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火车驾驶室工频电场强度分布的调查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了解电力机车的工频电场情况。方法用工频场强仪测定昆明铁路局管内各种运行状态的电力机车的工频电场强度,以各型内燃机车为对照。结果各型机车运行及停靠铁路接触网下时,机车驾驶室、两侧窗外、机器间工频电场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燃机车脱离铁路接触网后则不存在工频电场。结论电力机车驾驶室内存在着强度很低的分布不均匀的变化的工频电场,该工频电场来自于接触网,必须对其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进行研究。
- 王雷
- 关键词:铁路电磁场职业卫生
- 昆明铁路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昆明铁路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影响因素,提出改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建议,保护职业身体健康。方法按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标准,制作检查表,对昆明铁路局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单位进行现状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昆明铁路局卫生防护设施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昆明铁路局卫生防护设施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2个主成分,总共14个影响因素。结论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关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是否合理的9个因素。提示今后在增加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时必须严把设计关,满足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身体健康。
- 王雷高成兵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影响因素
- 驾驶适应性指标在铁路机车乘务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8年
- 综述了驾驶适应性的定义、理论基础,并根据驾驶适应性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特别对驾驶适应性指标在铁路机车乘务员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为明确在铁路机车乘务员中深入开展驾驶适应性研究的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 王雷
- 关键词:驾驶适应性机车乘务员
- 铁路既有隧道维修施工作业急性职业中毒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根据3种不同隧道施工模式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浓度情况,提出风险等级、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项点及针对性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急性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方法选取昆明铁路局单线隧道施工为研究对象,在施工过程中对工人工作位置设置检测点进行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浓度检测,对不同施工模式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按照3种不同施工组织模式中一氧化碳浓度情况划分风险等级,根据HACCP原理找出风险关键项点,制定针对性措施。结果 3种施工模式(捣固、清筛、换轨)正常施工中,二氧化氮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清筛、换轨、捣固,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而一氧化碳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换轨、人工清筛、捣固施工,换轨施工一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4~12倍,人工清筛一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2倍,捣固施工一氧化碳浓度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隧道单纯捣固施工属于低风险作业,不易引起急性一氧化碳职业中毒;人工清筛作业属于中等风险作业,可能引起急性一氧化碳职业中毒,HACCP关键项点是管理好发电机和同时进入隧道的机车数量;隧道换轨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极易发生急性一氧化碳职业中毒,HACCP关键项点是管理好小型螺栓机及发电机。对3种施工按风险等级从组织管理、人员、设备及防护4个方面对HACCP环节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避免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 王雷惠兆斌
- 关键词:铁路隧道急性职业中毒
- 铁路隧道维修作业急性职业性危害因素调查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铁路隧道维修施工中的急性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昆明铁路局7个单线施工隧道为研究现场,在工人工作位置依次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甲醛的含量检测,对不同施工模式及不同隧道长度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施工模式(捣固、清筛、换轨)中,二氧化氮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清筛、换轨、捣固,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一氧化碳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换轨、人工清筛、捣固,一氧化碳来自机车尾气及小型内燃机具产生的废气,换轨施工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4~12倍,人工清筛施工一氧化碳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2倍.结论 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能引起急性中毒的有毒气体,捣固施工不易引起急性一氧化碳职业中毒,属低风险作业;人工清筛施工可能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属中等风险作业;换轨施工极易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属极高风险作业.建议按风险等级从管理、人员、设备及防护4个方面对HACCP环节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
- 王雷
- 关键词:铁路隧道职业性有害因素
- 昆明铁路局职业危害作业点数量变化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昆明铁路局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存在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多、分布广而散、流动性大、防治工作难的特点。近年来铁路向高速化、现代化迈进,生产力布局及机构的不断整合,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使用,使得职业危害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为掌握昆明局职业危害作业点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有效地做好我局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 王雷高成兵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铁路隧道路基不同施工中的粉尘噪声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检测铁路隧道路基钢轨3种常见维修施工方式的粉尘、噪声危害,发现隧道清筛作业粉尘浓度最高,超过国家标准,捣固及换轨施工作业粉尘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3种施工中噪声8h等效声级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短时有超过100dB(A)的情况。隧道清筛、捣固作业需要进行湿式作业及相应级别的个体呼吸防护,3种施工作业均需要进行SNR值在30分贝左右个体噪声防护。
- 王雷
- 关键词:铁路隧道粉尘噪声
- 铁路空调发电车乘务员听力损失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调查昆明铁路局的空调发电车噪声情况及其乘务员的听力损失情况,分析危害特点。方法用声级计测量空调发电车的噪声,对其乘务员进行纯音气导测听。结果空调发电车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男乘务员听力损失比例(53.69%)较女乘务员(17.39%)高。男乘务员听力损失人员在各年龄段及接触噪声工龄上没有差异,双耳听力损失高于单耳损失比例,听力损失分级与年龄之间没有关系,听力损失分级之间按工龄进行统计差异有显著性,其中Ⅰ、Ⅱ、Ⅲ分级之间,Ⅳ、Ⅴ之间没有差异。结论在铁路空调发电车噪声环境下,男乘务员的听力损失是严重的且听力损失没有年龄、工龄的差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男乘务员的听力。
- 王雷惠兆斌
- 关键词:乘务员听力损失
- 铁路路外伤亡事件与驾驶适应性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机动车驾驶适应性指标与铁路路外伤亡事件的关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方法在昆明铁路局某机务段全体机车乘务员1 813人(男性)中,以2007年发生路外伤亡事件的168名机车乘务员为研究组,其余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及对照组进行速度估计、复杂反应误判断次数、夜视力、动视力、深视力5项驾驶适应性指标测试,分析这5项指标与路外伤亡事件的关系。结果路外伤亡事故机车乘务员动视力指标与未发生路外伤亡的乘务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视力指标对筛选发生路外伤亡事件机车乘务员意义最大,复杂反应判断力的意义居第二。通过动视力单个指标对路外伤亡事故乘务员的筛选效果不理想,通过动视力与复杂反应判断指标进行联合筛选路外伤亡事件乘务员的敏感性较高,但是准确率较低。结论动视力、复杂反应判断指标与路外伤亡事故发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定期检测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路外伤亡事件的发生。
- 王雷惠兆斌
- 关键词:驾驶适应性机车乘务员
- 某铁路配件企业闸瓦、弹条及橡胶垫片建设项目的预评价
- 2011年
- 目的对某铁路配件企业闸瓦及橡胶垫片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提出意见及建议,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方法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对该建设项目采用检查表法与类比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炭黑粉尘、其他粉尘、二氧化硫、噪声及高温。其中炭黑粉尘、其他粉尘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是需要重点控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项目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防尘防毒设施、采光、照明设计、工作场所微小气候等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结论该项目对粉尘的职业防护应主要考虑局部机械通风,对二氧化硫的职业防护应主要考虑全面机械通风;由于新建车间与铸工砂处理工房距离过近,建议拆除;建议规范设置警示标识、补充应急救援措施。
- 王雷
- 关键词:建设项目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