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妮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失眠症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慢性失眠症已成为全球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很多研究证实失眠症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独立相关。心率变异性作为评价自主神经的重要客观指标,能很好地反映失眠患者总体睡眠情况、不同睡眠阶段以及不同年龄段自主神经功能的特点,评估其治疗手段对失眠的疗效,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快速明确失眠症的诊断及治疗。本文叙述了失眠症的心率变异性特点及相互影响作用机制,提出评估失眠更为便捷、有效的诊疗方案。
- 张晓妮吴文忠刘成勇秦珊王晓秋陈朝明王玥
- 关键词:失眠症睡眠结构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心率变异性
- 女性混合性尿失禁国外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混合性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在女性尿失禁中占很大部分。本文综述了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治疗,总结了国外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各种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指出了对于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治疗,国外尚缺乏单一且有效的方法,多采用综合治疗。
- 张淑惟孙建华刘跃光秦珊张晓妮
- 关键词:尿失禁女性
- 艾灸腹部募穴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艾灸腹部募穴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自制艾灸架艾灸腹部募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肢肌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腹部募穴能明显降低肢体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张晓妮陈朝明李静王玥胡轩铭
- 关键词:中风痉挛性瘫痪艾灸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排刺法、艾灸及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25例(治疗组),与西药治疗带状疱疹25例(对照组)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各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并对各组疱疹评价指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价指标进行客观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96%,对照组80%;止疱时间及皮损结痂时间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短,且治疗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操作简便易行,镇痛效果明显,且能缩短疗程。
- 张晓妮刘跃光
- 关键词:带状疱疹排刺法艾灸梅花针叩刺
- 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总结及分析十多年来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文献。结果针灸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肯定。结论建立完善规范化的诊疗体系,来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本病的水平。
- 张晓妮刘跃光孙建华秦珊张淑维
- 关键词:电针毫针穴位注射穴位敷贴混合性尿失禁
- 电针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以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2例女性混合性尿失禁患者,均来自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及泌尿外科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门诊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治疗组)、...
- 张晓妮
- 关键词:电针混合性尿失禁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舌针联合体针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比较舌针联合体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围绝经失眠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观察组采用舌针联合体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1次/d,5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表和国内改良的Kupperman量表评分、血清性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睡眠质量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雌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血清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联合体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围绝经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问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其机制可能与舌针联合体针调节围绝经期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促进机体适应围绝经期性激素波动、改善睡眠节律和提高睡眠质量相关。
- 魏心昶陆瑾李静王玥张晓妮许林玲
- 关键词:围绝经期舌针促卵泡生成素
- 通督宣肺降逆法穴位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随机对照试验
- 2025年
- 目的:观察通督宣肺降逆法穴位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GER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60例,剔除1例)。观察组采用通督宣肺降逆法穴位埋线治疗,穴取督脉阳性反应点,若未探测到阳性反应点,则取大椎、风户、神道、灵台、至阳,每2周1次。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每次20 mg,每天早晚各1次。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莱赛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RDQ各单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LC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01);观察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RDQ胸痛、反食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L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56/59),高于对照组的84.7%(50/59,P<0.05)。结论:通督宣肺降逆法穴位埋线可有效改善GERC患者的咳嗽症状和反流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汤明杰卢文张晓妮高加巍魏心昶陆瑾朱佳冯雨露焦乐静夏筱方周志陈朝明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穴位埋线督脉随机对照试验
- 混合性尿失禁古今取穴规律初探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古今文献在混合性尿失禁治疗方面的异同。方法:通过查阅关于混合性尿失禁取穴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古今治疗混合性尿失禁的取穴规律。结果:古今文献在治疗混合性尿失禁方面差异较大,古代取穴以四肢特定穴为主,现代以腰骶部穴位为主,重视八髎穴。结论:继承古代宝贵诊疗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时代特征,共同指导临床工作。
- 张淑惟孙建华秦珊张晓妮
- 关键词:针灸混合性尿失禁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