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文化锚定物:中国文化有效传播的路径探索——基于东盟五国青年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 2024年
- 面向传播对象国受众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有效到达和正向且持续性的影响,是我国国际传播力提升的重要目标。对5个东盟国家青年(n=118)的半结构访谈和研究显示,“中国概念”和“中国形象”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突显文化特质、标识性特征与内涵定位等议题的重点突破口,“文化锚定物”可看作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内容策略,以传播内容为核心的整体性对策和文化锚定物设计五要素是实施的关键。
- 孟伟刘鹏
- 关键词:中国文化
- 连接的想象:国际传播中电信基础设施的深层逻辑考察被引量:5
- 2024年
- 当前,基于电信基础设施建构的网络和数字空间深度嵌合社会发展,正成为各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平台。本研究以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话经验性材料,对电信的基础设施及其背后的技术、资本与权力要素进行中观层面的探讨,进一步探索其物质性连接与社会性连接勾连所映射的国际传播深层逻辑。本研究认为:(1)技术的市场参与和公共属性使电信基础设施处于政治、资本流动的十字路口,成为参与信息传播服务和国际传播秩序建构的重要因素;(2)南北异质情景中形成的霸权与崛起两种资本逻辑,通过全球化发展的逆差资本影响国际传播的新秩序生产;(3)权力博弈建构着技术的正向发展路径,并在技术竞合中隐匿着差序层级和不平等。
- 孙超孟伟刘鹏
- 关键词:电信基础设施物质性传播政治经济学
- 人工智能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域传播论析
- 2025年
- 在数字共通的语境下,媒介技术设施的加速发展使全球共通成为可能。面对当前日渐复杂化的信息传播环境和更趋于不确定性的信息传播机制,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域传播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域传播具有组织垂直性、技术渐近性、受众混杂性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域传播中人工智能参与的有效路径如下:其一,人类传播主体把关向人机协同把关渐进;其二,组织发展“垂直性”向“横向化”渐进;其三,“传播技术—传播主体”重心向“传播主体—传播受众”重心渐进。
- 王娟刘鹏
- 关键词:AI文化传播社会责任
-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及其青岛峰会的成果与意义被引量:1
- 2018年
- 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合作组织,已经走过17年的风雨历程。在"上海精神"的引领和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在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扩大人文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今年6月在青岛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更是成果显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会议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等多项务实合作文件,开启了上合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新征程,开辟了对外交往的新局面。上合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增强。
- 何兰刘鹏
-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