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
- 作品数:27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论我国刑事一审的程序增设
- 检讨我国现行刑事一审程序,不难发现,尚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多样性不足、难以满足实践需要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着公正与效率两大诉讼价值目标的实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科学、合理地增设审理程序.笔者认为,根据诉讼原理...
- 金钟
-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审理程序司法公正
- 文献传递
- 商业贿赂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 我国对商业贿赂犯罪,无论是在刑事立法上,还是在刑事司法中,都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范围以及商业受贿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 李少平金钟
- 关键词:商业贿赂犯罪构成法律规制
- 文献传递
- 刑事司法与人权保障被引量:1
- 2007年
- 刑事司法在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两项主要功能时要找准惩罚与保障的平衡点并保持较小振幅;在实体人权保障要求与程序人权保障要求发生冲突时,应首先满足程序人权保障要求,同时争取达到或接近二者动态、相对同等实现的目标。完善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机制,应当树立平衡观,坚持从公平正义、宽严相济、惩保并重、合理适度、刑事和解、协调有序等方面构建刑事司法和谐。
- 金钟
- 关键词:刑事司法公正人权保障
- 我国刑事诉讼中书证开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08年
- 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在开庭审理前或审理过程中,按照法定的条件及程序,将各自掌握的,满足证据三性要求的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材料向对方展示,称为书证开示。我国由于缺乏证据开示制度设置,庭审中"证据突袭"的情况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庭审效力和对证据认定的准确性。针对我国书证开示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确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明确书证开示的原则:不对等开示原则;全面开示、例外不开示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并明确书证开示的时间、范围,以及不开示的法律责任,建立不开示书证的救济、保障机制。
- 金钟
-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据突袭
- 金融犯罪适用刑法若干问题研究
- 2000年
- 金钟
- 关键词:金融犯罪适用法律刑法集资诈骗罪犯罪主体
- 高级法院可以根据授权制定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兼与赵良剑同志商榷
- 2002年
- 宜宾中级法院的赵良剑同志在《四川审判》2001年第6期上发表《高级法院不宜制定定罪量刑的具体数额、数量标准》(以下简称赵文)一文,对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授权各地高级法院在其规定的定罪量刑数额标准幅度内制定具体数额标准的做法质疑,认为这种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司法不统一”,“缺乏公开性”,“在司法文书中从不被援引”,“弊多利少,实不足取”。笔者拜读后,深感赵文重拾旧题仍不乏新意、新据,难能可贵,但对文中所持论点及部分论据却颇有异议。笔者认为: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授权各地高级法院在其规定的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幅度内制定具体数额标准的做法.利多弊少,应予坚持,并逐步完善。因为这种做法:
- 金钟
- 关键词:数额标准定罪量刑高级法院授权司法文书公开性
- 论疑罪被引量:3
- 2013年
- 对"疑罪"概念的界定,应与"疑罪"的实务语境对接。疑罪之疑,主要体现为"事疑"、"罪疑","人疑"、"心疑","审疑"、"裁疑","诚疑"、"普疑"。疑罪的处理原则应为"疑利被告"。该项原则分不同情形有"从无"和"从轻"两种要求,即,罪之成立与否存疑时,适用"疑罪从无";罪名、罪数、刑之轻重以及个别特殊情形存疑时,适用"疑罪从轻"。
- 金钟
- 关键词:疑罪语境
- 略论我国证券犯罪被引量:8
- 1999年
- 在我国,证券犯罪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类型犯罪。与之相应,证券犯罪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深入。本文根据修订后的《刑法》和颁行不久的《证券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刑事司法实际,对我国证券犯罪的概念、现状、构成特征等进行了较为深入。
- 李少平金钟
- 关键词:证券犯罪证券法律
- 疑罪成因论
- 2013年
- 从司法实践看,疑罪成因主要有刑事案件的复杂性、判定主体的局限性、司法工作的失误性和客观方面的制约性等方面。明了疑罪成因,司法人员明确疑罪是一种客观存在,从而在实务中勇于正视而不是回避疑罪问题。针对疑罪的成因,采取完善刑事诉讼机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提高司法人员办案水平、增强侦查科技含量等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人为造成的疑罪的产生。
- 金钟
- 关键词:疑罪刑事诉讼司法审判
- 刑事二审程序中审判权运行的实证研究
- 近年来,我国刑事二审程序中审判权的运行状况虽然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不断得到改善,但仍存在若干问题。为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以2004年至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的司法统计报表83份、司法统计数据2679组和...
- 金钟
- 关键词:刑事二审程序二审案件审判权开庭审理实证研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