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炎
  • 4篇重症肺炎
  • 4篇宏基因组
  • 3篇衰竭
  • 3篇通气
  • 3篇测序
  • 2篇衣原体
  • 2篇原体
  • 2篇气管
  • 2篇流产
  • 2篇呼吸衰竭
  • 2篇机械通气
  • 1篇地佐辛
  • 1篇定植
  • 1篇多汗
  • 1篇休克
  • 1篇亚群
  • 1篇严重呼吸衰竭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机构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福建省泉州市...

作者

  • 14篇曾海文
  • 8篇丁志荣
  • 7篇林天来
  • 3篇陈伟文
  • 2篇蔡晓祯
  • 1篇陈巧莉

传媒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创伤与急诊电...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运用
2023年
目的通过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识别侵袭性肺曲霉病,证明其在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报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3例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识别诊断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病例,分析总结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在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可行性。结果在3例病例中,病例1无基础疾病,病例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3存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并化疗后粒细胞缺乏。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培养、痰培养、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血G试验、GM试验等方法,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结论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曲霉cfDNA可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是一种快速、简单的诊断方法。
丁志荣曾海文林天来陈伟文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外周血
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T细胞及其亚群比率的变化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T细胞及其亚群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30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0例脓毒症无急性肺损伤患者为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为空白组。收集3组外周静脉血样本、序贯性脏器衰竭评价(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比较3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CD4^(+)、CD8^(+)和CD4^(+)CD25^(+)Treg细胞数量及PD-1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CD4^(+)、CD8^(+)和CD4^(+)CD25^(+)Treg细胞数量及PD-1阳性表达情况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不同预后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研究组的IL-6、CRP、TNF-α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组CD4^(+)、CD8^(+)及CD4^(+)CD25^(+)Treg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在CD4^(+)、CD8^(+)、CD4^(+)CD25^(+)Treg细胞表面的PD-1阳性表达情况与APACHEⅡ、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CD4^(+)CD25^(+)Treg细胞表面PD-1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死亡患者CD4^(+)PD-1、CD8^(+)PD-1、CD4^(+)CD25^(+)PD-1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PD-1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为72.19%、84.61%;CD8^(+)PD-1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4.61%、72.26%;CD4^(+)CD25^(+)PD-1的灵敏度、特异度为60.31%、81.43%。结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CD4^(+)、CD8^(+)、CD4^(+)CD25^(+)细胞计数显著改变,CD4^(+)PD-1、CD8^(+)PD-1、CD4^(+)CD25^(+)PD-1表达增加且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陈泰裕曾海文丁志荣
关键词:PD-1T细胞
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某院收治并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73岁,急性起病,均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3例患者有家禽接触史,1例有流产山羊接触史。4例患者从有临床症状到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间隔时长为1~6 d,且入院时氧合指数(PaO_(2)/FiO_(2))均<200 mmHg,随病情发展呈进行性下降,需积极呼吸机支持。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4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3例血小板计数轻度降低;4例患者中2例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例患者肌酸激酶升高,4例患者血清肌酐均升高,2例轻度低钠血症;4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明显升高。4例患者胸部CT表现以单个或多个肺叶累及为主,渗出实变,后期累及多个肺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均检测出流产衣原体DNA序列。结合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接触史、胸部CT、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结果,诊断为流产衣原体非典型重症肺炎,通过及时调整以多西环素为基础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流产衣原体也可能导致人类肺炎发生,感染后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当患者有动物接触史时,需警惕此类疾病;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以检出流产衣原体。
曾海文陈巧莉丁志荣陈伟文林天来
关键词:流产衣原体肺炎人畜共患病非典型肺炎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指导价值分析
2020年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1~80号),1~40号纳入对照组,41~80号纳入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监测和持续颅内压监测.观察2组术后颅内压、GC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3 d、7 d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 d、7 d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率为1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测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可及时监测术后颅内压变化,有效避免盲目使用脱水剂,对于提高预后至关重要.
曾海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监测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氧分压[(85.94±4.61)mmHg]和血氧饱和度[(92.05±4.46)%]均大于对照组的氧分压[(52.84±4.77)mmHg,t=29.095,P<0.05]和血氧饱和度[(84.74±4.98)%,t=6.376,P<0.05],二氧化碳分压[(39.63±3.5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45.17±3.7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8,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气道分泌物清除时间[(4.67±0.16)d比(6.85±0.33)d]和发热改善时间[(5.46±0.31)d比(8.95±0.77)d]均相对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3,P<0.05;t=18.803,P<0.05);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5.85±0.48)d]和住院时间[(13.05±2.2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9.63±0.79)d;(19.96±2.1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87,P<0.05;t=9.947,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
李荣府林天来丁志荣曾海文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
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为精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招募56例开颅术后患者,其术野区置留引流管引流脑脊液。所有患者给予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于预设时间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与脑脊注液样本,测定样本中万古霉素的药物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万古霉素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颅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考察多个因素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影响,图形诊断,bootstrap与可视化预测检测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万古霉素在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模型可采用三室模型进行拟合,脑脊液总细胞计数与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存在显著相关性,脑脊液流出量对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消除具有显著影响。模型拟合值与bootstrap中位数相近,且均包含于95%置信区间内。可视化预测检测法验证发现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结论:该模型有助于临床医师通过测定脑脊液总细胞计数与脑脊液引流量,预测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丁志荣蔡晓祯曾海文林天来
关键词:万古霉素神经外科群体药代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
氢吗啡酮持续静脉泵入致多汗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5年
分析氢吗啡酮持续静脉泵入致多汗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以“氢吗啡酮”和“多汗症或出汗、流汗”“hydromorphone”“sweating or hidrosis”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提高临床对氢吗啡酮致多汗不良反应的了解。
陈巧莉曾海文丁志荣苏婉婷
关键词:氢吗啡酮多汗
流产衣原体肺炎致呼吸衰竭与感染性休克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流产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报告1例流产衣原体肺炎致呼吸衰竭与感染性休克。以“流产衣原体”和“肺炎”,加或不加“感染性休克”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8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以“Chlamydia abortus”和“pneumonia”,加或不加“septic shock”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7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结果报告的1例患者为男性,73岁,以头痛、头晕、发热为主要表现;胸部CT提示双侧肺炎,炎症指标增高,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器官功能障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出流产衣原体。文献共检索到6篇流产衣原体肺炎个案报道,包括本病例总共7例,其中男性4名、女性3名,3名女性均为孕妇,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中5例有动物或流产动物接触史,6例患者进展致呼吸衰竭,4例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7例患者经及时诊断与治疗均治愈出院,但有2例孕妇死胎。结论流产衣原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能导致病情危重。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作为流产衣原体诊断的重要依据,能帮助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
曾海文陈伟文林天来丁志荣
关键词: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
一种引导式气管切开套管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引导式气管切开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切开套管、充气装置、引导钝头导芯和固定系带。所述气管切开套管包括通气套管和固定翼,通气套管为符合人体气管切开通气的解剖弧形结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包括单向进气阀、进...
丁志荣曾海文谢礼锋
有创后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有创(IPPV)后序贯无创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两组均予常规综合措施,观察组采取IPPV后序贯NIPPV治疗,对照组进行IPP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血气指标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心率(HR)、呼吸频率(RR)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PV时间、机械通气(MV)总时间、住ICU时间、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PV后序贯NIPPV治疗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能较好的恢复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减少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
曾海文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