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昌邑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效果观察-附新定位法介绍
- 背景椎旁胸神经阻滞可以用于胸壁手术的麻醉,也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肿瘤、损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胸神经疼痛。本方法较椎管内麻醉安全性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无明显抑制,所以近年来临床应用增多。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做椎旁胸神经阻滞时,多...
- 朱建祥盛书凤苑代君于浩蒋吉英
- 关键词:麻醉学
- 免散瞳眼底照相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主动性的效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NMFCS)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主动性的效果。方法采用NMFCS对2400例(4800只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建立了完整的患者资料库,并对患者定期复诊。结果发现5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DR,42%的患者无任何不适的自觉症状。根据DR的临床分期,其中0级1128例,Ⅰ级534例,Ⅱ级381例,Ⅲ级294例,Ⅳ级27例,Ⅴ级24例,Ⅵ级12例。结论NMFCS简单易用,患者能直观的看到自己的眼部病变,特别对无眼部症状的患者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治疗主动性大大提高,能有效地预防并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付晓娜孟祥丹朱深智于浩迟明美
- 关键词:糖尿病主动性
- 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附新定位法介绍
- 目的:比较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和传统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阻滞效果,评价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是否有推广价值。方法:将昌邑市人民医院2006年~2008年进行胸椎旁神经根阳滞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经上位棘突立体定位法...
- 朱建祥盛书凤苑代君于浩蒋吉英
- 关键词:麻醉学临床疗效
- 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 2016年
- 观察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治疗对照研究。顺序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昌邑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以干眼的诊断标准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122例244眼,检查及治疗前均取得患者书面同意。随机分为r-bFGF治疗组(r-bFGF组)和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组(梅花针组),21d为一个疗程,治疗后及停止治疗后21d复查。采用SAS 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bFGF组有56例(91.80%)自觉症状好转,梅花针组有59例(96.72%)自觉症状好转,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1d后两组 SIt、BUT 均延长,FL 染色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停止治疗 21 d 后联合组 SIt、BUT 检测结果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 0.05)。结论:改良梅花皮肤针叩刺治疗干眼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泪膜稳定性,而且持续效应优于单纯r-bFGF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于浩夏胜华迟明美朱深智李爱华
- 关键词:叩刺干眼症
- 上位棘突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上位棘突定位法和传统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的疗效,评价上位棘突定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患者65例,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上位棘突定位法,28例141支胸神经)和对照组(传统棘旁经横突定位法,37例138支胸神经),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1.5%(129/141)、血管损伤率为2.8%(4/141)、胸膜损伤率为0,对照组分别为83.3%(115/138)、8.7%(12/138)和4.3%(6/1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位棘突定位法行椎旁胸神经阻滞穿刺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朱建祥苑代君盛书凤于浩蒋吉英
- 关键词:神经阻滞棘突
- 基于RetcamⅢ联合超声检查的患儿眼底病筛查
- 2016年
- 探讨Ret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患儿用RetcamⅢ眼底照相检查联合超声检查。结果:52 例患儿RetcamⅢ眼底检查及超声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结论:RetcamⅢ眼底检查联合超声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减少误诊,漏诊,在婴幼儿眼病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 迟明美王玉卿于浩
- 关键词:超声检查
-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及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分析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接诊的9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纳入观察对象,依据麻醉方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者实行常规麻醉归为对照组,另45例实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归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麻醉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静息状态下的30min、6h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组(P<0.05);而12h、24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结果,组间无意义(P>0.05)。麻醉前2组HR、MAP检测值无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min、1h和6h的上述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手术时间无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采取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作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效果突出,有效减轻疼痛,延长麻醉时间,推动手术顺利进行,临床应用价值高。
- 于浩宫晓娜
- 关键词:镇痛效果
- 翼状胬肉头部至角膜中心的距离与角膜屈光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利用角膜地形图测量翼状胬肉头部至角膜中心的距离与胬肉术前术后角膜屈光变化的关系。方法对76例(76眼)全部为鼻侧翼状胬肉术前术后(3-12个月)使用角膜地形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角膜地形图检查平均散光,翼头至角膜中心的距离≤1mm术前为3.98D,≤2mm3.81D,≤3mm2.52D,≤4mml.41D,≤5mmO.68D,术前平均散光(4.66±3.02)D,术后散光(3.04±2.12)D,表明术后较术前散光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测量方法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翼状胬肉对角膜屈光的影响,说明翼头距角膜中心越近,影响越大。
- 付晓娜唐文平朱深智于浩迟明美
-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地形图屈光
- 优化宣教方式对新生儿眼病筛查普及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优化宣教模式对新生儿眼病筛查普及率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4年12月开始对新生儿眼病进行筛查,2014年12月—2015年5月该院新生儿眼病筛查采取传统的宣教方法,在该阶段随机选取1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采取优化宣教模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在该阶段随机选取10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对比2014年12月—2015年5月和2015年6月—2015年11月这两个阶段该院新生儿眼病筛查普及率以及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阶段新生儿的眼病筛查普及率明显更高(P<0.05),其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中采取优化宣教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眼病筛查的普及率,提高孕产妇对新生儿眼病筛查的认知度。
- 迟明美王玉卿于浩朱深智李爱华
- 关键词:新生儿眼病宣教普及率
- 随机性信息调查在近视眼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应用研究
- 2015年
- 运用随机性信息调查的方法,探讨现代化通讯工具微信对年轻人群近视眼治疗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国内文献对近视眼治疗 Lasik 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只涉及当面口头进行讲解,和借助幻灯片等在门诊进行宣教。方法:将 2015年 2 月~2015 年 12 月在我科做近视眼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168 名,分成普通组和微信组,每组各 84 名,普通组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护理人员口头宣教;微信组病人采用除护理人员口头的健康教育外,和患者建立微信平台,把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知识用微信发到患者,可以随时随地翻看学习,并与患者互动交流,及时反馈信息。比较两组病人准分子激光知识掌握情况、术中配合情况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微信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高于普通组(χ2 =10.571,P=0.005<0.05);微信组术中配合高于普通组(t,P<0.05);微信组患者满意率高于普通组(2 =33.979,P=0.0000<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科借助现代通讯工具微信围手术期宣教,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为近视眼患者提供更方便、更科学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迟明美于浩朱深智李爱华付晓娜
- 关键词:LASIK手术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