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英

作品数:18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改革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6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私德
  • 6篇公德
  • 4篇道德
  • 4篇道德建设
  • 4篇主义
  • 3篇社会
  • 2篇政治
  • 2篇政治课
  • 2篇社会主义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想政治课
  • 2篇自由主义
  • 2篇教育
  • 2篇辨析
  • 1篇大学生
  • 1篇道德领域
  • 1篇德教
  • 1篇性发育
  • 1篇修身
  • 1篇学法

机构

  • 1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空军勤务学院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徐州空军学院
  • 1篇空军后勤学院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6篇张建英
  • 6篇胡耀忠
  • 4篇罗承选
  • 1篇陈豪珣
  • 1篇李爱彬
  • 1篇刘华伟
  • 1篇胡耀忠
  • 1篇王思华
  • 1篇王鹏
  • 1篇许洁

传媒

  • 3篇煤炭高等教育
  • 2篇文教资料
  • 2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科教导刊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团生活与研究生教育
2005年
宏观地看,社团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存在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校研究生积极参与社团生活可顺利完成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微观地看,参与社团生活可以有效锻炼、提高研究生多方面能力,为他们适应以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生活打下基础。
张建英李爱彬王鹏
关键词:社会需要
浅谈人的个性的张扬——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被引量:1
2004年
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体现,人的个性就是人的类主体性的个体化,其核心是人的内心自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必须着重培育人的个性,因为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培育人的个性,首先要尊重人的权利、尊严和人格,其次是培养个人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人格、自主的能力。
张建英胡耀忠刘华伟
关键词:自律慎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自我意识
自由的困境与超越--古典自由主义"自由"理念反思
张建英
关键词:古典自由主义消极自由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有机笼状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性质研究
笼状化合物如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和八硝基立方烷ONC因其卓越的性能吸引了大量关注,也引起了研究者探求新型笼状化合物的兴趣。本论文运用当代理论和计算化学方法,主要是量子化学和分子力学方法,对系列新型高氮笼状化合物...
张建英
关键词:笼状化合物量子化学生成热爆轰性能热稳定性
文献传递
当前中国社会公德:问题与重建被引量:4
2015年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公德缺失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忧虑。导致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既有传统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在传统因素中,既有传统社会家本位宗法制下重私德轻公德所导致的公德资源匮乏,又有计划经济时代公德建设过分倾力于先进性、崇高性,而对公德的广泛性、层次性着力不足的影响;在现实因素中,则主要是社会转型期的公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以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偏差等。当前,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运用人性化的现代公共交往制度塑造人的公德,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公德教育和个人修身训练,是提升公德素养的必要途径。
张建英罗承选
关键词:公共交往社会公德制度伦理公德教育修身
我国道德建设中公德与私德关系的变迁
2015年
对公德与私德的关系研究将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道德建设与时代发展的内在关联。经研究发现,不同时期的道德建设,有的由以家庭道德为代表的私德主导,有的由以大公无私为核心的公德主导,只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在社会交往越来越深刻地分化为公共交往与私人交往时,才真正开启公德与私德并重的道德建设新时期。
张建英胡耀忠
关键词:公德私德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被引量:29
2010年
公德与私德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公德与私德概念却未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本文在回顾与总结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把道德行为必然具有的行为主体身份、行为目的的利益指向和行为发生的场域三个要素作为向度来划分公德与私德。指出公德主要是个人以社会成员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公共场域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利他行为中体现的德性。私德主要是个人以私人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在私人领域行为中体现的德性,在利己行为中体现的德性。
张建英罗承选胡耀忠
关键词:公德私德辨析厘定
传统中国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论析被引量:4
2014年
传统中国的道德建设模式采用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家庭美德不仅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规范,还是调整社会人际关系规范的原型和母体。这种道德模式是由两千多年家族宗法制下的社会结构以及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传统文化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家庭美德丧失一统天下的地位,回归了家庭。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逐步崩解,私德与公德并重的道德建设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张建英罗承选胡耀忠
关键词:家庭美德私德传统社会天人合一
当代道德领域公德与私德的关系辨析被引量:1
2016年
公德与私德作为一对对应性概念和道德现象,既有鲜明的区别,又统一于现实的道德实践。对公德与私德的辩证关系作一清晰的辨析,有助于我们在道德建设过程中依据其特点把握好二者的边界,提高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张建英胡耀忠
关键词:公德私德道德建设
论爱国主义的自由主义建构被引量:1
2013年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政治建构的基本内核,主张个人权利优先于共同体的善,似乎与强调整体利益的爱国主义有着天然的鸿沟。然而,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来理解,国家,作为理性的建构之物,无论是古典契约论还是现代宪法学,其正当性基础都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因此,并没有独立于公民利益的国家利益。国家作为一种"带剑的契约",无非是集结了个人的权利的反馈型权力载体。因此,爱国就体现为爱人,国家作为一种体现正义制度的公器,自然可以赢得其公民合乎理性的忠诚乃至献身。
许洁张建英
关键词:自由主义契约论爱国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