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建伟

作品数:31 被引量:113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针刺
  • 11篇电针
  • 10篇针刺镇痛
  • 7篇细胞
  • 6篇镇痛
  • 5篇肾上腺
  • 5篇肾上腺素
  • 5篇四氢巴马汀
  • 5篇去甲肾上腺
  • 5篇去甲肾上腺素
  • 5篇左旋四氢巴马...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甲肾上腺素
  • 5篇阿片
  • 4篇电针镇痛
  • 4篇内阿片肽
  • 4篇内啡肽
  • 4篇Β-内啡肽
  • 3篇电针疗法

机构

  • 27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医学院第...

作者

  • 28篇姜建伟
  • 24篇曹小定
  • 22篇吴根诚
  • 7篇杜莅娜
  • 5篇吴钢
  • 4篇何球藻
  • 3篇王红
  • 3篇周丽
  • 3篇张菁
  • 3篇崔毓桂
  • 3篇程晓东
  • 2篇刘忠英
  • 2篇朱津民
  • 2篇田启
  • 2篇黄显奋
  • 2篇沈奕
  • 2篇何晓平
  • 2篇严泓渠
  • 2篇许绍芬
  • 1篇汪海宏

传媒

  • 14篇针刺研究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新药与临床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4篇1991
  • 2篇1990
  • 6篇1989
  • 1篇198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丙嗪、泰尔登及异丙嗪使针刺镇痛减效
1990年
家兔113只,用钾离子透入法测痛,电针单侧“合谷”和“外关”穴,观察氯丙嗪、泰尔登、及异丙嗪对针刺镇痛的影响。实验发现,静注氯丙嗪0.1mg/kg、0.5mg/kg能降低痛阈,静注泰尔登0.025mg/kg、0.1mg/kg能提高痛阈,而2药均能显著降低针刺镇痛强度并缩短持续时间,呈量效关系。静注异丙嗪1mg/kg能降低痛阈,2mg/kg则提高痛阈,但2种剂量的异丙嗪均能减弱针刺镇痛。结果提示针麻临床应用加用上述药物应十分谨慎。
戴佳乐许绍芬汪海宏姜建伟吴根诚崔毓桂张菁
关键词:针术止痛氯丙嗪泰尔登异丙嗪
鞘内注射吗啡抑制大鼠免疫功能时PAG和海马μ^-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吗啡抑制大鼠免疫功能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和海马 μ 阿片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结果 鞘内注射吗啡可促进大鼠PAG和海马 μ 阿片受体mRNA表达增加。结论 中枢PAG和海马 μ 阿片受体可能参与鞘内注射吗啡引起的免疫功能的抑制 ,但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孙涛杜莅娜姜建伟吴根诚曹小定
关键词:原位杂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海马
多巴胺D_1和D_2受体激动剂对芬太尼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1993年
阿片受体μ亚型激动剂芬太尼可增强针刺镇痛。多巴胺受体阻断剂也可增强针刺镇痛,而且与芬太尼合用出现协同作用。本实验观察脑室内注射D_1激动剂SKF38393(SKF)和D_2激动剂LY171555(LY)对芬太尼(F)增强电针镇痛(EA)作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中枢DA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家兔(本校动物部提供的国产大耳兔)雌雄不拘,2~2.5kg,K^+透入法致痛,以出现明确的防御性运动反应时的最小电流强度为痛阈。G6805型电针仪刺激一侧“合谷-外关”穴。
吴中王彦青姜建伟吴根诚
关键词:多巴胺激动剂芬太尼电针
电针对抗吗啡在术后镇痛时的副作用被引量:2
1994年
杜冬萍姜建伟王佳曹小定
关键词:电针疗法吗啡镇痛副作用
大鼠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的内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991年
国内外的大量工作已证明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RPGL)是痛觉下行抑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工作采用核团电刺激、电毁损、微量注射及推挽灌流等技术结合行为测痛、神经肽放免测定等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RPGL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及该核团中内阿片肽的作用。
周丽田启姜建伟吴根诚曹小定
关键词:针刺镇痛
电刺激和毁损大鼠延髓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对针刺镇痛的影响被引量:2
1991年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延髓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RPGL)是电刺激脑镇痛和吗啡镇痛非常有效的部位。与其它参与吗啡镇痛的脑区(如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第四脑室底等)相比,RPGL 对吗啡的敏感性最强。国外对此核团的镇痛机理方面亦做了大量工作。
周丽田启姜建伟吴根诚曹小定
关键词:电刺激针刺镇痛
针刺镇痛时视前区内阿片肽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1991年
本工作观察针刺镇痛时视前区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啡肽(LEK)与去甲肾上腺素(NA)释放变化的关系,并观察针刺两组不同穴位对视前区递质释放的影响。采用钾离子测痛法观察家兔痛阈,经自制的推挽灌流套管收集针刺镇痛时视前区的人工脑脊液灌流液。
吴根诚姜建伟朱津民曹小定
关键词:针刺镇痛亮氨酸脑啡肽Β-内啡肽视前区
电针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1995年
电针对正常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文献报道结论不一。为进一步探明电针对正常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我们建立了自由活动状态下正常大鼠电针的模型,实验观察了电针对正常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及 IL-2诱生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能够增强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提高 IL-2诱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电针能够增强正常大鼠细胞免疫功能。
程晓东杜莅娜姜建伟曹小定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细胞免疫功能电针疗法
大鼠外侧网状旁巨细胞核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内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1994年
王红周丽吴根诚姜建伟曹小定
关键词:针刺疗法镇痛内阿片肽
β-内啡肽在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采用淋巴细胞转化(淋转)试验法观察到β-内啡肽在浓度为0.3,3,30nmol/L时,可增强亚适量刀豆蛋白A(ConA)(0.625mg/L)诱导的小鼠脾淋转反应,而对未经活化的静止淋巴细胞未见致分裂作用。作者又观察到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拮抗剂,可阻断β-内啡肽对小鼠脾淋转反应的增强作用。另外,发现在ConA诱导淋转过程中不同时间加入β-内啡肽,其协同效应从培养起始后24h内最为明显。
沈奕姜建伟吴根诚何球藻曹小定
关键词:内啡肽淋巴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