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珺
- 作品数:28 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固定铅门技术在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改进治疗计划质量的研究
- 目的:探索固定铅门技术(fixed-jaw technique,FJT)相对于常规自动分野技术(split-field technique,SFT)在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潜在剂量学优势。方法:收集15例不能手术...
- 宋威鹿红刘婕赵迪黄维王逸君马珺张碧云于大海
- 关键词:调强放疗剂量学
- 巨块型宫颈癌肿瘤中心前程同步加量放疗止血效果的观察
- 马珺宋威于大海
- 甘氨双唑钠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比较甘氨双唑钠( CMNa)联合同步放化疗( CRT)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87例食管癌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CMNa+CRT组( n=44)和CRT组( n=43)。调强放疗采用6 MV直线加速器,2.0Gy/次,每周5次,DT 50Gy。 CMNa+CRT组放疗前0~3h给予CMNa 800mg/m2静滴,每周1、3、5给药,直至放疗结束。化疗采用顺铂(DDP)+氟尿嘧啶(5-FU)方案:DDP 12.5mg/m2静滴,d1~d5;5-FU 450mg/m2静滴,d1~d5,28天为1周期,共2个周期。结果8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 CMNa+CRT组获CR 31例,PR 8例,SD 4例,PD 1例,有效率为90.7%;CRT组获CR 25例,PR 7例,SD 9例,PD 2例,有效率为74.4%,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3)。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1~2级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MNa+CRT组和CRT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0.0%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MNa联合CRT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具有增敏作用,且不增加近期毒副反应。
- 鹿红赵迪于大海马珺张碧云宋威
- 关键词:甘氨双唑钠同步放化疗食管癌
- 八珍汤防治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骨髓抑制4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八珍汤防治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住院行盆腔外照射,外照射结束后于门诊行内照射治疗。自接受外照射治疗开始当日起采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TP方案)行静脉同步全身化疗,28d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4个周期。治疗组从放化疗开始(研究起点)同时加服以八珍汤为主方的中药,直至全部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终点)。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悬浮红细胞及重组人白介素-11(IL-11)使用量以及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等。结果:治疗组Ⅲ—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使用剂量及悬浮红细胞输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终点时治疗组KPS评分分值及稳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终点时治疗组CD3+、CD4+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本组研究起点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能够显著减少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延缓患者KPS评分下降趋势,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治疗耐受度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治疗作用。
- 王逸君马珺张碧云鹿红赵迪宋威于大海
- 关键词:八珍汤宫颈癌骨髓抑制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放化疗副反应
- 巨块型宫颈癌肿瘤中心前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止血效果的观察
- 目的 探讨肿瘤中心前程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1例伴有阴道大出血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前程(前3次)给予肿瘤中心(宫颈大肿块边界内收2cm的范围)同步加量放疗:15Gy/3次,3次后...
- 马珺宋威黄维于大海
- 关键词:宫颈癌大出血同步加量
- 沙参麦冬汤防治放射性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8
- 2017年
-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胸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调强放疗。治疗组从放疗开始同时服用沙参麦冬汤为主方,对照组单纯放疗,2组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的改善、稳定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Ⅲ到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防治放射性肺炎效果良好。
- 马珺于大海黄维赵迪张碧云王逸君鹿红
- 关键词:沙参麦冬汤放射性肺炎
- 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仰卧位和俯卧位照射的剂量学及放射损伤的比较
- 黄维马珺于大海
- 沙参麦冬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和肺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马珺
- 沙参麦冬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和肺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马珺于大海赵迪鹿红张碧云
- 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仰卧位和俯卧位照射的剂量学及放射损伤的比较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通过比较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仰卧位和俯卧位两种不同体位的调强治疗计划中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及急性放射损伤方面的差异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36例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其中18例进行俯卧位固定方式的调强放疗,18例进行仰卧位固定方式的调强放疗,全乳房剂量为50 Gy/25 f,2 Gy/f,5 f/w。后对疤痕周围2cm给予6 MeV电子线加量10 Gy/2. 0 Gy/5次,5次/周。分别评估仰卧位及俯卧位两种治疗体位的计划中危及器官的剂量及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差异性,并对两组进行随访评估生存。结果:俯卧位组左肺D_(mean)(721. 5±11. 6) c Gy、V_5(20. 4±1. 4)%、V_(20)(15. 3±6. 5)%,心脏平均剂量D_(mean)(468. 6±60. 4) c Gy、V_(30)(7. 4±5. 6)%;仰卧位组左肺D_(mean)(632. 4±38. 6) c Gy、V_5(35. 5±1. 3)%、V_(20)(21. 2±7. 9)%,心脏平均剂量D_(mean)(532. 2±17. 9) c Gy、V_(30)(9. 1±2. 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且俯卧位组左肺D_(mean)、V_5、V_(20),心脏平均剂量D_(mean)、V_(30)优于仰卧位组。仰卧位及俯卧位组的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 6%(1/18),0%(0/1 8),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 4%、100%,2年生存率都为100%。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 05)。放射损伤方面,两组均未出现肺及心脏的急性放射性损伤,皮肤反应方面,均为1级皮肤反应,无一例出现2级及2级以上的皮肤损伤。俯卧位组及仰卧位组的皮肤损伤无明显差异。结论:相比于仰卧位放疗,在不减低生存的情况下,俯卧位放疗对肺及心脏保护得更好,且对皮肤的保护不劣于仰卧位组。
- 黄维马珺于大海宋威黄腾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仰卧位俯卧位