DNA酶消化SD雄性大鼠肝脏,percoll梯度离心得到原代...
孙永
关键词:肝纤维化姜黄素衍生物肝星状细胞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