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丽华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耐药
  • 2篇金属Β内酰胺...
  • 2篇泛耐药
  • 2篇Β内酰胺
  • 2篇Β内酰胺酶
  • 2篇埃希菌
  • 2篇NDM-1
  • 2篇大肠埃希菌
  • 1篇低比例
  • 1篇血运
  • 1篇羊水
  • 1篇阳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输氧
  • 1篇输注

机构

  • 9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姜丽华
  • 5篇伊茂礼
  • 5篇吴金英
  • 4篇臧琴波
  • 3篇梁英凤
  • 1篇赵茂茂
  • 1篇郭丽媛
  • 1篇刘晓雁
  • 1篇李蕾
  • 1篇邵会媛
  • 1篇苗宗玉
  • 1篇李少君
  • 1篇蒲增惠
  • 1篇刘岩
  • 1篇吴红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输注清蛋白对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输注清蛋白对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期更好地将此方法用于临床。方法通过收集42例输注清蛋白患者,分别在输注前及输注后1、2、3d采集血样,于2h内进行1,3-β-D葡聚糖检测,对所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输注清蛋白对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输注清蛋白对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输注清蛋白对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无影响,临床在下达1,3-β-D葡聚糖医嘱及观察检验报告时可以不予考虑患者是否输注清蛋白。
臧琴波伊茂礼吴金英李少君姜丽华
关键词:清蛋白
中国烟台出现产NDM-1金属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目的调查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烟台毓璜顶医院短期内连续检出的泛耐药大肠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之前未出现过的碳氢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运用改良Hodge试验及亚胺...
伊茂礼臧琴波姜丽华梁英凤吴金英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泛耐药NDM-1
文献传递
耳廓苏黎世放线菌病首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对某院收治的一例放线菌化脓性耳廓软膜炎的诊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因右耳廓急性红肿、疼痛2 d入院,入院当天即行耳廓脓肿切开引流,脓液送细菌培养。4 d后脓液培养结果回报为苏黎世放线菌,诊断为右耳廓苏黎世放线菌病。随后相继使用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滴注、阿莫西林口服,共治疗3个半月,耳廓红肿消退、未变形或遗留瘢痕,停药后继续随访3个月无复发。提示苏黎世放线菌感染需早诊断,大剂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治疗,脓肿形成时及时切开引流,可避免因漏诊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的外耳廓瘢痕、畸形以及功能的损伤。
刘岩蒲增惠赵茂茂姜丽华
关键词:放线菌放线菌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皮疽诺卡菌性肝脓肿一例被引量:2
2018年
患者女,46岁,因"初步诊断发热原因不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于2015年1月26日收治于我院门诊风湿免疫科。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史17年。2014年12月,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3℃,偶伴畏寒、寒战"于当地医院就诊,患者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急、尿频和皮疹,
郭丽媛伊茂礼吴金英姜丽华
关键词:肝脓肿
中国烟台出现产NDM-1金属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目的 调查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烟台毓璜顶医院短期内连续检出的泛耐药大肠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之前未出现过的碳氢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运用改良Hodge试验及...
伊茂礼臧琴波姜丽华梁英凤吴金英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泛耐药
一种气管切开病人喉部吸氧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病人喉部吸氧罩,由透明塑料杯形喉罩、输氧管头、出气孔、脖围护边、固定带、氧气管、母扣粘结边、子扣粘结边组成;采用透明塑料杯形喉罩倒扣于患者的喉脖处,由固定带加以固定在患者颈部,可有效地预防喉部...
姜丽华
文献传递
小双节RNA病毒阳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的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小双节RNA病毒(PBVs)与儿童不明原因腹泻的关系。方法2015年1-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心为采样地点,筛选PBV反转录-PCR阳性的6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样本作为研究组,同时从幼儿园采集4例正常儿童粪便样本作为对照组。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对上述样本进行分析,探讨PBVs与儿童腹泻的关系。对分离的PBV序列中RdRp行进化分析,进一步探讨PBVs分型与儿童腹泻的关系。结果7例腹泻儿童粪便样本含有高浓度的PBV序列,而阴性对照组只有1例含有低浓度的PBV序列,其他3例不含PBV序列。对分离到的PVB序列中RdRp进行分析,7个RdRp序列分别来源于7例粪便标本,分别命名为ChXz-1至ChXz-7。根据预测的RdRp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RdRp序列进行进化分析,提示7例PVB序列从属于3个不同的基因型,ChXz-1、ChXz-2、ChXz-3从属于基因型Ⅰ,ChXz-4、ChXz-5、ChXz-7属于基因型Ⅱ,ChXz-6属于基因型Ⅲ。结论PVBs可能是导致儿童腹泻的病原体之一,且3型PVBs均有可能导致腹泻的发生。
杨凤真伊茂礼吴金英梁英凤臧琴波姜丽华周志美孙光明
关键词:腹泻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对于羊水低比例嵌合体的检测价值暨罕见病例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对于检测羊水低比例嵌合体的价值,并对罕见嵌合体病例进行文献回顾,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羊水细胞体外培养检查胎儿的染色体核型,用CMA检测胎儿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未经培养的羊水细胞,确定嵌合体的比例。结果在825份产前诊断样本中,共检出4例真性胎儿嵌合体,检出率为0.48%,其中2例为性染色体嵌合,2例为常染色体嵌合,分别涉及8号和9号染色体。对每个病例均同时采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和/或FISH技术加以验证。结论CMA对于检测羊水低比例嵌合体具有较高的价值,但结果需采用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对罕见嵌合体病例进行回顾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邵会媛苗宗玉吴红李蕾刘晓雁王玉苹姜丽华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嵌合体
一次性布朗氏架牵引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布朗氏架牵引辅助装置,由子扣粘结带、大腿保暖护片a、保暖保护底垫、三组相连的膝关节保暖护片a、底边连接缝合线、小腿保暖护片a、边沿子母扣粘结带a、底垫膝关节活动连接缝、边沿子母扣粘结带b、小腿保暖护...
姜丽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