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谦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电纺
  • 4篇电纺丝
  • 4篇纳米
  • 4篇纳米纤维
  • 4篇静电纺
  • 4篇静电纺丝
  • 4篇纺丝
  • 3篇纤维膜
  • 3篇纳米纤维膜
  • 2篇浸润性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丁醛
  • 1篇氧化锡
  • 1篇预氧化
  • 1篇脂肪醛
  • 1篇树脂
  • 1篇树脂复合材料
  • 1篇碳材料
  • 1篇碳化

机构

  • 6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何谦
  • 5篇应宗荣
  • 2篇刘信东
  • 2篇周雪莉
  • 1篇吴树文
  • 1篇张元中
  • 1篇卢建建
  • 1篇杨佳佳
  • 1篇任振波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年份

  • 5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碳材料改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体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炭黑、碳纳米管、普通石墨、膨胀石墨、石墨烯等不同维度的碳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改性。综述了近年来以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基础,再掺杂零维、一维、二维碳材料制备三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碳材料掺杂改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了展望。
任振波应宗荣何谦刘信东
关键词:碳材料改性环氧树脂碳纤维
基于电纺技术构筑多孔SnO_2纳米纤维膜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纺丝助剂,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作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直径为(363±28)nm的多孔氧化锡纳米纤维膜。使用SEM表征了纤维膜的微观形貌和尺寸,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和差热同步仪(TGA-DTA)及拉曼光谱仪(Raman) 等研究了纤维膜的分子结构变化、热稳定性和物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固定两喷丝头间距15.0 cm、流速0.5 mL/h、电场强度1.1-1.4 kV/cm时,可以电纺出表面光滑、直径均一的纳米纤维膜;经900 ℃焙烧制备得到晶粒尺寸约12.27 nm 的四方相金红石型晶体结构的氧化锡纤维膜。
何谦周雪莉应宗荣卢建建
关键词:静电纺丝氧化锡纳米纤维
基于静电纺丝技术构筑碳/锡基纳米纤维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分别以聚丙烯腈(PAN)作为碳纳米纤维前驱体,五水合四氯化锡(SnCl4·5H2O)作为氧化锡(SnO2)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纺丝助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碳化处理或高温煅烧法,制备了平均纤维直径分别...
何谦
关键词: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高温煅烧浸润性电化学性能
文献传递
碳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表面浸润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经不同温度预氧化和碳化后得到碳纳米纤维膜(CNFM),通过FTIR、TG、XRD、SEM、RAMAM等表征手段探究了预氧化和碳化过程中纤维膜结构的变化,并考察了不同阶段纤维膜的表面浸润性。研究表明:PAN纤维膜预氧化温度选定在270~290℃范围较为合适;随碳化温度的升高,碳纳米纤维(CNFs)的类石墨层状结构有序化提高,石墨层间距减小;碳化膜的最大接触角可达158.3°±1.0°,表面呈现超疏水性。
蒋克望何谦应宗荣刘信东杨佳佳
关键词: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预氧化碳化浸润性
TiO_2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法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二氧化钛(TiO2)是重要的多功能无机半导体材料,TiO2纳米纤维结合了TiO2特性与纳米特征,克服了粉状TiO2某些应用缺点,因此在众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静电纺丝是制备TiO2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其工艺方法有共混法、同轴法、共轭法、并列法和模板法等,不同电纺工艺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形貌和性质。本文综述了电纺TiO2纳米纤维的工艺方法现状及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周雪莉应宗荣何谦蒋克望
关键词:静电纺丝TIO2纳米纤维
一种磷氮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氮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磷氮型阻燃剂是以有机胺、次磷酸和脂肪醛为原料在酸催化下通过缩合加成和亲电加成反应合成。原料有机胺为分子式呈NH<Sub>2</Sub>RNH<Sub>2</Sub>的一种或一...
应宗荣吴树文何谦张元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