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艳芬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慢性
  • 1篇对心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血栓
  • 1篇原因及护理
  • 1篇原因及护理对...
  • 1篇认知行为干预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衰竭

机构

  • 4篇长沙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朱艳芬
  • 1篇高米
  • 1篇黄梨
  • 1篇彭巧
  • 1篇马秀琴

传媒

  • 4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效果观察及SAS评分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效果观察及SAS评分影响。方法:2017年4月-2019年1月收治慢性心衰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4例采用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SAS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院外随访在慢性心衰患者中,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应广泛地推荐运用。
朱艳芬马秀琴彭巧谭慧黄梨
关键词:综合护理慢性心衰SAS评分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问诊的13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医治。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的护理方式。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综合心理健康测评症状自评量表以及心脏功能指标。结果:术前两组负面情绪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综合心理健康测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短轴减少以及左心室射血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在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朱艳芬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4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自然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我效能以及冠心病知识知晓率。结果:治疗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自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冠心病知识知晓率及自我效能均优于自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至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高米朱艳芬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对其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所选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30例,发生率为15.00%。随着年龄增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逐渐提高。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男性。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逐渐提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主要与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有关,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应对,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安全。
朱艳芬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护理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