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细胞
  • 2篇结核
  • 2篇结核病
  • 1篇丹参
  • 1篇丹参片
  • 1篇蛋白
  • 1篇血凝指标
  • 1篇血清铁
  • 1篇血清铁蛋白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前状态
  • 1篇血栓前状态分...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率
  • 1篇疫情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增生

机构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何芳
  • 5篇郭一迪
  • 5篇张国英
  • 3篇钱婷婷
  • 2篇徐卫平
  • 2篇黄子慧
  • 2篇夏厦
  • 1篇杨增敏
  • 1篇冯泉城
  • 1篇周敏
  • 1篇刘欣
  • 1篇严枫
  • 1篇王丹霞
  • 1篇张云霞
  • 1篇王希
  • 1篇蔡峰
  • 1篇厉霞玲
  • 1篇莫冬萍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冠疫情前后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冠疫情前后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MP感染防控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2023年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17976例儿童,利用直接发光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MP-IgM的表达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新冠疫情前后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患儿中MP-IgM的检出率,初步探讨MP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797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P-IgM总检出率为28.45%(5114/17976),其中女性患儿血清MP-IgM总检出率[31.69%(2672/8432)]明显高于男性患儿[25.59%(2442/9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9,P<0.001)。血清MP-IgM检出率在2019年时最高[34.35%(1415/4119)],随后依次为(2020—2022年)的22.03%(1290/5856)、2023年的30.11%(2409/8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95,P<0.001)。秋季血清MP-IgM检出率最高,为33.16%(1683/5075),随后依次为夏季[28.61%(1053/3681)]、冬季[27.65%(1826/6604)]、春季[21.10%(552/2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0,P<0.001)。各年龄组中,7~9岁段患儿血清MP-IgM检出率最高[35.83%(1190/3321)],随后依次为4~6岁[28.06%(1882/6707)]、1~3岁[26.55%(1493/5623)]、10~18岁段[23.64%(486/2056)]和<1岁[23.42%(63/26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1,P<0.001)。结论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尤其是7~9岁年龄段,其中女性患儿高于男性患儿,秋季发病高峰期;疫情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了MP-IgM的检出率,可为MP感染传播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控制及预防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何芳张晓阳徐卫平郭一迪张国英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儿童
Xpert MTB/RIF技术在不同类型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技术在不同类型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35例不同类型淋巴结结核患者(淋巴结结核组)和81例非结核性淋巴结病变患者(对照组),分别采用Xpert MTB/RIF技术、抗酸染色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等方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析Xpert MTB/RIF技术诊断不同类型淋巴结结核的效能。结果Xpert MTB/RIF技术在淋巴结结核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为84.7%,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01)。Xpert MTB/RIF技术的敏感性(84.7%)高于抗酸染色(7.7%,P<0.001),但低于IGRA(91.5%,P<0.001);特异性与抗酸染色一致,均为100%,高于IGRA(80.2%,P<0.001)。Xpert MTB/RIF技术对腋窝淋巴结结核的阳性检出率最高(90.2%),但与其他类型淋巴结结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酪样型、增殖型和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分型的淋巴结结核中,Xpert MTB/RIF技术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7%、78.0%和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pert MTB/RIF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生物危害小,可用于不同类型淋巴结结核的快速诊断。
张国英何芳夏厦郭一迪徐卫平黄子慧
关键词:结核淋巴结结核病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mRNA检测技术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 探讨基于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mR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检测技术(即IP-10.TB)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3—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96例肺外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组)和51例非结核病变患者(非结核病组),分别进行IP-10.TB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比较2种方法诊断肺外结核病的性能。计算IP-10.TB与Xpert MTB/RIF的符合率,比较IP-10.TB检测和IGRA不同类型肺外结核病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结核病组IP-10.TB阳性检出率(85.4%)高于非结核病组(0.0%)(χ^(2)=98.518,P<0.001)。IP-10.TB、IGRA诊断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00、0.033,P>0.05)。IP-10.TB与Xpert MTB/RIF的阳性符合率为96.3%,阴性符合率为50.0%,总符合率为89.1%。在淋巴结核和骨与关节结核这2种不同类型的肺外结核病中,IP-10.TB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结论 IP-10.TB诊断肺外结核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用于不同类型肺外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张国英陆忠奎王裕玲夏厦孟轲何芳黄子慧杨增敏刘欣
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肺外结核
丹参片与华法林对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就丹参片与华法林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中的结果进行比对。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是丹参片组(50例)和华法林组(50例),丹参片组服用丹参片,华法林组服用华法林片,服药后第7、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凝指标INR。结果与华法林组相比,丹参片组的血凝指标INR变化速度较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片的血凝指标INR变化速度较快,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佳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王丹霞郭一迪何芳
关键词:丹参片华法林
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检测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4—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7例乳腺癌患者、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40名正常体检者的血清,同时整理临床特征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及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tRF-31-PER8YP9LON4VD的表达水平;运用细胞侵袭实验、迁移实验、CCK-8增殖实验等分析tRF-31-PER8YP9LON4VD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中的诊断效能。采用卡方检验进行tRF-31-PER8YP9LON4VD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0.50±0.22比1.00±0.01)、T-47D(0.33±0.02比1.00±0.01)和MCF-7(0.50±0.02比1.00±0.01)的tRF-31-PER8YP9LON4V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1.35±1.25)低于正常体检者(6.42±3.13)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9.57±2.11)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tRF-31-PER8YP9LON4VD的T-47D(86.67±12.22比532.00±22.68,P<0.001)和MDA-MB-231(535.33±99.12比1055.67±24.00,P=0.002)侵袭能力较弱,T-47D(442.67±81.79比1210.67±115.02,P=0.002)和MDA-MB-231(278.67±108.40比571.33±95.37,P=0.015)迁移能力较弱,T-47D和MDA-MB-231增殖能力较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中tRF-31-PER8YP9LON4VD对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曲线下面积0.743(95%CI 0.644~0.84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0%和53.10%。结论tRF-31-PER8YP9LON4VD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其可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何芳莫冬萍郑钧予严枫
关键词:乳腺肿瘤血清
血清铁蛋白与红细胞参数在孕产妇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及红细胞参数在孕产妇缺铁性贫血(ID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缺铁性贫血的孕产妇227例作为贫血组,另取同期体检的正常孕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的外周血红细胞参数以及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对比分析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贫血组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SF均明显降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以及轻、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组之间的血清SF水平有显著差异(F=609.78,P<0.05)且呈降低趋势;HGB和SF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红细胞其他参数,分别是91.3%,87.7%和87.5%,91.7%。结论血清铁蛋白及红细胞参数对孕产妇ID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铁蛋白对贫血程度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何芳钱婷婷张国英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参数孕产妇缺铁性贫血
三七粉与阿斯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三七粉与阿斯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组服用三七粉,对照组口服阿斯匹林,均治疗2周末、4周末,用全血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0%(P<0.05)。结论:三七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钱婷婷郭一迪何芳
关键词:三七粉阿斯匹林血小板聚集率
Y-box结合蛋白-1促进大鼠系膜细胞增生及TGF-β_1分泌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Y-box结合蛋白-1(Y-box binding protein 1,YB-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构建Y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细胞计数法检测大鼠MC过表达YB-1后的增生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分泌,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TGF-β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YB-1过表达后MC增生和TGF-β1基因表达增加,同时MC分泌TGF-β1增加。结论:YB-1能促进MC增生及TGF-β1分泌增加。
郭一迪张国英张云霞钱婷婷何芳蔡峰端木传靖王希冯泉城
关键词:YB-1系膜细胞细胞增生转化生长因子-Β1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浆血栓前状态指标变化及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按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比较其术后48 h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康复情况、炎症因子,后将医院感染者分为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比较其上述各指标,并探讨其对医院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20例在术后48 h内出现医院感染;术后24、48 h感染组血浆D-D、FIB、FDP及CRP、PCT、IL-6先升高后下降,而APTT、PT呈先缩短后延长(P<0.05),感染组术后24 h血浆D-D、FIB、FDP及CRP、PCT、IL-6均高于未感染组,感染组APTT、PT较未感染组缩短(P<0.05);感染组术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较未感染组延长(P<0.05),均未出现静脉血栓;革兰阴性菌组术后24 h血浆D-D、FDP、CRP、IL-6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术后24 h APTT、PT、D-D、FIB、FDP及CRP、PCT、IL-6预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670、0.750、0.742、0.661、0.746、0.618、0.720,以D-D、APTT、FIB及CRP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87(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术后24 h内发生明显变化,且可能与炎症因子共同作用,导致医院感染。
厉霞玲戎飞玲何芳卞静静周敏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术后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