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琪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泡微石症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总结肺泡微石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肺泡微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临床均表现为咳嗽,2例伴有胸闷气喘;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钙及血磷检测均未见异常;肺功能检查示3例弥散功能降低,2例有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X线胸片均可见弥漫性高密度结节影,中下肺为主;胸部CT检查3例见白描征,2例见火焰征;2例行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示不规则同心层微小结石。结论肺泡微石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典型,活检组织病理可明确诊断。
- 赵琪程京华丁晶晶苗立云蔡后荣
- 关键词:肺泡微石症影像学组织病理
- 胃印戒细胞癌伴肺淋巴管癌病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提高对胃印戒细胞癌伴肺淋巴管癌病(PLC)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3例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伴PL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肺淋巴管癌病"、"肺癌性淋巴管炎"、"胃印戒细胞癌"及"pulmonary lymphangitic carcinomatosis"、"gastric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为检索词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2例男性,1例女性,均因不同程度的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就诊。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3例均可见不均匀小叶间隔增厚,1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合并双侧胸腔积液。3例均行胃镜活检病理示胃印戒细胞癌。其中1例经化疗已生存7个月,另2例失访。经文献检索共检索到2例胃印戒细胞癌伴PLC患者,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5岁和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干咳、活动后气促,生存期均不足1个月。结论胃印戒细胞癌伴PLC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肺部原发疾病。本病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 刘寅陈亮陈露露张英为赵琪丁晶晶黄妹蔡后荣
- 关键词:肺淋巴管癌病胃印戒细胞癌
- 误诊为转移癌的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具有转移癌影像学特点的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关注和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影像学表现(HRCT及PET/CT)似转移癌的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筛选PLCH误诊的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学特点。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主要为咳嗽、咳痰,其PET/CT均提示肺部病灶葡萄糖摄取率增高。1例胸部HRCT表现为双肺弥漫结节影及囊状影,纵隔窗间右侧第4肋骨有局灶性破坏,经外科胸腔镜肋骨活检确诊;1例患者胸部HRCT表现为弥漫结节影,经外科胸腔镜肺活检确诊。2例患者的肺活检病理均提示病灶中多量朗格汉斯组织细胞(LC)及嗜酸粒细胞浸润;LC表达CD1a。共检索到误诊相关文献7篇,均为个案报告。分别误诊为抑郁症、嗜酸粒细胞性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的间质性肺炎、恶性肿瘤。结论当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转移癌伴或不伴其他器官损害时,在鉴别诊断时需考虑到PLCH可能,尽快完善病理学诊断,有利于患者及早治疗,改善预后。
- 赵婷婷夏伟赵琪马苗李燕苗立云孙琦张英为
- 关键词:转移癌误诊HRCTPET/CT
- 以肺淋巴管癌病为首诊的胃癌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以肺淋巴管癌病(PLC)为首诊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增强对PLC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2016年以PLC为首诊的胃癌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和胸部CT表现。结果 15例患者纳入分析,男女性别比例为1:2.75;平均年龄42±13岁(20~67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咳嗽、气短、进行性呼吸困难;13例患者行肿瘤标记物检查,其中100%的患者CA724升高(13/13),53.8%的患者CA199升高(7/13),53.8%的患者CA242升高(7/13);胸部高分辨CT表现以结节样小叶间隔增厚最常见(100%),其他病变包括支气管血管束增粗(66.67%),双侧胸腔积液(60%)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86.67%);胃镜活检病理提示12例为低分化腺癌,3例为胃印戒细胞癌。结论胃癌伴PLC多发于中年女性,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尤其缺乏消化道症状,胸部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原发胃癌病理多见于低分化腺癌,结合CA724等血清肿瘤标记物,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
- 刘寅王峰陈露露赵琪丁晶晶李燕黄妹张英为蔡后荣
- 关键词:肺淋巴管癌病胃癌胃印戒细胞癌
- 继发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 2014年
-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于1958年由Rosen等[1]首先报道,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弥漫性疾病,各个年龄均可发病,以成人多见。临床特点为咳嗽、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PAP可分为自身免疫性、先天性和继发性,本文主要介绍我院近期诊断的1例继发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PAP。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咳嗽气喘4个月余"于2013年6月入院。患者2012年5月于某医院体检发现白细胞显著增高(当时胸部X线片正常),后经血液及骨髓等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自服中药治疗,
- 田亚琼邱玉英赵琪陈露露庄谊张英为蔡后荣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肺泡蛋白沉积症肺部弥漫性疾病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气喘胸部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