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芳
- 作品数:33 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制剂室的发展策略被引量:8
- 2015年
- 医院制剂是市场药品的重要补充。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制剂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对此,应从发展专科特色、加大对中药制剂的研发,加强区域性合作、建立区域中心制剂室,鼓励委托加工、联合药企开发新药等方面寻求突破。
- 袁瑞玉陈凌亚周晓芳
- 关键词:医院制剂制剂室
- 药用真菌雷丸菌丝冻干粉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雷丸菌丝冻干粉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通过深层液体发酵获取雷丸菌丝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以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ICR小鼠进行灌胃,采用一次性给药方式给药,连续观察14天。实验结束后取血清,测ALT和AST,取肝、心、脾、肺、肾5脏器进行石蜡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各实验组均未见小鼠死亡,但用药组小鼠表现行为异常。病理切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小鼠脾脏有极轻微病变,但未见细胞坏死;其余脏器未见异常。AST和ALT分析显示,各处理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雷丸菌丝冻干粉对小鼠有极轻微毒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毒性的原因。
- 周晓芳陈宜涛林美爱王伟剑吴银萍潘佩蕾
- 关键词:雷丸菌丝急性毒性试验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不同途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不同给药途径下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随机平均分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静脉滴注组(IV组)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胸腔灌注组(IP组)。采用不同途径给药,3周为1个疗程,每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进行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IV组PFS为4.6月,MST为7.6月,1年生存率为21.42%:IP组PFS为4.4月,MST为7.4月,1年生存率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IP改善率较IV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与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相当,但腔灌注治疗较全身化疗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
- 黄晓龙周晓芳王增
- 关键词:培美曲塞顺铂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 rhIL-11(Ⅰ)与rhIL-11在晚期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中的临床应用和经济学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升血小板药重组人白介素11(Ⅰ)[rhIL-11(Ⅰ)]、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用于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经济学意义。方法:采用病例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并因此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晚期肺癌住院患者。其中使用rhIL-11(Ⅰ)治疗的患者23例(A组);使用rhIL-11治疗的患者30例,其中每日皮下注射rhIL-11 1.5 mg(B组,14例)或3 mg(C组,16例)。分析其相关临床信息,并评价2种升血小板药的疗效和用药经济性。结果:3组患者除年龄和病理类型外基本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层比较分析A组与C组患者临床信息表明,65岁以下、非腺癌(主要是鳞癌)的晚期肺癌患者使用rhIL-11(Ⅰ)的效果较好。与B组比较,A组治疗2 d后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后血小板最高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治疗2 d后血小板计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IL-11(Ⅰ)用于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效果相对较好,非腺癌(主要是鳞癌)的晚期肺癌患者可能是其优势人群。
- 张丹王增陈芳君周晓芳黄晓龙林能明
-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晚期肺癌血小板减少药物经济学
- 白毛夏枯草鲜汁治疗烫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白毛夏枯草鲜汁对大鼠实验性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背部脱毛后浸入 85℃恒温水浴中15s,使之造成深Ⅱ度烫伤 ,烫伤部位外涂不同浓度的白毛夏枯草鲜汁 ,同时设烫伤宁阳性对照 ,每隔 5d用硫酸纸描绘烫伤面积 ,以硫酸纸重量为指标比较各组烫伤面积大小以及各时段的愈合情况 ,连续 2 5d。结果 从d10开始 ,白毛夏枯草大、中剂量组的皮肤烫伤面积的图纸重量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5 )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白毛夏枯草各剂量组愈合程度明显好于模型对照组。
- 王初周晓芳陈伟英
- 关键词:白毛夏枯草烧伤烫伤
- 基于闭环管理构建用药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被引量:33
- 2018年
- 目的 :分析闭环管理方法在分子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闭环管理模式和智能信息化管理在赫赛汀医嘱开单系统设置、用药自动计算用量、用药单次单剂量计费、赠药模式规范化、药物集中配置、规范药物使用核对、输液环节安全管理等方面改进。结果:闭环管理后开具医嘱耗时、核对药物耗时增加(P<0.001),首次发药耗时、配置药物耗时缩短(P<0.001),输注药物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赫赛汀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01)。结论 :赫赛汀用药安全闭环管理流程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可明显提升用药的安全性,减少发生错误的环节,提高医护工作效率。
- 黄静吴婉英江子芳周晓芳
-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用药安全闭环管理用药
- 934例肿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横断面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9年7月22日0∶00~24∶00所有住院肿瘤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结果934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02%,联合用药比例为5.46%;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76.28%为单用一种抗菌药物,21.40%为二联使用,2.32%为三联使用;在全院各科室中,以妇外科使用率最高,为77.08%,其次为普外科,为48.75%;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53.47%)明显高于医院的整体使用率(23.02%);全院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71.01%。结论医院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远低于全国平均使用率,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较高,但预防用药使用的抗菌药物级别偏高,特别是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
- 程斌王增戚雅君翁琳方青芳周晓芳张文英
-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 紫杉醇化疗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周晓芳方青芳翁琳
- 关键词:紫杉醇化疗肿瘤细胞死亡抗肿瘤血管形成肿瘤细胞凋亡晚期肿瘤患者抗肿瘤化疗
- 医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点评及审核方法探讨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对肿瘤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进行点评,探讨审核方法,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医嘱共计19625份,审核、点评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不合理医嘱的主要类型。结果经药师审核、点评共发现不合理医嘱187份,占0.95%,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为溶媒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顺序不合理、配伍禁忌等。结论针对不合理医嘱,审核药师可以加强对溶媒适宜性、给药剂量适宜性、给药途径适宜性、给药顺序适宜性等方面的审核,有效预防并纠正临床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引发的不良事件。
- 周晓芳孔思思俞欢李楚倩杨国浓
- 关键词: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医嘱审核
- 数智化管理模式在降低PIVAS配置不规范率中的研究与干预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数智化管理模式,以减少PIVAS配置不规范率。方法基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信息系统,依托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真因分析等质量管理方法对静脉配置不规范率进行质控与改进。结合现状调查并依据80/20法则,判断“排药差错”和“配置剂量不准”是造成不规范事件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排药差错”和“配置剂量不准”进行对策制定。最终,构建数智化创新管理模式并投入实际运用。结果数智化管理模式实施后,围仓内配置阶段不规范事件发生率从3.001‰降至0.648‰(P<0.001);“排药差错”及“配置剂量不准”事件发生率分别从1.572‰降至0.183‰,1.080‰降至0.133‰(P<0.001)。此外,首批输液排药平均时长由28.7 min降至28.0 min(P<0.001)。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依托数智化管理的创新模式,优化配置流程,降低PIVAS围仓内配置不规范率并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以推动临床静脉输液的规范化、安全化、合理化。
- 宋佳丽王增吴轲王涛颜鑫炎周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