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旺
- 作品数:2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测试数据实时判读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测试数据实时判读系统,首先由测试流程设计模块完成活动节点及活动属性的配置,参数判据配置模块完成参数判据与活动节点关联,参数处理模块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物理量数据,流程执行引擎模块根据活动节点顺...
- 褚厚斌彭健张丽晔郭晶贾长伟郭会章蔡斐华章乐平仇公望冯忠伟姚旺
- 文献传递
- 一种卫星有效载荷任务管理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有效载荷任务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管理计算机、数据总线、电池、配电器、有效载荷、数据存储复接器和星地遥测遥控处理单元;能够实现卫星对于星载有效载荷的供配电、遥测遥控、健康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任务管理。
- 刘洋冯忠伟陈玉坤刘冬胡欣姚旺刘小军李金龙曾星星马小婷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用于航天器姿态控制机电系统的交叉传输方法
- 一种适用于航天器姿态控制机电系统的交叉传输方法,所述交叉传输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双向交叉传输方法、数据同步方法和高速实时无冲突传输方法,通过多余度外部接口实现机电控制器与管理控制计算机间的高速实时双向数据交互;每个管理计算...
- 胡欣梁君欧连军刘文文姚旺刘飞刘洋朱江
- 文献传递
- 基于GPU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被引量:7
- 2014年
- 为研究基于GPU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利用集成448个处理核心的NVIDIA GPU GTX470实现了脉冲压缩雷达的基本数据处理算法,包括脉冲压缩算法与相参积累算法;同时根据GPU的并行处理架构,将脉冲压缩、相参积累算法完成了并行优化设计,有效地将算法并行映射到GPU GTX470的448个处理核心中,完成了脉冲压缩雷达基本处理算法的GPU并行处理实现;最后验证了并行计算的结果,并针对处理结果效果与实时性进行了评估。
- 姚旺胡欣刘飞王红霞刘文文
- 关键词:并行处理脉冲压缩
- 一种箭载计算机处理器与外总线接口余度管理分离的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箭载计算机处理器与外总线接口余度管理分离的系统,涉及处理器、内总线接口模块、管理模块和外总线接口。其中,处理器用于完成数据处理;内总线接口模块构建处理器、外总线接口至与管理模块之间的数据通道,实现处理器、...
- 姚旺高祥武曾贵明梁君欧连军刘文文刘飞胡欣刘洋
- 文献传递
- 基于能量再生的有源隐身电磁脉冲武器概念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基于现代战争对武器系统强突防、高效毁伤的性能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再生的有源隐身电磁脉冲武器概念设想。将武器表面高能热量吸收转换为电能,一方面通过有源高压放电方式激发高能等离子体实现隐身,另一方面以电能作为初始能源配合炸药产生高能磁通,实现大规模电磁脉冲毁伤;介绍了该武器系统的工作原理,梳理了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并初步评估了该新概念武器的有源隐身及电磁脉冲毁伤能力,对提升武器系统综合效能具有参考价值。
- 孙峥赵晓宁周国峰姚旺丛彦超
- 关键词:有源隐身
-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航电综合的故障检测和重构方法
- 2016年
- 鉴于特殊的飞行任务需求,某型号航电综合单一的故障逻辑难以满足多元故障状态下自主重构需求,降低了系统容错性;为解决航电综合多元故障模式难以量化表征影响故障重构的工程难题,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电综合的故障检测和重构方法,基于决策表数据挖掘技术的航电综合故障预测流程和多源信息故障检测技术确保常规故障检测率大于98%,航电系统重构状态的量化表征分类方式确保了系统快速重构设计,文章提出的故障检测和重构方法极大地提高航电综合系统的故障检测率与容错能力。
- 胡欣王健康姚旺刘飞刘文文王琳娜欧连军梁君
- 关键词:故障检测
- 新型航天器电气综合一体化架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存储器的容量越来越大,总线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在这样的背景下,航天器电气综合系统设计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为降低电气系统体积重量和功耗,以提高航天器的任务能力,同时为加快研制进度,降低研制成本,迫切需要开展新型航天器电气综合一体化架构研究,文章主要对比国外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先进电气综合系统架构,分析了目前国内航天器电气系统综合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结合我国未来新型航天器对电气综合系统的需求,提出了我国新一代航天器电气综合系统一体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系统软硬件体系架构及具体的功能实现方式进行了初步的设想。
- 刘飞姚旺欧连军
- 关键词:航天器
- 基于结构传递的飞行器间接初始对准方法
- 2021年
- 针对飞行器惯性导航系统需要在发射前通过初始对准获取航向角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传递的间接初始对准方法。将初始对准过程分解为飞行器总装过程中的总装对准与射前对准,通过基面转换装置与飞行器表贴棱镜实现了飞行器惯性导航系统航向角的传递与测量。通过理论误差分析与地面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满足一般技术验证类演示验证飞行器的初始对准精度要求;成功避免飞行器上设计额外的初始对准窗口,简化飞行器发射场地需求,有效缩短飞行器在发射前的准备时间。
- 姚旺牟宏伟孔志杰孙峥李昂阳
- 一种嵌入式自适应楔形连接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入式自适应楔形连接结构,包括基体、整流罩、连接块、螺栓、安装盒、螺母和支耳,支耳与基体固定连接,连接块上设有用于配合安装盒的凸台,凸台采用楔形结构,连接块的凸台与支耳贴合,支耳和连接块上均设有用于安...
- 陈新民尹立中陈世立许俊伟刘晓明王聪伟隗合怡张晶卢鑫高晶晶温玉芬陈皓李新田刘珺怡范新中张浩陈增奎马金玉金红新王雪姚旺郝思思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