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培源

作品数:46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设计性
  • 7篇设计性实验
  • 6篇胶质
  • 5篇教学
  • 3篇星形
  • 3篇星形胶质
  • 3篇星形胶质细胞
  • 3篇药理
  • 3篇中药
  • 3篇中医
  • 3篇细胞
  • 3篇脑胶质瘤
  • 3篇雷公藤
  • 3篇胶质瘤
  • 3篇胶质细胞
  • 3篇高校
  • 2篇学理
  • 2篇应激
  • 2篇远期
  • 2篇院校

机构

  • 44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作者

  • 46篇赵培源
  • 34篇侯俊林
  • 34篇刘喜红
  • 33篇杨丽萍
  • 19篇李晓冰
  • 16篇李新民
  • 6篇李玉洁
  • 6篇陈四清
  • 2篇孟毅
  • 2篇王友杰
  • 2篇乔明亮
  • 2篇田磊
  • 2篇王亚宁
  • 1篇张振强
  • 1篇詹向红
  • 1篇曹珊
  • 1篇吴萌萌
  • 1篇李冰
  • 1篇刘颖

传媒

  • 9篇中医药管理杂...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光明中医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中国新通信
  • 2篇中国中医药图...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6篇2025
  • 7篇2024
  • 1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刚刺地龙汤对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金刚刺地龙汤对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对踝关节组织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双氯芬酸钠组、金刚刺地龙汤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左后足跖部皮内注射0.1 mL完全弗式佐剂方法制备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实验第14天开始,双氯芬酸钠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溶液9 mg/(kg·d)灌胃,金刚刺地龙汤组给予金刚刺地龙汤药液10.62 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14 d。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评估各组大鼠造模前及实验第1,3,7,10,14,16,19,22,29天左后肢足跖炎症程度,测量足踝体积、足踝围;灌胃结束后处死大鼠,计算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形态,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状态萎靡,反应迟钝;各时间点足跖炎症程度评分、足踝体积、足踝围及脾脏指数和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关节软骨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双氯芬酸钠组、金刚刺地龙汤组大鼠精神状态与活动程度均明显改善;实验第22天和实验第29天左后肢足跖炎症程度评分、实验第16,19,22,29天足容积和足踝围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金刚刺地龙汤组大鼠实验第22天足容积明显低于同期双氯芬酸钠组(P<0.05);脾脏指数均明显增高(P均<0.05),血清中IL-6、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骨侵蚀及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增生均明显减轻。结论金刚刺地龙汤可明显减轻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足趾肿胀和关节组织破坏,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张浩敏赵培源张信昕杜汝番阴蔓茹徐晨雨胡飞雪宗斌
关键词:地龙类风湿关节炎佐剂性关节炎
let-7b-5p靶向IGF1R调控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let-7b-5p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U251细胞生长的影响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let-7b-5p在脑胶质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量,通过CGGA数据库分析let-7b-5p表达与脑胶质瘤WHO分级和总生存率的关系;通过瞬时转染法下调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let-7b-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的表达,采用qRT-PCR、CCK8、克隆形成实验、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技术检测let-7b-5p在U251细胞生长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结果let-7b-5p在脑胶质瘤细胞(A172:3.64±0.64、V251:4.56±0.52、U87-MG:3.31±0.50)和组织中(2.18±0.22)的表达显著高于星形胶质细胞(HMC3:1.00±0.21,P<0.05或P<0.01)和正常脑组织(1.01±0.19,P<0.05),其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WHO分级呈负相关(P<0.0001),与原发性和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呈正相关(P<0.0001,P=0.028);敲减U251细胞中let-7b-5p的表达可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CCK8:let-7b-5p敲减组126.00±12.09 vs miR-NC组90.93±5.13,P<0.05),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在U251细胞中抑制IGF1R表达可以逆转let-7b-5p低表达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生长[CCK8:let-7b-5p敲减组+IGF1R敲减组(92.08±6.14)vs let-7b-5p敲减组+sh-NC组(116.67.08±8.50)]、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效应。结论let-7b-5p在脑胶质瘤细胞中起抑癌基因作用,let-7b-5p可能通过靶向IGF1R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脑胶质瘤细胞的进程。
刘喜红杜晓丹范孟杨徐柳清杨丽萍侯俊林赵培源
关键词:脑胶质瘤IGF1RPI3K/AKT
一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中药酊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中药酊剂,由凤仙花1重量份、瓜子金1重量份以及辅料制成,所述的辅料包括冰片1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酊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酊剂具有活血散瘀、通经活络、畅行气血的功效,经大鼠动物实验...
侯俊林崔诗晨赵培源陈颖坤刘喜红刘国伦冯馨莹
文献传递
基于OBE理念的中医药院校医学综合实验“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23年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目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实验课程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医学实验课程难以体现“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因此,引入成果导向教育“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及“持续改进”的理念,开展探究式的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灌输型”教学模式向“探索型”教学模式转变,从“知识传授”为目标到“能力达成”为目标转变,打造医学综合实验“金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侯俊林杨丽萍曹珊李晓冰赵培源刘喜红刘征李新民陈四清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的特色与创新被引量:10
2019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强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己成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我们开设的《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的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创立"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虚实结合"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体现出高度自主、创新为本、融贯中西、虚实结合、全能培养、多维考核等特色和创新。
杨丽萍李新民侯俊林李晓冰赵培源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实验
“大智移云”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2024年
“大智移云”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力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并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可能。“大智移云”技术对研究生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适应“大智移云”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迫切任务。对于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来说,只有着力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关系等一系列深刻变革,才能不断提高本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利用“大智移云”开展的教学工作主要集中在应用型课程中,缺乏中西医结合基础等学术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精准化改革案例。基于此,本文对“大智移云”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策略、重难点及其对策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杨丽萍侯俊林刘征刘喜红赵培源
清热化痰安神方择时治疗失眠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清热化痰安神方择时治疗失眠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化痰安神组、艾司唑仑组。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悬浊液300μg/g建立失眠大鼠模型,连续给药3 d后,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实验评价造模情况。于造模成功后次日7:00(相当于人体酉时)开始给药。清热化痰安神组和艾司唑仑组依次灌服清热化痰安神方溶液12.4μL/g、艾司唑仑悬浊液0.2μg/g,1次/d;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早、晚灌服生理盐水10μL/g。给药在1 h内完成,连续给药7 d。通过光镜观察松果体组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含量、下丘脑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γ-GABA)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视交叉上核生物钟基因Clock、Bmal1、Per1、Per2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对比,艾司唑仑组及清热化痰安神组松果体细胞数目稍恢复,空泡变性明显减少。与模型组对比,艾司唑仑组及清热化痰安神组睡眠持续期延长,血清中MT含量上升,下丘脑中Glu含量下降,γ-GABA含量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清热化痰安神组Clock、Bmal1、Per1和Per2 mRNA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在择时理论指导下,清热化痰安神方可以通过调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血清MT含量和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来改善失眠。
乔明亮陈朋杰李峰森赵培源孟毅
关键词:失眠褪黑素Γ-氨基丁酸
中医院校大鼠脑关键核团精准定位及快速取材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
2024年
大鼠脑关键核团精确定位和快速取材是医学生常用的实验技能,但学习和掌握该技能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挑战度。对此,团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遵循“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先看图谱再虚拟,实验实操强记忆”。即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图谱线下学习之后,让学生自主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进行在线练习,学生反复训练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再进入真实实验室完成整个实验。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侯俊林杨丽萍曹珊李晓冰赵培源刘喜红刘征陈四清
关键词:医学实验课精准定位
从前额皮质星形胶质细胞、IgG及IL-2探讨孕期恐应激对其近远期仔鼠情绪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从前额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2(IL-2)探讨孕期恐应激对其近远期仔鼠情绪的影响。方法:运用旁观电击法制备恐伤孕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检测其21、80日龄仔鼠情志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前额叶皮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ELISA法检测血液中IgG、IL-2的含量。结果:与同日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1、80日龄仔鼠垂直得分、水平得分,糖水消耗量、糖水偏好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同日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1、80日龄仔鼠血清IgG、IL-2含量均显著降低,前额叶皮质GFAP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孕期恐应激可导致其近远期仔鼠情志异常,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和免疫异常有关。
李改杨丽萍王启阳朱江慧李玉洁李新民侯俊林赵培源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柴胡类方抗抑郁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5年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一种高发、高致残、高经济负担的慢性精神类疾病,以情绪低落、快感缺失为核心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症状甚广,病情持续,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西药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及使用禁忌。中医药治疗以解郁为主,常伴疏肝,要药为柴胡,柴胡类方是指以柴胡为君或重用柴胡的一类方剂,进而柴胡类方广泛应用于抗抑郁领域。前期研究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证实柴胡类方多途径、多层面抗抑郁疗效确切,但缺乏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与分析,故该文专注于对柴胡类方在抗抑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综述。结果表明,柴胡类方如小柴胡汤、逍遥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散等抗抑郁机制与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信号通路等作用相关,应用于临床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抑郁程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并且能够降低使用西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望发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优势,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更具个体化的新型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抗抑郁新药研发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李聪伟乔明亮赵培源李冰孟毅
关键词:柴胡类方抑郁症药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