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
- 作品数:2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三学期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初探
- 2012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旨在育人,育人既包括较高境界层面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应包括基本境界层面的教养训育,两者都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得以强化。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偏废了教养训育。实施"三学期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集中安排于夏季学期,为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与教养训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张翠高宜新
- 关键词:三学期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方式
- 是伦理的缺失还是“控制自然”的哲学世界观——透过《自然的控制》反思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被引量:1
- 2006年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威廉-莱斯从哲学世界观的纬度提出了"控制自然"的观念是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但莱斯没有把"控制自然"的观点与生态危机的关系放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没有意识到人类合理"控制自然"必须要有一个逻辑前提——伦理关怀,否则,"控制自然"就会走向反面,并最终导致生态危机的产生。因此,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人类"控制自然"时伦理的缺失,而不是"控制自然"的观念及其本身。
- 张翠
- 关键词:控制自然伦理缺失生态危机
- 新媒体下研究生思政课“开放式”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浅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新媒体不断融入研究生学习中,使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日益被动"开放",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研究生思政课"开放式"教学的挑战,必须从人才引进、师资培训、理念转变、以考核促发展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张翠孙明剑
-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课开放式教学
- 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民主意蕴
- 2008年
-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早期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尤其是政治哲学研究确立了重要的方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领域所具有的民主意蕴。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决定其具有促使统治合法化的政治功能,从而决定了公共领域是民主的生成场所。哈贝马斯正是立足于此,提出其民主理论的新范式——话语民主,对以往的自由主义民主与共和主义民主构成超越,并成为其日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理想目标。
- 张翠
-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自由主义民主话语民主
- 阶级斗争的“弱化”与资本主义的“前途”---基于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被引量:2
- 2014年
- 哈贝马斯通过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特征,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已不再适用于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需要进行重建。他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均已弱化,社会的主要问题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合法性危机;合法性危机可以通过其重建的社会进化理论得以克服,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而是通过生活世界中交往理性的发展得以实现。哈贝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乐观论断充分暴露了他的资产阶级立场。
- 张翠
- 关键词: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中国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被引量:9
- 2013年
- "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要性在其内容的鲜活性、中国版;基本原则为坚持政治方向、主题、主旋律;基本目标为把"信仰和信念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唯物史观教育等更加深入学生头脑。
- 高宜新张翠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因此,有必要将"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进程。在讲授完中国近现代史之后,以专题的方式、以"中国梦"为主线来梳理和巩固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既可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又能系统、深入地剖析"中国梦",从而真正实现历史课教学与"中国梦"教育的目的,使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实现"中国梦"的神圣使命。
- 张翠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
- 平等理念及其实现——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运思理路与理论特质被引量:1
- 2010年
- 卢梭以平等作为切入点,通过平等及其实现来演绎其政治理想、构建其政治哲学思想,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民主权学说。该学说赋予民主目的性价值,开创了不同于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传统,主张一种积极的自由观,对近代德国,尤其对康德和黑格尔的政治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代的政治哲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张翠
- 关键词:卢梭民主
-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被引量:7
- 2011年
-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总体上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治理难题。一方面,推进城镇化,使农民走出土地,走出乡村,有利于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城镇化,反而进一步造成农业的萎缩,乡村治理资源更为匮乏,治理难度加大。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不抛弃农业,夯实农村农业的发展基础,建立城乡统筹良性循环机制。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扩大农村的就业机会,加强农村的综合开发,打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使乡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充当稳定与发展的力量,使乡村变成经济发展、生活殷实、信息发达、人心宁静、幸福和谐的地方。
- 柯芳张翠
- 关键词:乡村治理城镇化新农村建设
-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浅析——以理工科学生为例
- 2014年
-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加之政治氛围不断宽松,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不断攀升。其原因呈现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上面临着很大挑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理工类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发展趋势,探讨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引导其树立正确宗教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 孙明剑张翠
-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