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杰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梅毒
  • 6篇症状
  • 6篇神经梅毒
  • 4篇生殖
  • 4篇生殖器
  • 3篇动眼神经
  • 3篇动眼神经麻痹
  • 3篇眼神经
  • 3篇眼神经麻痹
  • 3篇神经麻痹
  • 3篇生殖器疱疹
  • 3篇湿疣
  • 3篇丘疹
  • 3篇疱疹
  • 3篇尖锐湿疣
  • 3篇病毒
  • 2篇单纯疱疹
  • 2篇单纯疱疹病毒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症

机构

  • 19篇大连市皮肤病...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孙杰
  • 12篇李爱莉
  • 6篇王去非
  • 5篇袁阳
  • 4篇占城
  • 3篇王稳
  • 2篇张振国
  • 2篇袁阳
  • 2篇夏玉坤
  • 2篇崔红艳
  • 2篇彭琳琳
  • 2篇冯莉
  • 1篇周哓伟
  • 1篇李成博
  • 1篇贾玉杰
  • 1篇高健
  • 1篇卢平
  • 1篇徐雁
  • 1篇黄小波
  • 1篇于晓梅

传媒

  • 7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第五届全国性...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孢曲松钠治疗无症状神经梅毒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大连地区无症状神经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将经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确诊的54例无症状神经梅毒随机分成2组,均住院接受治疗,其中头孢曲松钠组19例,予头孢曲松钠1 g,每12 h 1次静脉滴注,连续14 d;青霉素组35例,应用水剂青霉素治疗,320万U/次静脉滴注,每4 h 1次,连续14 d,出院后给予苄星青霉素钠240万U/周,共3周。结果:治疗后6个月,头孢曲松钠组和青霉素组脑脊液VDRL滴度分别有15例(78.9%)、30例(85.7%)出现下降,分别有8例(42.1%)、11例(31.4%)转阴;治疗后12个月2组脑脊液VDRL滴度分别有15例(78.9%)、24例(68.6%)转阴;治疗后18个月2组脑脊液VDRL滴度分别有17例(89.5%)、33例(94.3%)转阴,各有2例仍未转阴,但血清学RPR滴度持续下降,目前仍在随访。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可以替代水剂青霉素,作为治疗无症状神经梅毒的有效药物。
李爱莉孙杰王去非袁阳王稳占城李冰蕾孙培宏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青霉素疗效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1例被引量:4
2018年
患者男,48岁。视物双影,左侧眼睑下垂2周加重伴右侧眼睑下垂2天。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血RPR 1∶16(+),TPPA(+),脑脊液RPR 1∶2(+/-),TPPA(+),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白细胞数:72×106/L,蛋白定性:阳性;头颅MRI平扫+MRA(1.5T)示:1.脑白质病变(DWMH I级);2.头颅MRA未见明显病症。全脑血管造影(DSA):颅内血管未见异常。诊断:神经梅毒。给予青霉素钠320万U每4小时一次静点,连续14天,出院后肌注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共3次。6周后眼部症状明显好转,随访8个月,RPR滴度下降,现仍在随访中。
孙培宏李爱莉孙杰靳亚莉占城
关键词:神经梅毒动眼神经麻痹
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的神经梅毒4例并文献复习
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4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临床资料,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4例患者均男性,年龄48~69岁,临床表现为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治疗给予青霉素钠400万U每4小时一次静...
李爱莉王去非孙杰袁阳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神经梅毒
伴多发性骨髓瘤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病
2024年
患者女,65岁。肛周出现扁平棕褐色丘疹半年。皮肤科检查:舌体弥漫肿大,两侧有齿痕,舌表面光滑,有蜡样结节、斑块及裂隙。外眦及耳窝处可见蜡样坚硬的丘疹,部分融合。肛周可见蜡样琥珀色坚硬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出血性斑块,弥漫性浸润。双手指可见透明样的针尖大的丘疹。皮损组织病理:真皮与皮下组织有大量不规则团块状物质沉积,结晶紫染色阳性。骨髓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转至综合医院血液科治疗,给予硼替佐米化疗。
李爱莉彭琳琳高健孙杰徐雁
关键词:淀粉样变病原发性骨髓瘤多发性
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检测在生殖器疱疹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2008年
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孙杰周晓伟
关键词:抗原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生殖器疱疹生殖器溃疡性疾病
生殖器疱疹中单纯疱疹病毒分型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研究
孙杰张振国乐宏远周哓伟姜妙娜黄小波
通过采用荧光PCR对有症状的生殖器疱疹的患者进行分型检测,研究其与症状相关性。但在试验中发现抗原检测法其阳性率与皮损有关,与就诊时间影响不大。抗原检测法对糜烂性皮损检出率低,对水疱检出率高,而PCR法对两者均有很高的检出...
关键词: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病毒分型单纯疱疹病毒
发疹性瘙痒性丘疹型汗孔角化病1例
2020年
1病例摘要患者女,60岁,农民。因躯干及四肢丘疹伴瘙痒3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干农活喷洒农药(成份百草枯)后,于双踝部至双大腿出现丘疹及斑丘疹,自觉瘙痒,未诊治。后皮损逐渐扩大形成斑片,瘙痒剧烈,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未见明显好转。
李爱莉孙杰于晓梅
关键词:汗孔角化病瘙痒性发疹性
大连地区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耐药性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大连地区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比较观察不同药物不同疗程治疗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疗效;通过检测基因23S rRNA的突变情况探讨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分子耐药机制。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诊治的126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尿道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同时筛选出6例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株,进行耐药基因23S rRNA突变的检测。结果男女患者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长疗程治疗方案与其他三组治疗方案对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治疗方案之间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增23S rRNA的基因,PCR产物中耐药株测序结果中有1株A2059G突变,有3株A2057G突变,1株A2093T突变,5株有T2611C突变。结论男女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病率无差别;阿奇霉素长疗程治疗方案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治愈率较高;大连地区沙眼衣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分子基础是23S rRNA基因的点突变。
李爱莉朱辉孙杰张振国袁阳王去非王稳宋仁广占城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大环内酯类耐药性流行病学
33例鲍温样丘疹病临床诊治体会
鲍温样丘疹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由于此病的临床表现与尖锐湿疣相似,临床上易误诊为尖锐湿疣,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近年来鲍温样丘疹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它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临床、病理特征的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孙杰夏玉坤崔红艳
关键词:鲍温样丘疹病临床症状尖锐湿疣病理学检查
文献传递
外阴-阴道-牙龈综合征
2025年
报告1例外阴-阴道-牙龈综合征。患者女,53岁,因外阴反复糜烂伴疼痛10年、口腔牙龈糜烂伴疼痛5年就诊。皮肤科检查:上下唇红缘处见淡白色斑片,有糜烂、结痂及黏着性鳞屑;两侧颊黏膜后部可见网状银白色细纹;上下牙龈、阴道壁、阴道口及两侧小阴唇内侧均见糜烂,边缘可见白色网纹带。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点灶表皮缺失、糜烂面形成,其下海绵水肿,炎性细胞外渗,局灶表皮细胞排列密集,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大深染,可见核分裂象,局灶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上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少量浆细胞浸润,大致呈带状分布。诊断:外阴-阴道-牙龈综合征。
李闻音卢平彭琳琳孙杰李爱莉
关键词:扁平苔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