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北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奥氏体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3篇奥氏体不锈钢
  • 2篇氮含量
  • 2篇无镍
  • 2篇显微组织
  • 2篇高氮奥氏体
  • 2篇高氮奥氏体不...
  • 2篇高氮钢
  • 1篇氮量
  • 1篇电子衍射
  • 1篇冶炼
  • 1篇再结晶
  • 1篇真空
  • 1篇真空感应
  • 1篇真空感应炉
  • 1篇正压
  • 1篇熔池
  • 1篇软化退火

机构

  • 6篇钢铁研究总院
  • 5篇上海大学
  • 3篇飞亚达精密科...
  • 2篇飞亚达(集团...

作者

  • 6篇李北
  • 6篇翁建寅
  • 5篇董瀚
  • 5篇宁小智
  • 1篇姚春发
  • 1篇鲍贤勇
  • 1篇王雷
  • 1篇吴林
  • 1篇邢长军

传媒

  • 3篇上海金属
  • 2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N含量对高氮CrMnMo奥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以18Cr14Mn3Mo钢为基本成分,设计并冶炼了氮含量为0. 008%~0. 77%的高氮CrMnMo奥氏体不锈钢。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组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N含量对其硬度、耐刻划性、塑性、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N含量为0. 42%及以下时,组织为双相,存在着一定量的铁素体,铁素体的存在使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都较差。N含量0.77%试验钢的硬度最高,为273 HV0.5;耐刻划性能也最佳。0. 59%N试验钢的塑性和韧性最好,断面收缩率和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79%和422 J。综合认为高氮Cr MnMo奥氏体不锈钢的最佳N含量为0. 77%。
翁建寅董瀚董瀚李北宁小智
关键词:高氮钢氮含量塑性显微组织
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的激光辐照组织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探索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激光焊接的可行性,采用1.0、1.5和2.0 kW功率的激光对含0.092%C、0.59%N、17.69%Cr、13.83%Mn和2.89%Mo(质量分数)的不锈钢试样进行了辐照。对辐照区的熔池、熔合区、热影响区进行了金相检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和硬度测定。结果表明:高氮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熔池呈上宽下窄的形状;用1和2 kW激光辐照的钢熔池的最大深度分别为2.7和3.9 mm。以不同功率激光辐照的钢,熔池区的硬度最低,为320 HV0.2左右,热影响区内再结晶区硬度最高,为350 HV0.2左右,熔合区硬度居于二者之间。此外,熔池内有大量的亚晶,其取向差约为2°~5°。
翁建寅彭伟宁小智宁小智李北李北
关键词:激光辐照背散射电子衍射熔池显微组织
一种真空感应正压炉冶炼高氮钢的方法
一种真空感应正压炉冶炼高氮钢的方法,属于高氮钢冶炼技术领域。步骤包括:配制冶炼物料,清理坩埚,装入需熔炼钢种要求的冶炼原料;对真空感应炉熔炼室进行抽空,真空度小于15Pa时开始送电加热炉料,功率40Kw,逐步增大,出现熔...
邢长军姚春发宁小智曹呈祥吴林王雷李北鲍贤勇翁建寅
文献传递
无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手表壳的制作工序包括冲压、软化退火、切削加工、磨、抛等。材料的加工硬化、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夹杂物等严重影响手表壳的生产效率。由于低镍或无镍高氮不锈钢不会使人体皮肤过敏,是制作手表壳的首选材料。为此,设计并炼制了一种含0.59%N(质量分数)的无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研究了该钢的冲压和软化退火工艺、加工硬化率,并检测了使用该钢制作的手表壳坯的硬度。结果表明:氮能显著提高无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硬化率,是316L和904L钢的3倍以上。手表壳坯经多次冲压后,硬度从280 HV0.3提高到了400 HV0.3,并难以通过网带炉退火软化至原始硬度。将手表壳坯的软化退火工艺从1100℃保温25 min调整为1100℃保温35 min,并在每冲压6次后进行1100℃保温1 h的固溶处理。结果,无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手表壳坯的硬度达到了要求。
翁建寅彭伟鲍贤勇李北李北
关键词:加工硬化率静态再结晶软化退火
不同含氮量Cr-Mn-Mo奥氏体不锈钢的理化性能被引量:1
2020年
为揭示氮及其含量对Cr-Mn-Mo奥氏体不锈钢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冶炼了以18Cr14Mn3Mo钢成分为基础的不含氮和含0.42%、0.59%及0.77%N(质量分数)的试验用钢。钢锭锻造后进行了1100℃×1 h水冷固溶处理。检测了4种钢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导热系数、比热容、自腐蚀电位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不含氮的钢的平均线膨胀系数远小于含氮钢的,不同含氮量的钢的线膨胀系数无明显变化;钢的导热系数随着含氮量的升高而减小,含氮量(ω(N))与导热系数(λ)的关系式为λ=17.23-6.72ω(N);不含氮的钢的比热容为0.466 J/(g·K),含0.42%N钢的为0.479 J/(g·K),含0.77%N钢的为0.446 J/(g·K);不含氮的钢的自腐蚀电位小于含氮钢的,为-0.175 V,不同含氮量的钢的自腐蚀电位差别不大,含0.59%N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最佳。
翁建寅彭伟刘腾轼陆恒昌宁小智宁小智李北李北
关键词:不锈钢含氮量化学性能晶间腐蚀
氮含量对无镍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相变的影响
2021年
以Cr_(18)Mn_(14)Mo_(3)无镍含钼不锈钢为基本成分,设计并冶炼了电渣重熔锭实测氮含量为0.008%~0.770%的4炉高氮Cr MnMo奥氏体不锈钢(氮含量设计范围为0.004%~0.850%),对各试验钢的平衡相转变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氮含量在0.40%到0.85%区间内时,在900~1200℃内存在较宽的单相奥氏体区。通过计算获得了不同氮含量钢的平衡相转变图,试验钢中δ铁素体的最大析出量随着氮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当N含量在0.77%时,δ铁素体最大析出量约为30%;获得了试验钢加热时δ铁素体析出温度与氮含量的关系式为T_(δ)=876+433w(N);随着氮含量的升高,试验钢在冷却时Cr2N的析出温度逐渐升高,其定量关系式为T_(Cr2N)=711+350_(w)(N)。
翁建寅彭伟宁小智宁小智鲍贤勇李北李北
关键词:氮含量高氮奥氏体不锈钢Δ铁素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