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学海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矿业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砂岩
  • 2篇露天
  • 2篇煤层
  • 2篇教育
  • 2篇教学评价
  • 2篇高校
  • 1篇低透气煤层
  • 1篇地表移动
  • 1篇地表移动变形
  • 1篇地表移动变形...
  • 1篇地压
  • 1篇选型
  • 1篇学生综合能力
  • 1篇循环应力
  • 1篇循环载荷
  • 1篇压裂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分类
  • 1篇岩石破裂

机构

  • 14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大兴安岭古莲...
  • 1篇山东能源淄博...
  • 1篇十八站林业局
  • 1篇本溪钢铁(集...

作者

  • 14篇迟学海
  • 4篇肖福坤
  • 3篇刘刚
  • 2篇赵美芳
  • 1篇李连崇
  • 1篇袁永
  • 1篇马富廷
  • 1篇许寒梅
  • 1篇代少军
  • 1篇白润才
  • 1篇陈刚
  • 1篇曹剑锋
  • 1篇赵利强
  • 1篇张晓燕
  • 1篇李佳臻
  • 1篇孟鑫
  • 1篇李伟

传媒

  • 4篇黑龙江科技大...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山西建筑
  • 1篇煤矿安全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露天采矿技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3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3年
时代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对毕业生在专业水平、基础知识储备、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通过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便于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形成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使人才培养形成闭环系统,在构建统筹联动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中,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文章将针对OBE理念下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概念进行阐述,并探究构建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意义,最后提出OBE理念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路径,以便于为现阶段高校教学体系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支持之用。
赵美芳任梦轩迟学海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教学质量监控
低透气煤层水力压裂裂纹的扩展规律被引量:2
2015年
获取低透性煤层的合理水力压裂影响区和压裂孔布置方式,对瓦斯有效抽采、灾害预防尤为重要。采用岩石破裂失稳RFPA2D渗流系统,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低透性煤层水力压裂钻孔周边裂纹的扩展规律。结果表明:钻孔左侧水平向起裂并向内部延伸,右侧起裂裂纹与水平向呈45°且向煤体内部延伸,最终主破裂方向转变为30°,煤层破裂形态呈现蝴蝶形;随着步中步的增加,声发射事件逐渐增多,孔隙水压力分布呈现强弱强弱态。随着水压力不断增大,裂纹区、裂隙区、塑性区和弹性区也在不断改变,变化趋势整体形态呈现椭圆形。该研究为低透性煤层水压增透钻孔合理布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迟学海
关键词:水压致裂渗流
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2025年
针对万成矿业煤炭开采活动对地表移动变形产生影响的问题,基于广义Hoek-Brown准则确定该矿岩体力学参数,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开采数值模型,结合地表沉降观测数据和采动沉降规律,分析该矿10^(#)煤层开采活动和地表沉降的关系。结果表明,10^(#)煤层开采引起地表变形的下沉系数为0.81,水平移动系数为0.26,主要影响角正切值为2.07,开采影响传播角为79°。研究可为矿区开采条件相近煤矿的开采设计、保护煤柱留设、生产作业规程编制、地面建筑保护、生态修复及地质灾害治理等提供参考。
迟学海
关键词:煤炭开采地表移动变形
不同加载速率下砂岩的破碎规律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究巷道失稳时岩石的破坏规律,基于分形几何的方法,研究砂岩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破坏形成碎块的分布情况,得到了加载速率与块度分布的关系模型,定量描述了分形维数与破碎程度的关系,同时给出了分形维数变化区间为2.5~2.7。该研究可为巷道失稳破坏产生的破碎体分布预测和快速建立应急救援通道设备选型提供理论参考。
迟学海蒲文龙杜宏飞周建
关键词:巷道砂岩加载速率分形维数设备选型
古莲河露天煤矿边坡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根据古莲河露天煤矿边坡实际参数,采用弗先科作图法、极限平衡法以及数值模拟手段对边坡安全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边坡安全系数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边坡管理的建议。
刘杰马富廷曹忠清赵利强迟学海
关键词:露天煤矿边坡滑动面数值模拟安全系数
基于GRA-EPSO-SVM模型的露天矿山爆破振动速度预测
2025年
露天矿爆破振动峰值是评价爆破效果的主要指标。在露天矿煤岩互层爆破场景下,针对现有的爆破振动峰值预测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测结果,导致爆破参数、起爆网络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灰色关联度特征选取下基于集成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GRA-EPSO-SVM)的爆破振动速度峰值预测模型。以元宝山露天煤矿不同赋存条件下的煤岩爆破为背景,选取孔距、排距、孔深、单段最大装药量、最小抵抗线、爆心距、高程差、质点振速峰值作为输入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A)过滤影响爆破振动速度峰值的冗余因素(孔深、单段最大装药量、最小抵抗线、质点振速峰值);运用集成粒子群算法(EPSO)优化SVM算法的关键参数C和g,将参数输入到GRA-EPSOSVM模型中进行评估。结果表明:GRA-EPSO-SVM组合算法对比改进的萨道夫斯基公式、SVM的预测值和实际值更为吻合,平均误差分别降低15.3%和106.8%,预测结果的精度更高,更能有效预测露天矿煤岩互层爆破振动峰值,为露天矿开采爆破施工安全控制提供帮助。
张鹏飞袁永何运华代少军李佳臻迟学海李伟孙雪张焦白润才费鸿禄
关键词:露天矿灰色关联分析优化支持向量机
循环载荷下煤样力学特性和损伤演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为探索循环应力下煤样的力学特征和损伤演化规律,利用TAW-2000压力机和SH-Ⅱ声发射系统对煤样进行循环载荷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峰值应力的增加,循环峰值轴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塑性变形均呈线性增长。煤样破碎成多个块体且形状各异。随着循环应力的增大,曲线出现明显的迁移效应。随着循环峰值应力增大,体应变不断增长且呈现离散-密集-离散的特征。通过弹性模量大幅度变化和达到峰值可以一次和二次预判煤样的破断;通过泊松比波动和稳定增长可以一次和二次预判煤样的破断。随着循环应力的增大,声发射计数在不断增大。第7次循环后声发射计数增长较快,煤样进入明显的塑性阶段。循环加卸载前期损伤程度较低,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当达到塑性分界点时,损伤变量呈现台阶式增长。加载阶段声发射能量增长趋势为先缓慢后快速再极速,卸载阶段声发射能量增长较缓慢且平稳,通过声发射能量的异常增长也可预判煤样即将失稳破坏。加卸载响应比分为典型的4个阶段,整体呈现"U"型变化。
刘刚肖福坤秦涛迟学海迟学海于涵侯志远赵荣欣
关键词:循环应力声发射损伤演化规律
点载荷作用下岩石塑性特征及分类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岩石在点载荷作用下塑性特征,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花岗岩、细砂岩、黄砂岩、玄武岩、粉砂岩、红砖在点载荷作用下位移-载荷曲线,得到了6种类岩石力学特性和塑性特征。粉砂岩、红砖和玄武岩的强度接近;黄砂岩、花岗岩和细砂岩强度呈现线性增大,且与刚度变化趋势相一致。随着强度的增加,变形呈现先急剧增长后缓慢下落的特点。根据曲线规律对岩石进行分类和分级,黄砂岩、粉砂岩、玄武岩和红砖均属于脆塑性岩石;玄武岩为塑性岩石,细砂岩为脆性岩石。通过塑性系数对岩石进行分类,细砂岩为脆性岩石,级别为1级,塑性系数为1;玄武岩为塑性岩石,级别为6级,塑性系数为6~∞;花岗岩塑性<黄砂岩塑性<粉砂岩塑性<红砖塑性。岩石越致密越均质,弹脆性越好;孔隙越多越离散,塑性变形越明显。
刘刚肖福坤郭志彪迟学海蒋元男于涵侯志远赵荣欣
关键词:岩石破裂力学特征岩石分类
“模拟矿井”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效果的评价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模拟矿井”是解决采矿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线实习机会少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为评价“模拟矿井”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效果,该文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指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效果评价模型并确定影响因素权重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学生能力提升效果进行量化,明确学生综合能力的掌握程度。研究表明,“模拟矿井”实践教学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均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认证指标,其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肖福坤张晓燕陈刚迟学海
关键词:教学评价层次分析
“三硬”煤岩组合体冲击倾向性数值分析被引量:19
2016年
采用RFPA2D对坚硬顶板、坚硬煤层、坚硬底板三体模型进行冲击倾向性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坚硬顶板组合体峰值后突然失稳,易发生冲击地压;坚硬煤层组合体峰值前储存大量弹性能且瞬时释放,极易发生冲击地压;坚硬底板组合体峰后曲线呈现阶梯性缓慢下掉,不易发生冲击地压。组合体声发射能量释放分成3个阶段。坚硬顶板组合体和坚硬煤层组合体能量瞬时集中释放,坚硬底板组合体能量缓慢释放。虽然坚硬底板组合体释放总能量大于坚硬顶板组合体,但能量释放机制不同。
刘刚李连崇肖福坤迟学海申志亮张峰瑞孟鑫
关键词:冲击地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