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飞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桓台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透刺针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透刺针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SHS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透刺针法联合肌内效贴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肢FMA、ADL评分均升高(P<0.05),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肢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针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卒中后SHS在改善患者上肢运功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
- 荆波雯孙莹赵鹏飞罗平
- 关键词: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卒中针刺疗法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和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例,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根据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峰速度(Em)/舒张晚期左房室瓣环运动峰速度(Am)结果分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组(LVDD)和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non-LVD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抗凝血酶原Ⅲ(AT-Ⅲ)进行比较,并与组织多普勒检测的Em、Em/Am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VDD组(n=133例)患者的FIB、vWF、D-D水平高于non-LVDD组(n=71例)(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m、Em/Am均与收缩压(SBP)、高血压史、FIB、vWF、D-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2,-0.211;-0.217,-0.317;-0.489,-0.646;-0.444,-0.648;-0.174,-0.20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IB、vWF、SBP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主要因素(标准回归系数=-0.493、-0.326、-0.118,P<0.05)。结论 FIB、vWF、SBP是影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并与左室舒张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 郭佳佳胡松赵鹏飞徐强王仁萍毛拥军
- 关键词:高血压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