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璐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低工资
  • 1篇低工资制
  • 1篇低工资制度
  • 1篇人均GDP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平均工资
  • 1篇平均工资
  • 1篇最低工资
  • 1篇最低工资制
  • 1篇最低工资制度
  • 1篇祛魅
  • 1篇逻辑
  • 1篇科层组织
  • 1篇工资
  • 1篇工资制
  • 1篇工资制度
  • 1篇保障性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刘璐
  • 1篇高恩新

传媒

  • 1篇东南学术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最低工资制度的保障性程度分析——以广州市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对广州市最低工资制度进行研究,将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与该市的社会平均工资、人均GDP、居民物价消费指数和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这四个指标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广州市最低工资保障性程度偏低的结论,并提出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具体建议: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建立联动调整机制;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要考虑广州市用工特点,以此为依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完善工资分配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工资分配领域的改革提供支撑等建议。
刘璐
关键词:最低工资制度社会保障社会平均工资人均GDP
平台的“祛魅”: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组织-技术互嵌逻辑被引量:20
2023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技术在塑造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枢纽的城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科层治理体系经历信息化到平台化再到数字化的调适性变迁,而技术增效、数据赋能到平台赋权的技术吸纳逻辑推动着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升级。新兴技术嵌入城市治理体系既是科层组织的改革与创新战略,又受制于科层组织的权力结构和技术工具限度,组织-技术互嵌程度决定技术吸纳的深度和效度。在组织-技术互嵌迭代过程中,数字化城市治理体系呈现“人防”“技防”混合、数据与管理分离、治理要素“碎片化”的特征。城市治理体系转型需要明确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定位,以问题感知为核心功能,警惕数字技术塑造的“新权力”带来城市治理“再碎片化”。
高恩新刘璐
关键词:科层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