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国燕

作品数:20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光学
  • 5篇抛光
  • 5篇准直仪
  • 5篇自准直
  • 5篇自准直仪
  • 5篇光学元件
  • 4篇光学表面
  • 3篇面形
  • 3篇超声振动
  • 2篇电缆
  • 2篇多机器人
  • 2篇多芯
  • 2篇多芯电缆
  • 2篇运动学
  • 2篇运动学分析
  • 2篇整平
  • 2篇数据处理
  • 2篇数据处理中心
  • 2篇双轴
  • 2篇水平仪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孙国燕
  • 10篇丁蛟腾
  • 5篇潘亮
  • 5篇马臻
  • 5篇白建明
  • 5篇赵建科
  • 5篇薛勋
  • 5篇于芳苏
  • 4篇陈永权
  • 4篇肖茂森
  • 4篇杨东来
  • 4篇田留德
  • 4篇赵怀学
  • 4篇段亚轩
  • 4篇胡丹丹
  • 4篇任晚娜
  • 3篇郝伟
  • 3篇胡晓东
  • 3篇赵小东
  • 2篇段炯

传媒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姿态角高精度测量装置被引量:7
2016年
基于二维自准直仪和坐标系旋转变换矩阵,提出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三维姿态角(偏摆角、俯仰角和滚转角)测量方法,并设计了一种三维测角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建立了三维测角模型,根据自准直测角原理和坐标旋转矩阵推导了理论算法。基于测量要求设计了光学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芯片实现了实时双CMOS图像传感器的驱动成像、像点识别与细分定位、三维转角计算及与USB的快速通信。提出了三维测角装置的标定方法,保证了实际设备参数与理论设计数据的统一。最后对提出的滚转角测量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分析了影响测角精度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标定和试验结果表明:在±20′的视场范围内,三维测角装置的偏摆角、俯仰角和滚转角的测量精度分别达到了2.2″,2.5″和8.7″。该结果验证了设计的装置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精度高,且易工程实现三维姿态角的测量。
孙国燕高立民白建明杨东来潘亮
关键词:俯仰角
抑制硬脆自由曲面中频误差的纵扭复合超声振动抛光方法
本发明涉及硬脆自由曲面的抛光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抑制硬脆自由曲面中频误差的纵扭复合超声振动抛光方法,解决了现有超声振动抛光方法无法抑制硬脆材料自由曲面抛光中频误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机械抛光方法,在抛光工具上附加纵扭复合...
孙国燕樊明旭余鑫亮赵建科丁蛟腾吉霞斌
一种基于熵增原理的复杂超声振动抛光路径规划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表面抛光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熵增原理的复杂超声振动抛光路径规划方法,解决了现有超声振动辅助抛光方法无法有效解决中频误差积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在规则抛光路径上叠加复杂超声振动,得到耦合抛光路径,并基...
孙国燕樊明旭余鑫亮郝伟丁蛟腾吉霞斌
绝对水平基准精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对水平基准精度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绝对水平基准精度测试系统包括二维电子水平仪、平面反射镜、整平基座以及双轴自准直仪;二维电子水平仪、平面反射镜以及整平基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一起;双轴自准直仪设置在平面反...
潘亮陆卫国肖茂森白建明于芳苏任晚娜孙国燕田留德薛勋陈永权段亚轩胡丹丹赵怀学
文献传递
一种光学表面轮式气囊加工装置及抛光方法
本发明公开光学表面轮式气囊加工装置及抛光方法,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力控组件,力控组件底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和抛光组件连接;力控组件用于实现对第一驱动组件的恒力加载,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二驱动...
姜向敏姚永胜丁蛟腾李奇炘孙国燕马臻
一种基于变形镜的光学元件面形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形镜的光学元件面形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光纤、准直镜、1/2波片、偏振分光镜、1/4波片、变形镜、标准镜、像素化偏振器件、图像采集器。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光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准直镜连接,光纤的出射端面位于...
李晶许亮薛勋赵建科孙国燕焦璐璐
一种光学表面轮式气囊加工装置及抛光方法
本发明公开光学表面轮式气囊加工装置及抛光方法,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力控组件,力控组件底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和抛光组件连接;力控组件用于实现对第一驱动组件的恒力加载,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第二驱动...
姜向敏姚永胜丁蛟腾李奇炘孙国燕马臻
基于激光辅助切削技术的微晶玻璃自由曲面加工研究(特邀)
2025年
为了获得较高质量的微晶玻璃自由曲面面形,将激光辅助加工(Laser assisted machining,LAM)和快速刀具伺服(Fast Tool Servo,FTS)技术相结合,设计研制可用于切削微晶玻璃自由曲面面形的激光辅助快速刀具伺服切削装置。利用弹性梁法理论计算柔性铰链机构中菱形放大机构的位移放大比,通过静力学仿真获得柔性铰链机构中两杠杆位移放大机构输出位移的绝对误差为0.17μm,机构位移放大比为6.35,柔性铰链机构具有良好的位移同步输出和放大特性,等效应力分析结果显示,柔性铰链机构的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机构安全可靠。开展微晶玻璃静态激光辐照测温实验,确定实际加工中可接受的最大激光功率为75 W,开展激光辅助快速刀具伺服切削实验,获得微晶玻璃自由曲面形貌,结果表明:在激光辅助快速刀具伺服切削微晶玻璃过程中,表面粗糙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主轴转速的减小而减小,当激光功率为75 W、主轴转速为50 rpm时,激光辅助快速刀具伺服切削相比于常规FTS切削,微晶玻璃表面粗糙度最大下降幅度为58.2%,充分验证激光辅助快速刀具伺服切削方式可有效提高微晶玻璃自由曲面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樊明旭赵建科郝伟丁蛟腾吉霞斌孙国燕
关键词:微晶玻璃自由曲面表面粗糙度
多机器人协同加工光学元件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机器人协同加工光学元件的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大口径光学元件加工过程需要复杂运动控制以免碰撞,交接位置产生接缝效应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机架、工件台、固定块和N个机器人,N为≥2的整数;工件台设在机架上,可相...
姚永胜丁蛟腾沈乐孙国燕赵蒙马臻赵建科
文献传递
三维转角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转角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一个由两个二维自准直仪构成的测量装置本体和一个反射部件即合作目标。测量时,测量装置中的第一自准直仪瞄准反射部件正反射面,通过光学自准直测量原理测量出反射部件正反射面的两维角度变...
杨东来白建明胡晓东于芳苏赵小东孙国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